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21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4 毫秒
681.
蕨菜多糖超声波辅助提取及其药理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蕨菜多糖的提取工艺,同时检测蕨菜多糖的药理学活性。实验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考察液料比、浸提次数、超声浸提时间、超声功率四因素对蕨菜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运用Design Expect 10.0软件分析,通过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提取条件,对蕨菜多糖促进小鼠脾细胞增殖能力和抑制结肠癌细胞(HTC-8)增殖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蕨菜多糖的优化提取工艺为:液料比:36.2∶1;浸提次数:4次;超声浸提时间:43.1 min;超声波功率:240 W,在此条件下,蕨菜多糖提取效果最好,提取得率达8.60%。各因素对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程度:浸提次数>液料比>超声浸提时间>超声功率。通过药理活性研究表明,本实验获得的蕨菜多糖具有脾细胞免疫增值和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682.
植物群落和代表性植物的生存状态是反映草地退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以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的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和极度退化的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植物群落特征、代表性植物地上性状及生存状态对退化程度的响应。结果表明:群落物种组成由禾本科、莎草科过渡到杂类草,Shannon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先平稳变化后降低,群落平均高度、Patrick丰富度均先增加后降低,群落盖度依次降低,群落特征指标均在极度退化时最低(P<0.05);总体来看,与轻度退化样地相比,中度退化、重度退化和极度退化样地的植物株高均显著降低,分别降低了6.8%、36.8%和31.6%(P<0.05);生存状态指数表现为小嵩草(Kobresia pygmaea)逐渐降低,山地早熟禾(Poa orinosa)和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的生存状态指数分别在轻度退化和中度退化时最高,肉果草(Lancea tibetica)和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的生存状态指数分别在重度退化和极度退化样地中最大。说明高寒草甸退化导致群落特征...  相似文献   
683.
【背景】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的流行给食品安全带来了挑战。【目的】评估后疫情时代市售生鲜猪肉中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的污染情况。【方法】选取2020-2021年疫情期间不同地点、不同包装方式、不同季度的生鲜猪肉,分析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率和污染水平,并对分离菌株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生鲜猪肉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率为15.28% (77/504),其中猪肉直营店和农贸市场的污染率高于超市。不同包装方式中,预包装和简易包装的污染率高于散装样品,并且不同季度的污染率存在显著性差异,第三季度污染率最高,为27.78%。定量结果发现,40.26%超过10 MPN/g (MPN:most probable number),其中有3个样品的污染水平超过100 MPN/g。血清型分析结果发现,1/2a-3a (48.05%)和1/2c-3c (44.16%)为主要血清型。耐药性试验结果表明,19.50%的分离株存在多重耐药,有2株(2.60%)对所有抗生素都敏感,68株(88.30%)对苯唑西林耐药,46株(59.70%)对氨苄西林耐药,45株(58.40%)对头孢噻肟耐药。【结论】后疫情时代下不同地点、不同包装方式、不同季度的市售生鲜猪肉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单增李斯特菌污染,个别产品污染水平较高,血清分布和耐药特征多样,有必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以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84.
【背景】大型真菌是重要的食品和药物资源,可产生包括必需氨基酸在内的多种营养成分。谷氨酸是食用大型真菌中呈现鲜味的重要功能分子之一,是衡量食用菌营养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目的】基于伞菌目中谷氨酸合酶同源基因的保守性,对大型真菌中含有谷氨酸的菌株资源进行筛选,为野生大型真菌资源的挖掘及谷氨酸产品的开发提供指导。【方法】通过对伞菌目中已报道的25株谷氨酸合酶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在谷氨酸合酶保守的外显子区域设计了2对简并引物GS Ag_les F1/R1和GS Ag_les F2/R2,并将其用于对伞菌目13个科的65株大型真菌进行PCR筛选。另外,还采用异硫氰酸苯酯衍生化的方法结合LC-MS和HPLC对这65个菌株产生的谷氨酸进行定量分析,进而评估该筛选方法的筛选效率。【结果】获得筛选引物的筛选效率为86.2%,并且引物GS Ag_les F1/R1的筛选效率明显优于GS Ag_les F2/R2。优化后的伞菌目大型真菌谷氨酸发酵培养条件为:LMM培养基,28℃、200 r/min,2—4 d。结合PCR和HPLC的分析结果评估该引物筛选的真阳性率为81.5%,应用范围涉及伞菌目的口蘑科、泡头菌科、伞菌科、丝膜菌科、粪伞科、离褶伞科、侧耳科、鬼伞科和鸟巢菌科9个科。【结论】本研究获得的筛选引物在伞菌目产生谷氨酸的菌株筛选中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为谷氨酸生产菌株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筛选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685.
【目的】明确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成虫梳理行为规律,为挖掘防控柑橘大实蝇的新靶标,制订有效的害虫绿色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录像技术和基于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的柑橘大实蝇成虫梳理行为检测与统计系统,对柑橘大实蝇成虫梳理行为的特征图谱、单次平均耗时和频次占比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柑橘大实蝇雌雄成虫的梳理行为类型可以分别分为9和8种,雌雄成虫均有前足、后足、复眼、触角、口器、腹部、翅和中足的梳理, 雌成虫还有产卵器梳理行为。柑橘大实蝇成虫可以从非梳理行为随意转入所有类型的梳理行为,或者从任一类型梳理行为转入非梳理行为。在柑橘大实蝇成虫的各类型梳理行为之间的频次占比和单次平均耗时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雌雄成虫梳理前足的频次占比(♀: 33.70%±2.53%; ♂: 33.89%±2.43%)和梳理翅的单次平均耗时(♀:15.58±2.55 s; ♂: 24.76±4.12 s)均为最高。【结论】柑橘大实蝇成虫各类型梳理行为的时间序列并不固定,但这些梳理行为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86.
目的:系统评价mi R-200家族(mi R-200a、mi R-200b、mi R-200c、mi R-141、mi R-429)的表达与卵巢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仔细检索搜索美国国立图书馆(Pub 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以及ISI Web of Science、CNKI、万方等数据库,与mi R-200家族相关的卵巢癌预后的文献。检索日期为数据库的建库时间至2013年9月20日。提取与mi R-200家族相关卵巢癌预后的相应数据,应用Stata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7篇研究符合入选标准,累积肿瘤组织577例。Meta分析显示,mi R-200家族低表达组的合并优势比是高表达组的1.347倍(95%CI:1.052,1.725)。mi R-200a、mi R-200c、mi R-141的亚组分析结果分别为1.091(95%CI:0.718,1.659)、1.285(95%CI:0.765,2.161),1.122(95%CI:1.043-1.208)。mi R-200家族、mi R-141与卵巢癌的预后之间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18,P=0.002)。结论:mi R-200家族在卵巢癌的预后判断中可能起到预后标记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687.
目的:探讨干扰素介导的跨膜蛋白1(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 1,IFITM1)基因在卵巢上皮性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正常卵巢、卵巢良性肿瘤、卵巢交界性肿瘤和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IFITM1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2例正常卵巢、21例卵巢良性肿瘤、18例卵巢交界性肿瘤和85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IFITM1的蛋白表达,同时分析IFITM1表达状况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Western blotting显示卵巢上皮性癌和卵巢交界性肿瘤中IFITM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良性肿瘤。免疫组化显示在正常卵巢组织中IFITM1阳性表达率为41.7%(5/12),在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71.4%(15/21),在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中为72.2%(13/18),在卵巢上皮性癌中为77.6%(66/85),IFITM1蛋白表达强度在正常卵巢、良性卵巢肿瘤、交界性卵巢肿瘤、上皮性卵巢癌间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IFITM1蛋白表达与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肿瘤FIGO分期有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腹水无明显相关性。化疗敏感组和耐药组的IFITM1表达强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FITM1在正常卵巢、卵巢良性肿瘤、卵巢交界性肿瘤和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依次升高,并与卵巢癌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耐药性产生有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IFITM1在卵巢癌诊治及化疗中的应用前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88.
依据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2006年公布的反刍家畜胃肠道CH4排放系数(奶牛61 kg CH4头-1a-1,肉役牛47 kg CH4头-1a-1,绵羊和山羊均为5 kg CH4头-1a-1)和IPCC Tier 1计算方法,结合《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畜牧业统计年鉴》,估算了中国以及各个省份1990—2010年CH4的排放总量,绘制出中国反刍家畜胃肠道CH4排放格局及历史变化图。研究结果表明:11990—2010年期间,中国反刍家畜胃肠道CH4排放量(5.90—7.65 Tg)总体呈现先上升(1995年最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肉役牛(主要是黄牛和水牛)胃肠道CH4排放量(4.33 Tg)及其所占比例(65%)最大。奶牛胃肠道CH4排放量及其比例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2006年(0.83 Tg,12.7%)超过山羊和绵羊胃肠道CH4排放量及其比例,成为中国反刍家畜胃肠道CH4排放第二大源。但是,奶牛单位产奶量所排放的CH4量逐年降低,表明中国奶牛饲养技术与生产性能不断提高。2中国反刍家畜胃肠道CH4排放格局呈现区域集中特点,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和北部的各个省份,其中四川、内蒙古、新疆、河南、西藏、山东、河北、黑龙江、云南和甘肃等10个省份的排放量占中国排放总量的50%以上。总之,1990—2010年间,中国反刍家畜胃肠道CH4排放总量为(6.77±0.46)Tg(肉役牛为主要排放源),随时间推移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中国反刍家畜胃肠道CH4排放的格局呈区域集中分布,中西部和北部的各个省份占60%以上。  相似文献   
689.
黄兔尾鼠防治中经济阈值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新疆荒漠草原的主要害鼠——黄兔尾鼠Lagurus luteus为例,应用经济阈值,对该鼠的防治指标作了探讨。为确定草场鼠害的防治指标提供一种可行的测算方法。  相似文献   
690.
从大理翠雀根中分到五个二萜生物碱成分,其中两个成分分别鉴定为methylly-caconitine(3)和delsemine(4)。另三个成分为新二萜生物碱,命名为大理翠雀碱甲(talitine A)、大理翠雀碱乙(talitine B)及大理翠雀碱丙(talitine C)。经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等解析,碱乙和碱丙的化学结构分别为(1)和(2),碱甲的结构另文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