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中国特有濒危植物伯乐树根的生态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是中国特有濒危的第三纪孑遗植物。本研究采用石蜡切片、整体封片、扫描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扫描等技术研究其根的表面特征和形态结构,从生态解剖学角度揭示其对生境的适应和特殊要求。结果显示伯乐树作为特殊的菌根型木本植物,根尖表面无根毛分化;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和中柱三部分,系原始的发育类型,其皮层明显排列为两轮且存在自然的间隙,皮层内有含黑芥子酶的分泌细胞,中柱内有髓。菌根菌以单菌丝或菌丝网侵入根表皮,并刺激表皮分泌沉积了较厚的无定形物质,入侵后可在皮层间隙内大量分枝,还能进一步形成泡囊结构;菌根菌在寄主细胞内常包围在淀粉粒的周围吸收营养,同时部分菌丝在细胞内被分解形成小泡和碎屑,为寄主细胞提供营养以形成共生关系。根据以上特征,应在就地保护和迁地保育中深入研究适宜伯乐树的土壤条件,以促进菌根的发生和发育。  相似文献   
132.
广州市郊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广州市郊的药用植物资源作了系统调查,根据标本鉴定和查阅资料,广州市郊有野生药用植物112科354种,其中蕨类植物18科20属26种,种子植物94科246属328种。按药用功能划分成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类等8类,并重点介绍了常见的药用植物。对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3.
黄孢原毛平革菌基因启动子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启动子探针型载体pSUPV8直接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分离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基因启动子片段,获得6个潮霉素抗性(Hyg-r)重组子。对重组子CH2、CH6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发现它们都存在真核生物基因启动子的保守序列;用原生质体转化法将其转化黄孢原毛平革菌,仅pCH6获得了潮霉素抗性转化子;PCR和斑点杂交分析表明,pCH6已成功导入黄孢原毛平革菌,并启动潮霉素抗性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4.
除草剂精禾草克对黄鳝细胞遗传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红细胞微核和核异常、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畸变的方法,研究了除草剂精禾草克对黄鳝细胞的遗传毒性。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精禾草克作用30小时,红细胞微核细胞率没有明显变化,核异常细胞率和总核异常细胞率均有所上升,部分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染色体数目畸变率均有所上升,有的组甚至与对照组差异级显著,染色体结构畸变率也显著上升,各组与对照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表明一定浓度范围内的精禾草克作用一定时间对黄鳝在明显的遗  相似文献   
135.
对堇菜科三角车属(Rinorea Aubl.)及鳞隔堇属(Scyphellandra Thw.)的部分种类进行了修订, 认为鳞隔堇(Scyphellandra pierrei H.de Boiss.)实为(Scyphellandra virgata Thw.), 而短柄三角车(Rinorea sessilis (Lour.)O.Ktze.)实为(Rinorea longiraumosa (Kurz.)Craib)。文中引用邱园(Kew)的标本已在其后注明, 未注明者均藏于华南植物所标本馆(IBSC)  相似文献   
136.
澳门路环岛灌丛群落的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初步分析了澳门路环岛灌丛群落的种类组成及种群的多度、频度、重要值及外貌,结果表明:群落植物种类丰富,种属组成分散,具有典型的南亚热带区系特点。广东蒲桃、豺皮樟、亮叶柃、桃金娘等在群落中占明显优势,但本区灌丛群落均匀性偏低。具有较高丰富度的种类仅占很少部分,可能与乔木缺乏和种群竞争有关。群落的外貌主要是由小型和中型落叶草质及常绿革质、全缘单叶的高位芽植物所决定的。在分析灌丛群落特征的基础上,对其生态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7.
采用群落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澳门九澳山海滨经人工抚育后恢复的植物群落特征。通过对其群落种类组成及多样性、空间结构和优势种年龄结构分析表明:1200 m2样地内共有维管束植物44科76属82种;藤本及中、小、矮高位芽植物占优势(86.59%),而大高位芽植物缺乏;群落优势种为豺皮樟(Litsea rotundifolia var.oblongifoli)、亮叶柃(Eurya nitida)、鸭脚木(Schefflera heptaphylla)和假苹婆(Sterculia lanceolata),均为增长型种群;九澳山海滨经人工抚育后恢复的植物群落植株高度较低。九澳山海滨土壤为赤红壤,其植被恢复策略可为赤红壤海滨的植被生态恢复提供参考。为促进海滨地带性植被的建设,我们还选择出海滨适生乡土树种29种,构建了多层次多树种的空间结构,并建议在九澳山海滨现有植被群落的基础上适当引种乔木树种、增加草本层植物种类。  相似文献   
138.
为了掌握广东省农业生态系统中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和分布状况,本文通过定点调查和线路调查的方法对广东省21市农业生态系统中205个样点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了分析,共发现外来入侵植物28科90种。其中,菊科植物种类最多,有27种,草本植物有71种,它们分别占入侵植物总数的30.00%和78.89%。处于重度危害的入侵植物有22种;处于中度危害的植物有15种;处于轻度危害的植物有53种。在90种外来入侵植物中,71种来自美洲,占总数的78.89%;其他各洲相对较少。广域分布种最多,为40种,占总数的44.44%;全域分布种则最少,仅有7种,占总数的7.78%。由此可见,广东省农业生态系统入侵植物种类多,分布广,危害严重,需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9.
该文报道了兰科(Orchidaceae)鸢尾兰属(Oberonia Lindl.)2个中国新记录种,即心唇鸢尾兰(O. orbicularis Hooker f.)和凭祥鸢尾兰(O. delacourii Gagnep.)。其中,心唇鸢尾兰(O. orbicularis)与国内分布的全唇鸢尾兰(O. integerrima)和扁葶鸢尾兰(O. pachyrachis)均较为相似,但该种花葶中下部两侧具狭翅,不与叶合生,唇瓣边缘具明显的啮蚀状齿或细流苏状,先端中部具明显凹缺,可明显区别。心唇鸢尾兰(O. orbicularis)于2013年首次发现于云南省勐腊县,为中国新记录种。凭祥鸢尾兰(O. delacourii)与剑叶鸢尾兰(O. ensiformis)最为相近,但前者唇瓣中裂片先端小裂片近方形,小裂片先端边缘具流苏状齿,可明显区别于后者。凭祥鸢尾兰自1929年发表以来,除模式产地老挝外,至今未见新分布点的报道,为中国新记录种。文中提供了两个新记录种的形态特征描述,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IBSC)。  相似文献   
140.
对中国凤尾蕨属44个分类群进行孢粉学与叶表皮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在属的水平,该属的孢子形态稳定。根据赤道环的有无和脊类纹饰的情况,该属可划分成6种类型。但这与该属的孢子体形态不相关。在属和种的水平,该属的气孔器类型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大部分种类以极细胞型和腋下细胞型为主。气孔器密度、面积、长宽比这3个定量特征在属和种的水平上稳定性都较差,因此不具有分类学价值。基本气孔器类型在种间重复性较高,可作为该属稳定的形态特征之一,在属的水平上具有一定的分类学价值,但不宜作为该属属下的分类学依据。综合两方面的数据,对部分疑似种进行初步的分类学处理,并探讨了易混淆种的分类学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