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6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1.
 植被物候模型是生态系统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精度对准确地模拟陆面和大气之间的能量和物质交换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遥感获取空间物候信息并与气候数据进行耦合分析是在中亚干旱区等地面物候观测数据缺乏的地区构建物候模型的重要方法。为减小混合植被像元和气候数据资料的内在误差及二者在空间尺度的不匹配对物候模型构建产生的影响, 该研究提出一种在气象站点周围选取满足规定规则集的“代表植被类型像元”作为样本点的选择方法, 以代表植被类型像元的遥感物候数据和气象站点数据为基础, 结合经典物候模型和改进物候模型, 在粒子群优化算法支持下, 分别以独立的拟合与评价样本数据, 完成了荒漠草原植被与落叶阔叶林的模型拟合与评价。研究发现中亚干旱区荒漠草原植被的最优模型为温度-降水修正模型, 落叶阔叶林的最优模型为替代模型。通过此方法模型总体精度在8–10 d左右。结果表明此方法在气候数据和植物物候空间匹配方面有改进, 有助于提高物候模型精度。  相似文献   
112.
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社区养老发展成为中国城市的主要养老模式,单位社区老龄化问题较其他新兴社区更为典型,是社区养老建设的重要阵地。因其制度转型导致原有功能和结构破碎,使得该类社区普遍存在适老性缺失问题,突显出单位社区适老性景观更新研究的迫切性。以重庆土湾重棉厂社区为例,通过社会调查量表和半开放式访谈等方式,调查老年人日常行为路径、社会网络特征和文化记忆感知,发现了社区服务体系分离、社会网络分化和集体记忆缺失三大既存问题,由此构建出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增加多元交往空间、延续单位集体记忆的适老性景观干预途径,从而为单位社区适老性景观建设提供理论探寻和实践样本借鉴。  相似文献   
113.
心脏手术围术期高血糖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已经得到大量研究,高血糖与术后肾功能损伤的关系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但是对于围术期血糖水平的波动与术后肾损伤的研究甚少。本文概述了心脏手术围术期血糖水平波动对术后肾功能损伤的影响,简要分析其损伤机制。研究表明,多种因素可以增加围术期血糖水平的波动,对多项围术期高血糖是否增加术后肾功能损伤的研究争议分析发现,围术期血糖水平的波动对术后肾损伤的发生起到潜在作用,其损伤机制主要在于引起氧化应激和血流动力学的波动。相信围术期血糖水平的波动对术后肾功能损伤的影响的进一步的研究,将有助于降低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4.
肿瘤的发生发展不仅与肿瘤细胞本身有关,还与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有密切关系。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 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是肿瘤微环境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它能促进肿瘤的生长、侵袭转移以及血管生成。研究认为CAFs主要来源于肿瘤周围间质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normal fibroblasts,NFs),此外也可来源于肿瘤干细胞和肿瘤间质中的其他细胞。NFs可经过肿瘤微环境中一些可溶性的细胞因子诱导,发生一系列的表型改变及功能基因的差异表达,从而活化为CAFs。癌蛋白以及mi RNA也均可诱导NFs向CAFs转化,从而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因此,深入研究CAFs的活化途径和机制以及它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是肿瘤微环境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可对今后肿瘤的治疗产生一定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5.
以白毫银针水提取物为供试制剂,探讨其对LO2细胞脂质积累的影响及作用机理。通过油酸处理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模型,分别检测白毫银针水提取物治疗组、预防组、辛伐他汀组、自然恢复组、模型组LO2细胞的甘油三脂(TG)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脂质积累,并测定细胞内SREBP-1c、FAS和CPT1A mRNA表达变化。结果表明,1 mmol·L~(-1)油酸处理24 h为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模型的最理想条件,模型组细胞内TG和MDA含量高于正常组,但SOD活性低于正常组;水提取物处理各组别中,治疗组1 mg·mL~(-1)白毫银针制剂处理的细胞MDA含量最低,脂肪颗粒最少,SREBP-1c和FAS相对表达量最低,但CPT1A相对表达量和SOD活性最高,为本实验非酒精性脂肪肝防治的最优处理。1 mg·mL~(-1)白毫银针制剂能显著降低LO2细胞的脂质积累,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REBP-1c及其下游的FAS基因表达,减少TG合成,增加CPT1A基因表达,加速TG分解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6.
中药代谢组学是本草基因组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中药及民族药作用机理已成为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傣药为中国"四大民族药"之一,具有完善的理论体系,其中"雅解"理论是其最具特色的医药理论."雅解"为傣语,意译为解药;肾茶是傣药"解药"之一,傣族人民长期代茶饮,临床上具有显著的保健和"解毒"作用.本研究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给予正常大鼠(Rattus norvegicus)肾茶提取物后大鼠尿液和血清中代谢物的变化,质谱数据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方法寻找正常组和给药组之间的代谢物差异,并通过变量重要性投影选取潜在生物标志物,结合质谱信息和数据库检索对潜在生物标志物进行鉴定,将鉴定到的生物标志物输入MetPA数据库中构建代谢通路和关联网络.结果表明,两组大鼠尿液和血清中代谢物模式识别得到了很好的区分,分别发现并鉴定了39个尿液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26个血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尿液的生物标志物主要与三羧酸循环、氨基酸代谢、辅酶A生物合成、脂类代谢、嘌呤代谢、胆汁酸合成等13条代谢通路相关,血清的生物标记物主要与氨基酸生物合成、氨基酸代谢、脂类代谢等5条代谢通路相关.该研究发现,口服肾茶提取物后可能提高机体基础代谢水平及免疫能力,同时提高机体对毒素的分解能力从而发挥其"解毒"机制.本研究为阐明肾茶的"雅解"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为扩大肾茶的临床应用以及傣药中其他"雅解"类品种的开发提供了借鉴,也为丰富传统医药中"治未病"理论的科学内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7.
利用LPS诱导的RAW264.7的细胞炎症模型,该研究检测了毛樱桃总黄酮对IL-6、IL-1β、PGE2生成的影响,同时,检测了毛樱桃总黄酮对COX-1和COX-2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浓度为0.4、4μg/mL时,毛樱桃总黄酮对LPS诱导的RAW264.7生成IL-6、IL-1β及PGE2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当浓度为40μg/mL时,毛樱桃总黄酮对LPS诱导的RAW264.7的COX-1表达无明显影响;对LPS诱导的RAW264.7的COX-2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毛樱桃总黄酮可以显著抑制细胞炎症因子IL-6、IL-1β、PGE2的生成,并且可以明显抑制COX-2表达,而对COX-1表达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8.
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正酝酿一系列重大突破。基因科学、蛋白质科学、脑与神经生物学等已成为生命科学的热点与前沿。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认知科学的交叉融合、孕育着重大科学突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在解决人类食物、保健及生态安全等方面将发挥重大作用。工业生物技术异军突起,有可能形成新兴的生物产业。  相似文献   
119.
【背景】(S)-a-苯乙醇是一种重要的药物合成中间体,利用工程菌将苯乙酮转化为(S)-a-苯乙醇的方法具有立体选择性强、转化条件温和等优势,该研究对未来绿色工业化生产有重要意义。【目的】构建能将苯乙酮转化为(S)-a-苯乙醇的工程菌并对其转化条件进行研究。【方法】分别从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erythropolis)和博伊丁假丝酵母(Candidaboidinii)中克隆得到羰基还原酶基因ReADH以及甲酸脱氢酶基因FDH,构建pRSFDuet-ReADH-FDH(R1F2)和pRSFDuet-FDH-ReADH (F1R2)两个共表达载体,分别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测定R1F2和F1R2中ReADH和FDH酶活性及其催化反应的最适反应条件。对利用全细胞转化苯乙酮为(S)-a-苯乙醇反应条件进行研究。【结果】构建了R1F2和F1R2两个共表达载体,其中R1F2中ReADH和FDH的酶活性分别为6.7 U/mL和7.6 U/mL,对苯乙酮有更强的催化还原能力。R1F2中ReADH和FDH的最适pH分别为6.0和8.5,最适温度分别为40°C和35°C。R1F2全细胞转化苯乙酮反应的最适pH和温度分别为7.5和30°C,对高底物有较强耐受性,对400 mmol/L苯乙酮转化率大于98%,产物(S)-α-苯乙醇的光学纯度大于99%。【结论】研究获得的工程菌及其全细胞转化条件为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0.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作为分离分析生物大分子的有效手段已广泛应用于生物科学研究及医学临床工作中.国内文献所见SDS-PAGE分离蛋白质常用圆盘式管状电泳.近年来板状电泳逐渐增多,其中多为板状恒流方式,采用板状恒压者不多.本实验室采用垂直平板恒压式SDS-PAGE分析了粗制肌浆网(CSR)蛋白,获得良好结果.试剂及仪器CSR由本实验室从兔骨骼肌制备.β-半乳糖苷酶和乳酸脱氢酶;牛血清白蛋白和卵清蛋白;溶菌酶和四甲基乙烯二胺(TEMED);丙烯酰胺、三羟基氨基甲烷(Tris)和考马斯亮蓝G250分别为Mannheim、Ph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