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 通过多波长光声层析成像技术对气管结构进行重建成像.方法 基于阵列换能器的光声成像技术对7名志愿者的气管进行了多波长光声层析成像实验,研究光声层析成像技术对气管不同呼吸相、不同层面的高分辨率(高达150 μm)图像特征,并对该技术的成像优劣性进行评价.结果 光声层析成像技术能对人体气管进行清晰成像,能够真实反映气管...  相似文献   
52.
棉花抗枯、黄萎病品种苗期耐低钾种质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蛭石栽培和营养液浇灌的方法,确立棉花品种苗期耐低钾筛选指标,利用这些指标,评价我国88个抗枯、黄萎病棉花品种资源苗期耐低钾能力,并筛选钾素利用率高的优异种质。结果表明,株高、地上部干物重、地下部干物重、总干物重、钾利用率、叶绿素含量在不同钾浓度处理和不同品种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可以作为棉花苗期耐低钾能力的评价指标,而叶面积在不同品种和不同钾浓度处理之间不存在差异。利用筛选出的指标对88个品种进行耐低钾评价,结果供试品种主要被分为耐低钾基因型、耐低钾中间类型和非耐低钾基因型3类,分别包括21个、58个和6个品种。  相似文献   
53.
搅拌式生物反应器中造血细胞的灌注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消除造血细胞静态培养中存在的浓度梯度和搅拌悬浮培养时换液引起的波动,为造血细胞体外扩增提供更理想的培养环境和操作方式,利用自主开发的造血细胞重力沉降截留系统结合有溶氧和pH控制的生物反应器进行了脐血造血细胞的灌注培养。两次灌注培养中总细胞分别扩增11.5和18.6倍,扩增倍数最大时,CFU-Mix分别扩增23.2倍和20.4倍、 CFU-GM扩增13.9倍和21.5倍、BFU-E 扩增8.0倍和6.9倍、CD34+细胞扩增17.1倍和15.4倍。培养到12d时,第一次实验由267×106单个核细胞扩增得到1082×106个总细胞,6.31×106个CFU-GM,6.2×106个CFU-Mix和23×106个CD34+细胞;第二次实验由180×106单个核细胞扩增得到1.080×106个总细胞,4.65×106个CFU-GM,11.0×106个CFU-Mix和25.0×106个CD34+细胞,这达到了临床规模,由于控制了较低的溶氧和稳定的培养环境,细胞中干/祖细胞含量显著高于方瓶。但灌注培养到后期细胞密度达到较高后,细胞生长受到抑制,这应该是由细胞密度过高本身所引起。搅拌式反应器中进行灌注培养有利于造血干/祖细胞的进一步扩增,培养得到的细胞中干/祖细胞含量较高,培养规模达到了临床要求,但过高的细胞密度将对造血细胞的生长产生抑制。  相似文献   
54.
55.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对亚热带常绿针叶林物候的追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蕾  迟永刚  刘啸添  戴晓琴  杨风亭 《生态学报》2020,40(12):4114-4125
植被物候期(春季返青和秋季衰老)是表征生物响应和陆地碳循环的基础信息。由于常绿针叶林冠层绿度的季节变动较弱,遥感提取常绿针叶林的物候信息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是目前区域物候监测中的难点。利用MODIS植被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增强型植被指数EVI)、GOME-2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IF)和通量数据(总初级生产力GPP)估算2007—2011年亚热带常绿针叶林物候期,用来比较三类遥感指数估算常绿针叶林物候的差异。结果表明:基于表征光合作用物候的通量GPP数据估算得到5年内亚热带常绿针叶林生长季开始时间(SOS_(GPP))为第63天,生长季结束时间(EOS_(GPP))为第324天,生长季长度为272天;基于反映植被光合作用特征的SIF曲线获得物候信息要滞后GPP物候期,其中生长季开始时间滞后19天,生长季结束时间滞后2天;基于传统植被指数NDVI和EVI的物候期滞后GPP物候期的时间要大于SIF滞后期,其中植被指数SOS滞后SOS_(GPP)31天,植被指数EOS滞后EOS_(GPP)10—17天。虽然基于3种遥感指数估算的春季和秋季物候都滞后于通量GPP的物候期,但是卫星SIF的物候信息能够更好地捕捉常绿针叶林的生长阶段。同时,春季温度是影响森林生长季开始时间的最重要因素;秋季水分和辐射是影响生长季结束时间的关键因素。由此可见,SIF估算的亚热带常绿针叶林的春季和秋季物候的滞后时间要短于传统植被指数,能更好地追踪常绿林光合作用的季节性,为深入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溃愈散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L-4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60例UC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溃愈散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治疗。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4水平,并与30例健康志愿者(空白组)对照。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肠黏膜病变疗效相当(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IL-4水平明显低于空白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相互比较,血清IL-4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血清IL-4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P〈0.01),且治疗组上升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溃愈散对UC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并提高UC患者血清IL-4水平。  相似文献   
57.
刘啸添  周蕾  石浩  王绍强  迟永刚 《生态学报》2018,38(10):3482-3494
植被物候学作为研究植被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科学,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已成为国际热点研究领域,其中森林植被在调节全球碳平衡、维护全球气候稳定的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多种遥感指数被应用到森林植被物候研究中,其中以MODIS NDVI和EVI应用最为广泛,而叶绿素荧光(SIF)作为植被光合作用的"探针"也被广泛应用于森林植被物候研究中。为了探究3种指数在森林植被物候研究中的差异与特性,本文以长白山温带红松阔叶林通量观测站为研究区域,采用模型拟合结合动态阈值法提取2007—2013森林物候特征参数,并使用通量数据(总初级生产力GPP)进行验证。结果表明:NDVI与EVI、SIF相比,表现为生长季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的明显提前和滞后,与GPP数据偏差较大,且夏季生长季峰期曲线形态过宽且平坦,无法较好反映生长季变化特征;EVI相较于NDVI有所改善,整体变化趋势与SIF、GPP基本吻合,但依然存在秋季衰减时间稍迟于SIF与GPP的问题;SIF虽然存在夏季骤降现象,但依然与GPP数据一致性最好,可以较好反映出森林植被季节变化特征。SIF数据与植被光合作用的紧密关联使其在植被物候研究中具有优于植被指数的准确性,并随着遥感平台的增加和反演方法的改善,将会在多尺度、多类型的植被物候监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8.
为揭示不同灌水量对温室番茄土壤CO2、N2O和CH4排放及作物产量的影响,提出有效的减排措施,试验设置充分灌溉(1.0W,W1.0;W为充分供水的灌水量)、亏缺20%灌溉(0.8W,W0.8)和亏缺40%灌溉(0.6W,W0.6)3个灌水水平,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于2017年4—12月对两茬温室番茄土壤CO2、N2O和CH4进行全生长季监测,分析土壤CO2、N2O和CH4排放对不同灌水量的响应.结果表明: 番茄两个生长季中,土壤CO2、N2O和CH4排放量均随着灌水量增加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W1.0>W0.8>W0.6),除W0.6和W1.0处理间土壤N2O排放具有显著差异外,其他各处理间气体排放差异均不显著.与W1.0处理相比,W0.6和W0.8处理土壤CO2排放分别减小了12.2%和8.3%,N2O分别减小了19.1%和8.0%,CH4分别减小了11.0%和6.2%.番茄产量和由土壤N2O和CH4引起的全球增温潜势(GWP)均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加;与W1.0处理相比,W0.6处理产量和GWP显著减小,降幅分别为17.0%和22.9%,而W0.8处理对两者未产生显著影响.单位产量GWP随灌水量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W0.8>W1.0>W0.6),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随灌水量增加而降低,与W1.0处理相比,W0.6和W0.8处理IWUE分别增加了38.3%和9.4%.回归分析表明,土壤CO2排放通量与土壤水分呈指数负相关关系;土壤CH4通量与土壤水分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当土壤温度小于18 ℃和大于18 ℃时,土壤N2O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间均呈指数负相关关系.灌水增加了番茄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但降低了IWUE.综合考虑番茄产量、IWUE和温室效应,推荐W0.8处理为较佳的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59.
摘要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肩关节疼痛、肩关节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1月期间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对照组接受肌内效贴干预,研究组接受肌内效贴联合TENS干预。对比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CM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肩关节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干预后VAS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FMA、MBI、CMS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患侧肩关节的外旋、前屈、外展的主动/被动活动度(AROM/PROM)均大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肌内效贴联合TENS应用于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可有效改善肩关节疼痛、肩关节功能和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