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鞘脂是细胞生物膜结构的重要组分, 鞘脂及其代谢产物参与许多重要的信号转导过程。在植物-真菌互作中, 植物鞘脂的主要作用是诱导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 真菌鞘脂既能引起植物死亡, 也能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该文总结了植物和真菌鞘脂的结构及代谢特点, 综述了鞘脂参与调控植物-真菌互作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并展望了植物-真菌共生关系中鞘脂作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2.
高越  郭顺星  邢晓科 《菌物学报》2019,38(11):1808-1825
自然环境下,兰科植物种子细小无胚乳,需要和适宜的真菌共生才能萌发,因而与真菌有天然的共生关系。自身繁殖率低加之近年来栖息地环境破坏导致兰科植物资源更加濒危,而通过筛选适合的真菌进行种子的共生萌发可以有效地实现兰科植物的种质保育及濒危种类野生居群的生态恢复。本文对地生型、附生型以及腐生型等兰科植物已发现的萌发真菌的多样性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发现担子菌门的胶膜菌科、角担菌科以及蜡壳耳目真菌为已报道共生萌发真菌的主要类群;同时对兰科植物种子的共生萌发机制,包括形态学机制、营养机制和分子机制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论述,但是当前关于兰科植物和真菌互作机制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本文对共生萌发真菌在兰科植物保育和繁育中的应用以及共生萌发机制的研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3.
焦磷酸甲羟戊酸脱羧酶(pyrophospomevalonate decarboxylase,MVD)是甲羟戊酸途径中的关键酶,在植物细胞萜类物质合成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石斛碱作为倍半萜类生物碱,其合成很可能离不开MVD的参与。本研究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首次从金钗石斛中克隆到一个MVD基因,命名为Dn MVD(Gen Bank注册号KY626328)。Dn MVD基因c DNA全长1 763 bp,编码一条由42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分子量为47.132 63 k D,等电点6.84。Dn MVD编码的蛋白包含GHMP激酶超家族的特异性识别序列,且拥有严格保守的1个亮氨酸、1个天冬氨酸和3个半胱氨酸活性位点,与多种植物MVD高度同源。Dn MVD的表达受到菌根真菌的影响,金钗石斛茎中Dn MVD的表达量于接菌后期显著高于对照。Dn MVD基因的分子鉴定及其在接菌前后金钗石斛茎中的表达特性为进一步解析该基因在金钗石斛石斛碱合成代谢途径及菌根互作过程中的分子调控作用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74.
墨兰共生真菌一新种的分离,培养,鉴定及其生物活性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范黎  郭顺星 《真菌学报》1996,15(4):251-255
在对产于云南西版纳的热带兰花菌根进行研究时,发现一分离自墨兰的菌株,菌丝纯白色,具典型的锁状连合,对其子实体鉴定表明该菌株代表着一新分类单位-兰小菇MycenaorchidicolaFanetGuosp.nov同时,对该新种在兰科种子萌发中的作用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该菌可侵入兰科种子,促进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75.
蜜环菌的化学成分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蜜环菌的化学成分及应用研究郭顺星,徐锦堂,肖培根,杨峻山(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4)由于中药天麻(Gastrodiaelata)及猪苓(Grifolaumbellata)必须依靠蜜环菌(Armillariamel...  相似文献   
76.
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范黎  郭顺星   《微生物学通报》1998,25(4):227-230
兰科(Orehidaceae)是仅次于菊科(Composltae)的一个兴盛、复杂的植物类群,广布于全球,多数种是著名的药用植物和珍贵花卉。兰科植物具有三大特点:第一、其花形状奇特,色彩艳丽,芳香宜人,授粉机制独特而复杂;第二、种子细小,仅具未分化的原胚;第三、在生活史中,与真菌共生形成内生苗根。因而,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带来了较高的商业利益,科学家,园艺工作者也从各个角度对兰科植物作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从兰科菌根的共生物之———菌根真菌的角度对有关其分类及与植物之间的专一性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讨论,旨在为从…  相似文献   
77.
从天麻种子发芽的原球茎中,共分离到12种可供给天麻种子萌发营养的真菌,其中最优良的01号菌株,诱导培养出子实体,经鉴定为紫萁小菇(Mycena osmundicola Lange),属国内新纪录。用01号菌株及紫萁小菇培养的染菌树叶,伴播天麻种子都可发芽,经酯酶同工酶凝胶电泳分析,二者酶带条数、迁移率(RF值)基本相同,证明鉴定结果可靠(标本保存在医科院药植所真菌研究室)。  相似文献   
78.
从云南省野生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 wall. Ex Lindl.)根中分离出一菌根真菌,经系统形态学研究后,将其鉴定为小菇属(Mycena)一新种:石斛小菇(Mycenadendrobii)。标本保藏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室(HMAS)。用石斛小菇伴播12种兰科植物种子,实验结果表明该真菌对天麻(Gastrodia elata)和密花石斛(Dendrobum densiflorum)种子萌发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9.
用液体发酵的蜜环菌菌丝、菌丝细胞壁及发酵液作为激发子,分别处理猪苓菌丝,均可诱导猪苓菌丝活性氧的产生。活性氧产生量与激发子浓度具相关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甘露醇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活性氧的产生,证明活性氧种类包括过氧化氢(H2O2)、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根阴离子(O·-2)。Diphenylene iodonium (DPI)能削弱激发子对活性氧的诱导,表明O·-2来源于NADPH氧化酶。  相似文献   
80.
真菌多糖等代谢产物的抗肿瘤药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综述了真菌代谢产物(包括多糖及少量小分子)的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