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基于苹果基因组测序序列,从‘长富6号’富士苹果中分离了MdAPETALA2基因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结构特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研究其在不同器官中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1)MdAPETA-LA2基因cDNA序列为1 614bp,该基因最大开放阅读框为1 389bp,编码462个氨基酸,含有2个保守的AP2结构域和核定位信号;其编码区含有8个内含子和9个外显子;启动子区域含有许多光响应元件,如ATCT-motif、G-Box、GA-motif、I-box、Sp1、TCCC-motif等,以及水杨酸响应元件、赤霉素响应元件、防御和逆境响应元件等。(2)MdAPETALA2基因在苹果各种器官中均有表达,但不同组织中表达量存在差异,在种子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根和花,在叶和茎中的表达量最低;在花药中的表达量最大,其次是花托和子房,在花瓣、花梗和花柱中的表达量相对较少。(3)苹果MdAPETALA2基因属于AP2亚族,可能在种子的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猕猴桃( Actinidia spp.)果实酸甜适中,含丰富的VC和多种矿质元素及氨基酸,其种子中还含有大量的亚麻酸、不饱和脂肪酸等成分[1],被誉为“水果之王”。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茶蚕桑研究所从野生猕猴桃品种‘竹溪2号'(‘Zhuxi No.2')中实生驯化选育出美味猕猴桃也Actinidia chinensis var. deliciosa ( A. Chev.) A. Chev.页品种‘金魁'(‘Jinkui')[2],其果实耐贮性强[3]、植株较抗涝,适宜在易涝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我国花卉业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我国花卉业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花卉业发展的经验,提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生产特色花卉产品,加强信息交流,调整花卉产品结构;增加科技、资金投入及健全流通网络等是加快我国花卉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槜李’(‘Zuili’)又称醉李,为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 Linn.)中国李(Prunus salicina Lindl.)的1个地方品种[1],原产浙江桐乡桃源村,栽培历史悠久[2],曾是历代封建王朝的"贡品",是极负盛名的历史名果。‘槜李’果实具有极佳的风味和品质,熟透时红晕剔透,果皮易剥离,果肉橙黄、鲜润,肉质浆化,浆汁甘美甜沁、微带酒香,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关于‘槜李’的研究多集中在良种筛选和结实稳定性[3]、雌蕊形态和早期胚胎发育[4]、栽培管理技术[5-6]、基因型分析[7]和RAPD分析[8]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山茶属华东山茶(Camellia japonica)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从生殖生物学、细胞染色体、遗传多样性、育种方法、繁殖技术、化学成分、园林观赏价值、生态价值、食用、油用及药用价值等方面对华东山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华东山茶未来的育种方向和开发前景进行展望。将现代分子育种与传统育种手段结合运用,同时进一步深入挖掘华东山茶的油用和药用价值并对其合理地开发利用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1月至2011年2月,在江苏省南京市观察到黑尾蜡嘴雀冬季取食12种树木的果实及种子。该鸟通常咬破果皮或种皮,取食种子的胚和胚乳等营养物质,为种子捕食者。由于其他一些食果鸟类也同期取食有关树木的果实,并传播其种子,黑尾蜡嘴雀的取食对这些树木的种子传播的影响是有限的。在初冬季节,黑尾蜡嘴雀常在树冠层取食果实,而在深冬季节,则主要在地表取食落果。黑尾蜡嘴雀能够咬碎枫杨等坚果的坚硬果皮,可为一起在地表觅食的麻雀取食种子碎屑物提供便利条件。黑尾蜡嘴雀与麻雀之间的偏利取食关系属于首次报道。文中对于城市环境管理中合理利用树木落果,为黑尾蜡嘴雀等鸟类提供越冬食物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水杨酸诱导的湖北海棠[ Malus hupehensis (Pamp.) Rehd.]全长cDNA文库和基因组DNA为模板,克隆其PR1a基因(MhPR1a)的全编码区序列,并对该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对湖北海棠根、茎和叶中该基因的表达特性及经过10μmol·L-1ABA、4℃低温处理及苹果蚜虫(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侵染后叶中该基因的表达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克隆获得的MhPR1a基因全长518 bp,最大开放阅读框为492 bp,编码162个氨基酸残基;编码的蛋白质为酸性蛋白,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6 960,等电点pI 5.46;其基因组DNA序列与cDNA序列完全一致,说明MhPR1a基因内部没有内含子.湖北海棠MhPR1a基因与苹果(M.domestic Borkh.)和沙梨[Pyrus pyrifolia( Burm.f.)Nakai] PR1基因的cDNA序列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较高,其中cDNA序列的同源性均为97%,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5%和97%;系统树也显示MhPR1a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苹果和沙梨的亲缘关系最近,聚为一类.MhPR1a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具有SCP保守结构域,含有1个信号肽和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在湖北海棠的叶、茎和根中MhPR1a基因均能表达,在根中的表达量最高.10 μmol·L-1ABA和4℃低温处理48 h后均可诱导MhPR1a基因的表达,且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处理0h);苹果蚜虫也可诱导MhPR1a基因的表达,说明MhPR1a基因在湖北海棠抵抗植食昆虫和低温胁迫的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金魁’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Jinkui’)组培苗及2年生扦插苗为实验材料,采用qRT-PCR技术对0.1 mmol·L-1水杨酸(SA)、0.05 mmol·L-1茉莉酸甲酯(MeJA)、0.01 mmol·L-1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和0.01 mmol·L-1脱落酸(ABA)4种植物激素处理后0、4、12和48 h,低温(4℃)和0.2 mol·L-1 NaCl胁迫0、4、12和48 h,高温(48℃)胁迫0、2和4 h及恢复培养6 h,以及干旱胁迫14 d后叶片中AdRAV1、AdRAV2和AdRAV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不同处理条件下3个AdRAVs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存在一定差异。 SA、MeJA和ACC处理后4和12 h,AdRAV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升高,但ABA处理后该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变化;SA、MeJA、ACC和ABA处理后48 h,AdRAV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4种植物激素处理后4、12和48 h,AdRAV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总体上显著降低。低温胁迫下,AdRAV1和AdRAV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变化,但胁迫48 h时AdRAV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却显著升高。 NaCl胁迫12 h时,AdRAV1和AdRAV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而AdRAV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则显著降低。高温胁迫4 h时, AdRAV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 AdRAV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胁迫2 h时,AdRAV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恢复培养6 h时,3个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无法恢复至起始水平。干旱胁迫14 d后,AdRAV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正常浇水);AdRAV2的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而AdRAV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则低于对照,且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胁迫条件对‘金魁’猕猴桃AdRAVs基因的表达特性有不同诱导效应。根据实验结果,推测AdRAV1、AdRAV2和AdRAV3基因可能参与SA、MeJA、ACC和ABA信号转导途径以及耐盐和耐高温过程;并且,AdRAV1基因还可能参与耐旱过程,而AdRAV3基因则可能参与耐寒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