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51.
【目的】新疆传统发酵食品馕饼是维吾尔族的传统主食之一,在不同地区居住的维吾尔族家庭都具有不同的面团发酵方法。对吐鲁番托克逊县坎儿井饮用水制成的传统馕饼酸面团进行可培养微生物组成分析及其面团在发酵过程中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方法】采用纯培养、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法、26S r RNA基因D1/D2区序列分析法对发酵面团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检测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从两种样品中共鉴定到9株旧金山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nfranciscensis)、4株食窦魏斯氏菌(Weissella cibaria)、11株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1株嗜热解淀粉杆菌(Bacillus shackletonii)、1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ls)和10株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其中2号样品中未分离到任何可培养酵母菌。GC/MS检测表明,两组酸面团的主要香气成分有脂类、醇类、醛类。【结论】吐鲁番托克逊县传统馕饼酸面团中得到的优势细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和旧金山乳杆菌,优势酵母菌为酿酒酵母菌。虽然2号样品中没有酵母菌,但并未影响到其多种风味物质的产生。用坎儿井水和成的面团均比自来水和成的面团(对照)产生的芳香类物质种类丰富,相对百分含量高。  相似文献   
452.
目的:探讨利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特征值来区分老年人和青年人脑电的差异。方法:采用非线性动力学的关联维数和lyapunov指数对老年组和青年组的安静闭眼、安静睁眼和N-back字母记忆事件等的高频脑电进行特征提取,对特征值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两组特征值之间的差别。结果:安静闭眼和安静睁眼事件下,老年组多数导联的关联维数和lyapunov指数的特征值与青年组的特征值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N-back字母记忆事件下,老人多数导联的关联维数特征值大于青年的特征值,但老年组只有14导联的lyapunov指数特征值大于青年组的特征值(P均0.05)。不管有无思维活动,人脑在矢状线上的五个导联Fz、FCz、Cz、CPz、Pz的关联维数和lyapunov指数的特征值都处在峰值处。结论:老年人相比青年人脑功能弱、能量发放少;在思维活动情况下,老年需要更多地发放能量来完成相同的思维活动。安静闭眼和睁眼以及N-back字母记忆事件等三个事件的关联维数和lyapunov指数特征值可用来区分老年组和青年组脑电的差异。  相似文献   
453.
姑息治疗是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的癌症基本处理原则之一,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姑息治疗与患者发病率、死亡率提高和治疗成本增加密切相关。根据患者指征将急诊或姑息性治疗分为两类。包括肿瘤相关并发症与其他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症状。虽然存在非手术、内镜及介入治疗方式多种治疗方法,但手术治疗仍是应用最多且最有效的方法。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患者总体预后、体力状态等。西医治疗对改善症状、维持并延长生命更有效。而中医治疗对改善患者症状,加速疾病好转,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54.
青海湖地区芨芨草群落特征及其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以青海湖地区典型的芨芨草群落为研究对象,用样带法进行了调查。根据野外调查资料分析了青海湖地区芨芨草群落的群落学特征,应用生物多样性的原理和方法计测了青海湖地区芨芨草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R0,R1)、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和Hill指数n1、n2)及均匀度指数(E1、E2)。结果表明,青海湖地区芨芨草群落的组成成分简单,植物种类比较贫乏,北温带分布的属占优势;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种类居多,是该群落中处于优势地位的生活型;芨芨草群落垂直结构分异较为明显;芨芨草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表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群落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大小受立地生境和人为活动的综合影响,对于芨芨草群落而言,生境条件越适宜,优势种地位越明显,丰富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越低;过度放牧地带丰富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较低。  相似文献   
455.
目的:探讨下颌第三磨牙的拔除会否造成下颌角区骨骼形态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面型的影响。方法:30例因矫治需要拔除下颌第三磨牙的成人正畸患者,在拔牙前和拔牙后6个月拍摄CBCT片,采用三维测量软件mimics10.01测量下颌第三磨牙所在的下颌角区牙槽骨骨质的宽度、高度和长度,利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前后数值有无差异。结果:下颌第三磨牙拔除前后下颌角区骨质宽度和高度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角区骨质前后向长度未见明显差异。结论:拔除下颌第三磨牙能从一定程度上减小下颌角区骨质高度和宽度,但是前后向长度度基本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456.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癌基因蛋白(C-myc),存活素(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对人类鼻咽癌细胞生长的影响,以及同时编码四个基因的短发夹重组质粒对人鼻咽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一个同时靶向作用四个基因的短发夹双链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和靶向单独作用hTERTmRNA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法转染人CNE-2Z细胞;试验分组:空白对照组BC组(不进行干扰),阴性对照组NC组(加入阴性质粒),A组(hTERT单基因质粒组),B组(多基因联合质粒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转染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转染后细胞内各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MTT法检测,与BC相,NC组相比,A组和B组的细胞增殖活性均降低,与A组相比,B组的增殖活性降低更显著;RT-PCR,Western blot法,A组和B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B组降低更显著。结论:四个基因共同参与了鼻咽癌细胞的发生和发展。多个基因的联合干扰与单基因干扰相比,能更高效下调各基因蛋白在鼻咽癌细胞的表达水平,更好抑制鼻咽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457.
为了明确吉林省粘虫的田间种群动态,提出适宜的测报、防控时间,为该虫的区域性监测预警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基于多年资料及2014-2018年的监测,采用轨迹分析和田间系统调查方法,对吉林省粘虫的田间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迁入虫源地。结果显示:(1)粘虫迁入期的风向以西南风为主。迁入虫源地来自山东、河北、江苏、安徽等省份,其中还有部分来自于朝鲜半岛,各旬之间有差异。(2)5月末到6月上中旬为第1代成虫高峰期,属迁入虫源;7月中下旬为第2代成虫高峰期,由本地虫源及迁入虫源组成。(3)第1代成虫在吉林省产卵期为5月末到6月中旬,峰期6月上旬。部分年份5月末、6月中旬卵量也较大。(4)粘虫的幼虫种群全年有2个明显危害时期,分别是6月中下旬及8月上中旬。本研究初步明确了吉林省粘虫的春季虫源地及种群发生动态,提出了针对于第3代粘虫的测报工作的一些新方法,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及相近区域的粘虫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58.
1植物名称红斑秋海棠(Begonia rubropunctata S. H.Huang et Shui)。2材料类别初展幼叶、叶柄切段。3培养条件丛芽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1)MS 6-BA 0.5 mg.L~(-1)(单位下同):(2)MS 6-BA 0.5 NAA 0.5;(3)MS 6-BA 2.0 NAA 0.5;(4)MS 6-BA 2.0 NAA 2.0:(5)MS 6-BA 5.0 NAA 0.5。增殖  相似文献   
459.
布氏白僵菌微菌核的诱导培养及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欣  张大敏  李增智 《菌物学报》2014,33(4):827-837
菌核是一些丝状菌的休眠结构,具有很强的抗逆性和稳定性。近年来发现有些虫生真菌在特定的营养条件下能形成微菌核(MS)。以适合用于地下害虫防治的布氏白僵菌为对象,研究观察了该菌摇瓶培养微菌核形成的过程,通过单因子实验和部分因子实验确定培养液的碳源A、碳氮比B和接种量C为影响MS产量的显著因子,而装液量和转速是不显著因子;通过最陡爬坡实验和中心组合实验得出MS摇瓶培养参数的最优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确定在A=30.66g/L,B=7.59:1,C=1.03%时,MS产量理论最大值为最高(8.24×103MS/mL),MS实验产量在8.00–8.25×103MS/mL,优化的结果产量比初始试验时的最大值提高21%–25%。研究结果为探索使用布氏白僵菌菌核防治地下害虫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6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孕妇妊娠结局和胎儿健康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184例GDM患者及200例健康孕妇的临床资料,并对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GDM组妊高症35例(19.0%)、羊水过多17例(9.2%)、早产21例(11.4%)、产后出血14例(7.6%)、产褥感染12例(6.5%),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DM组中发生巨大儿48例(26.1%)、新生儿低血糖31例(16.8%),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高(P0.05),而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3.3%)也较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剖宫产141例(76.6%),阴道产43例(23.4%),剖宫产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GDM对孕妇的妊娠结局有不利影响,孕妇应加强孕期保健,规范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