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8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25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6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71.
972.
研究评价了两种生物滞留系统对于综合公路径流的治理作用。该实验位于炎热干旱的德州布赖恩市德州农工大学(TAMU)河滨校区,实验者制作了5个大型的生态滞留装置,以便于在底部形成61cm深的内部蓄水(IWS)层,分别对有无内部蓄水层设计的生物滞留系统进行了模拟真实径流水量和水质的合成公路径流测试。比较结果表明,内部蓄水(IWS)层能减少洪峰流量、延长径流滞留时间,同时还显著提高了对铜、悬浮固体以及氮和磷的去除效果。尽管内部蓄水层改善了公路径流的治理,但在炎热干旱地区使用内部蓄水层持水仍面临巨大挑战,因为大量的水会通过蒸发而散失掉。接下来的研究需要制定关于内部蓄水层在炎热干旱地区应用的进一步方针。  相似文献   
973.
目的:探讨噻唑并三嗪类化合物R001对ERK1/2磷酸化的影响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基于U2OS-EGFP细胞的荧光分析法和MTT法检测化合物R001对U2OS-EGFP-4F12G和U2OS、T47D、SKOV3、MCF7等其他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化合物R001对MCF7、T47D、U2OS-EGFP-4F12G和SKOV3等多种肿瘤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化合物R001对MCF7、U2OS-EGFP-4F12G和SKOV3等多种肿瘤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检测化合物R001对ERK1/2磷酸化的影响.结果:基于U2OS-EGFP细胞的荧光分析法显示,化合物R001抑制U2OS-EGFP-4F12G细胞增殖的IC50值为11.58 μM;MTT法显示,化合物R001对U2OS、T47D、SKOV3、MCF7等多种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具有剂量依赖性;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化合物R001可以引起MCF7、SKOV3和U2OS-EGFP-4F12G三种肿瘤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显示,化合物R001可将MCF7、U2OS-EGF-4F12G和SKOV3等肿瘤细胞阻断在S期;免疫印迹试验显示,化合物R001可以有效抑制SKOV3和U2OS细胞中ERK1/2的磷酸化.结论:噻唑并三嗪类化合物R001通过抑制ERK1/2磷酸化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974.
"图启"教学模式是以"图"为主线,培养教师的制图能力、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学生的绘图能力,并将三者有机结合,即将教师的备课、理论授课、实践教学三个环节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论述了在细胞生物学教学中构建"图启"教学模式的方法和意义,为"图启"教学模式在生物学教学中的推广与实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75.
目的:为使线虫Fat-1基因能够在牛中高效表达,通过密码子优化及全基因合成方法制备Fat-1基因,并构建其转基因表达载体。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将来源于线虫的Fat-1基因以牛为表达宿主进行密码子优化,将优化后的Fat-1基因命名为bFat-1;通过全基因合成方法获得bFat-1基因,构建pcDNA3.1-bFat-1真核表达载体。结果:通过密码子优化,影响Fat-1基因在牛中表达的密码子适应指数、优势密码子频率及GC含量等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全基因合成、克隆及测序结果显示已获得bFat-1基因;构建并鉴定了pcDNA3.1-bFat-1载体。结论:获得了适合牛体表达的Fat-1基因并构建了其转基因载体,为获得高效表达Fat-1基因的转基因牛细胞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76.
利用PCR-SSCP和DNA测序方法对帕里牦牛、工布江达牦牛、类乌齐牦牛、康布牦牛、桑日牦牛、巴青牦牛、江达牦牛、斯布牦牛、嘉黎牦牛、桑桑牦牛、丁青牦牛等西藏11个牦牛类群共483头牦牛的ADD1基因(被认为是极可能影响肉质的候选基因)第2外显子序列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66 bp处碱基T缺失和256 bp处A→G突变,共有AA、AB、BB 3种基因型;其中帕里牦牛只有AA基因型,江达牦牛只有AB基因型,康布牦牛、嘉黎牦牛、巴青牦牛、桑日牦牛、斯布牦牛均缺少BB基因型,丁青牦牛、类乌齐牦牛缺少AB型,均存在严重偏态;桑桑牦牛、工布江达牦牛中存在AA、AB、BB 3种基因型。除江达牦牛外,其它10个牦牛类群中AA为优势基因型,A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分布较高。除帕里牦牛、巴青牦牛外,其它9个牦牛类群均处于中度多态(0.25相似文献   
977.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Ⅰ型糖尿病大鼠海马神经元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神经营养因子-3(NT-3)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平分为3组(n=10):CON组,DM组,EGB组。应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EGB组腹腔注射EGB注射液,其余2组给予同容积的生理盐水。动态观察大鼠行为、体重及血糖水平的变化。于12周末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常规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形态学改变,用Western bot和RT-PCR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NGF、NT-3的表达。结果:与糖尿病组相比,EGB组大鼠行为、体重(P<0.05)和血糖(P<0.05)明显改善;Morris水迷宫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搜索策略能力明显提高(P<0.01);HE染色显微镜观察海马组织病理改变减轻;Western bot和RT-PCR分析表明EGB组大鼠海马组织中NGF、NT-3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EGB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EGB增加海马神经元NGF、NT-3的表达,减少神经元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78.
JNK在血糖波动的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的糖尿病大鼠发生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糖尿病稳定高血糖组(B)和糖尿病波动高血糖组(C),采用链脲佐菌素(STZ)65 mg/kg腹腔注射诱发糖尿病,血糖波动组每天定时腹腔注射速效胰岛素,并错时给予葡萄糖,造成一天中血糖浓度大幅度波动模型。制模12周后,采用比色法检测肾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检测肾脏Nox4和JNK蛋白表达,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肾脏细胞凋亡。结果:与A组比较,B组和C组肾组织MDA含量增加、SOD活性下降,肾小管上皮细胞Nox4表达增加,肾小管磷酸化JNK(P-JNK)蛋白表达上调,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且C组的以上变化均较B组更加明显(P<0.05,P<0.01)。结论:波动性高血糖较稳定性高血糖更易促进糖尿病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其机制与JNK信号转导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979.
利用5-杂氮-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处理体外培养的鼻咽癌细胞株CNE-1、CNE-2及永生化非癌性人鼻咽上皮细胞株NP-69,采用BS-PCR、Q-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分别检测经5μmol/L的5-aza-CdR处理前后,各细胞株中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况及SykmRNA和蛋白质表达情况。探讨去甲基化药物5-杂氮-2′-脱氧胞苷(5-aza-CdR)对鼻咽癌细胞株中脾酪氨酸激酶(spleen tyrosine kinase,Syk)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及其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与鼻咽癌细胞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两种鼻咽癌细胞株的Syk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P-69细胞(P〈0.01);经5-aza-CdR处理后两种鼻咽癌细胞株的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降低,Syk mRNA及蛋白质表达升高(P〈0.05);高分化鼻咽癌细胞株对药物敏感性高于低分化鼻咽癌细胞株(P〈0.01)。由此可见,两种鼻咽癌细胞株中存在不同程度的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5-aza-CdR能有效逆转鼻咽癌细胞株Syk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升高Syk mRNA及蛋白质表达,同时鼻咽癌细胞分化程度越高恢复Syk基因表达的比率越高。  相似文献   
980.
【目的】筛选、驯化获得芘的高效降解菌群,为利用其对多环芳烃污染土壤进行生物修复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利用芘作为底物在矿物盐培养基(MSM)中富集驯化,得到了一个混合菌群PYR,利用分光光度计和HPLC测定混合菌群的生长与降解的关系,并对混合菌群降解多环芳烃底物的广谱性和降解芘性能的稳定性进行了测定;通过冷冻干燥的方法对菌群进行了保藏,通过HPLC的方法对保藏后复壮的菌群的降解性能进行了测定;通过培养和非培养方法对菌群的多样性进行了调查,通过构建16S rRNA基因文库的方法,分析焦化厂原始土壤中菌群组成和混合菌群转接3次(PYR-3)、6次(PYR-6)和9次(PYR-9)后的组成变化。【结果】该混合菌群可以利用芘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12 d对芘的降解率为89%,对于菲(86%)及荧蒽(49%)也具有较高的降解率,但不能降解萘和茚并芘,并且该菌群的降解活性经过多次转接和冷冻干燥保藏保持稳定,从混合菌群中分离得到了9株菌,这9株菌分布在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芽胞杆菌属(Bacillus),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和类土地杆菌属(Parapedobacter)。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变形菌门是土壤原样(100%)及以芘为底物富集的混合菌群中的主要类群(PYR-3,83%),与原土壤样品相似,PYR-3中γ-Proteobacteria(占变形菌门的77%)中假单胞菌属的菌依然占主导地位,但由于菌群的多样性增加,假单胞菌属所占比例减少。随着富集代数的增加,菌群的多样性进一步增加,γ-Proteobacteria的比例在混合菌群中的比例下降(PYR-6中占变形菌门的33%,PYR-9中占变形菌门的18%),而β-Proteobacteria在混合菌群中的比例上升(PYR-3中占变形菌门的13%,PYR-6中占变形菌门的36%,PYR-9中占变形菌门的55%)。【结论】混合菌群具有很强的芘的降解性能,并且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菌群的组成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