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1.
【目的】通过对一处经过长期使用贝壳砂进行改良的土壤中的反硝化细菌的多样性和细菌分离分析,研究该土壤中反硝化细菌的组成特征。【方法】采用454焦磷酸测序的方法分析了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群落的组成,选用Giltay培养基培养、鉴定从土壤中挑选的分离物的反硝化能力,并对具有反硝化能力的微生物进行了16S rRNA基因鉴定。【结果】该土壤样品中占据优势地位的为Proteobacteria、Acidobacteria、Bacteroidetes、Chloroflexi等门的微生物,属的水平上则有近70%尚未确立分类地位。所分离的细菌中,共得到12株厌氧条件下具有较高硝酸盐去除效率的微生物,分属Pseudomonas、Aeromonas、Serratia和Acinetobacter,均为γ变形菌纲的微生物。【结论】该土壤中具有较高的微生物多样性,包括很多未知类型的微生物和众多类型的反硝化细菌;分离到了11株具有反硝化能力的菌株,可用于该土壤的反硝化过程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红壤侵蚀地马尾松林恢复后土壤有机碳库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RothC(version 26.3)模型,并结合“时空代换法”对长汀河田红壤侵蚀退化地马尾松人工恢复后林地表层(0-20cm)土壤有机碳库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反演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RothC 26.3模型的模拟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红壤侵蚀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的变化趋势;RothC 26.3模型适用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马尾松林地土壤碳库的动态模拟;侵蚀退化地在马尾松林建植后,林地表层土壤碳吸存速率以非线性的形式上升,并在15-25a时间内达到最大,马尾松恢复后前30a林地土壤平均碳吸存速率约为0.385 tC·hm-2· a-1,自马尾松建植后演替至当地顶级群落(次生林)全过程中平均碳吸存速率约0.156 tC·hm-2·a-1;根据模拟结果得到的拟合方程,计算得到研究区红壤侵蚀退化地的碳饱和容量约为36.85 tC/hm2,固碳潜力约为33.26 tC/hm2.  相似文献   
13.
刺激响应型纳米载体是通过对外界刺激响应而产生相应结构或理化性质变化的纳米智能载药体系,具有避免药物过早泄露,提高病灶药物浓度的特点,目前已成为肿瘤诊断和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广泛用于控制药物的呈递和释放.本文从温度、磁场、超声、光、pH等外源和内源刺激角度,阐述了智能响应型纳米载体近年来在肿瘤诊疗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湖湘流派五步法小儿推拿改善脾虚型小儿泄泻的作用。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长沙县妇幼保健院2022年5月~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68例脾虚型泄泻患儿分为对照组(n=34,常规治疗联合捏脊疗法)和观察组(n=34,常规治疗联合湖湘流派五步法小儿推拿)。对比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时间、腹泻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久泻不止、大便稀薄、神疲纳呆、面色少华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泻消失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过程中两组患儿均未出现皮肤破溃,红肿痛,斑丘疹等不良反应,同时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小便常规、血常规以及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湖湘流派五步法小儿推拿治疗脾虚型小儿泄泻,可促进临床症状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分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Klotho蛋白、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诱导因子(TWEAK)水平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诊治的80例CKD患者作为CKD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对照组和CKD组以及不同CKD分期患者血清Klotho蛋白、FGF-23、RBP4、TWEAK水平及肾功能指标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血清Klotho蛋白、FGF-23、RBP4、TWEAK水平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KD组血清Klotho蛋白、TWEAK水平和肾小球滤过率(GFR)明显下降,而血清FGF-23、RBP4水平、血清肌酐、24尿蛋白定量和血清尿素氮水平明显升高(P<0.05)。Ⅰ~Ⅱ期患者的血清Klotho蛋白、TWEAK水平和GFR最高,其次为Ⅲ~Ⅳ期患者,Ⅴ期患者最低(P<0.05)。而Ⅰ~Ⅱ期患者血清FGF-23、RBP4水平、血清肌酐、24尿蛋白定量和血清尿素氮水平最低,其次为Ⅲ~Ⅳ期患者,Ⅴ期患者最高(P<0.05)。Klotho蛋白和TWEAK水平与血清肌酐、24尿蛋白定量和血清尿素氮水平呈负相关,与GFR呈正相关(P<0.05)。FGF-23和RBP4水平与血清肌酐、24尿蛋白定量和血清尿素氮水平呈正相关,与GFR呈负相关(P<0.05)。结论:CKD患者中血清Klotho蛋白、TWEAK水平以及肾功能下降,FGF-23、RBP4水平明显升高,且血清Klotho蛋白、TWEAK、FGF-23、RBP4水平与肾功能及CKD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简述当前生物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张翠霞,田浩(辽宁省微生物研究所,朝阳12200。)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为主体的生物技术,作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最为活跃和最有前途的高技术之一,在医学上的应用及发展已取得卓著成效。生物技...  相似文献   
17.
田浩  陈丽媛 《微生物学杂志》1995,15(1):78-78,57
对有效组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初探田浩,陈丽媛(辽宁省微生物研究所,朝阳122000)水溶性抗菌素有效物质的测定,通常采用抑菌圈法,而非水溶性物质在培养基中不易扩散,若采用同样方法,则无法准确地测定其含量。对此,我们经多次试验研究发现,非水溶性抗菌素有效物...  相似文献   
18.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玛纳斯河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康紫薇  张正勇  位宏  刘琳  宁珊  赵贵宁  王统霞  田浩 《生态学报》2020,40(18):6472-6485
摘要:随着人类活动范围日益扩张和强度增加,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已经成为预测和衡量生态环境质量和动态演化的重要手段。本文以玛纳斯河流域(简称玛河流域)为研究区,选取2000、2005、2010和2015年4期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运用ENVI软件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解译,定量分析流域近15年来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基于景观格局指数,采用地统计学方法,探究玛河流域景观生态风险程度及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2000—2015年,玛河流域景观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耕地景观面积增加最多(2638.31 km^2),主要由草地和未利用地转入;未利用地景观面积减少最多(2559.99 km^2),主要转化成了草地、耕地和林地;(2)将流域景观生态风险划分为5个等级,研究期内流域低、中风险区面积增加而较高、高风险区面积减少,整体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减小,所以研究区生态环境在整体上呈现好转;(3)2000—2005年、2010—2015年玛河流域在景观风险分布格局上发生较小变化,但2005—2010年流域景观风险分布格局发生较大变化,主要是中、较高和高风险区向流域南北方向分散并转移,低风险区向流域北部转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设施菜田与棚外粮田土壤菌群以及N2O产生模式的差异。【方法】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反硝化功能基因(nirS,nosZ)方法分别比较两种土壤细菌群落以及功能基因类群丰度的差异,利用自动连续在线培养监测体系(Robot系统)测定两种土壤在好氧、厌氧阶段N2O等反硝化相关气态产物产生模式,分析N2O/(N2+N2O+NO)产物比。【结果】设施菜田与棚外粮田具有不同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并且土壤细菌总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然而两种反硝化功能基因(nirS,nosZ)丰度并没有显著变化。与设施菜田相比,棚外粮田有相对低的N2O积累量以及产物比,并且在厌氧初期气体产生模式有所不同。培养后铵态氮和亚硝态氮含量上升。【结论】设施菜田长期有别于棚外粮田的管理方式造成了土壤细菌群落的显著改变,增大了活跃微生物总量,造成土壤酸化,并导致N2O在气态产物中的比例升高。设施菜田土壤微生物进行了与棚外粮田不同的硝酸盐呼吸过程,异化硝酸盐还原成铵(DNRA)过程有可能贡献了两种土壤的部分厌氧N2O产生量。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SL-益生素(SL-P)对小白鼠体重和单核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经急性毒性实验检查,该益生素无急性毒性,无急性致病作用。灌服SL-P10d后,小鼠体重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经过SL-P处理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Mφ)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灌服SL-P10d后,小鼠单核吞噬细胞的水解酶类:血清溶菌酶(血清LSZ),腹腔巨噬细胞溶菌酶(PMφLSZ),腹腔巨噬细胞酸性磷酸酶(PMφACP)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表明SL-P对小鼠单核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杀菌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