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8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牛血清白蛋白在植物RAPD分析中的作用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边才苗  李钧敏  金则新  葛明菊 《遗传》2002,24(3):279-282
以水杉、七子花DNA为模板,添加牛血清白蛋白(BSA),观察其对植物RAPD扩增效果的改善情况。研究显示,在水杉及七子花RAPD扩增体系中,改善RAPD扩增反应的最佳的BSA浓度是不同的,分别为06μg/μl与1μg/μl。另外,BSA还可以封闭乙酰BSA对RAPD扩增反应的抑制作用,降低RAPD反应系统中Taq酶的用量。 Abstract:Using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and Heptacodium miconioides DNA as templates,the effect of bovine serum albumin(BSA) on RAPD in plants was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uitable concentrations of BSA used in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and Heptacodium miconioides RAPD were different,which were 06μg/μl and 1μg/μl,respectively.The inhibition of acetylated BSA on the amplification of plant RAPD could be relieved by BSA.BSA could reduce the dosage of Taq DNA polymerase.  相似文献   
32.
濒危植物七子花种内与种间竞争的数量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七子花为国家2 级重点保护植物, 现野生资源极少。利用Hegyi 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分布在浙江天台山的七子花种群的种内、种间竞争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七子花种内竞争强度随着林木径级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种内竞争较之与其伴生树种间的竞争剧烈。七子花种内、种间竞争强度大小顺序为:种内 > 苦枥木 > 红脉钓樟 > 青钱柳 > 青榨槭 > 暖木 > 细齿绸李 > 柳杉 > 赤杨叶。竞争强度与对象木的胸径大小服从幂函数关系, 利用模型可预测七子花种内、种间的竞争强度, 从预测结果可知当七子花的胸径达到20 cm 后, 竞争强度变得很小, 且变化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33.
云锦杜鹃叶片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   总被引:46,自引:3,他引:43  
金则新  柯世省 《植物研究》2004,24(4):447-452
自然条件下, 对云锦杜鹃光合作用日进程和光响应进行了观测, 结果表明:夏季晴天云锦杜鹃阳叶净光合速率日进程曲线为"双峰"型, 光合效率午间明显降低。胞间CO2 浓度的日进程基本与净光合速率相反, 中午胞间CO2 浓度增高表明净光合速率午间降低主要受非气孔限制因素的影响。暗呼吸速率日进程呈单峰曲线, 中午最高。阴叶净光合速率在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里变化不大。一天分时段光响应试验表明, 阳叶饱和光强和表观量子效率上午较高, 下午有所降低, 而光补偿点下午有所上升。阴叶的这些光合参数在上午和下午没有明显的变化。这些研究结果表明, 强光下光抑制的发生是引起云锦杜鹃阳叶光合效率午间降低的重要原因。逐步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表明, 光合有效辐射和空气温度是直接影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34.
通过对不同化工厂废水处理池的活性污泥进行富集、不同浓度银离子驯化后,分离得到30株银离子抗性细菌,最大硝酸银耐受量可达80 mg·ml-1.对这些细菌进行质粒抽提与鉴定,质粒检出率为76.67%.40 mmol·L-1的苯甲酸钠对HAg4细菌质粒的消除率可达98.75%;而350 μg· ml-1的吖啶橙对HAg4细菌质粒的消除率只有77.78%.细菌质粒与银离子抗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5.
浙江省境内七子花天然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利用RAPD技术对浙江省境内的七子花9个天然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种随机引物对180棵植物进行检测,共得到164个可重复的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在14.60%~27.44%(平均为20.73%),以括苍山种群最高,其次是四明山种群,最低是观音坪种群.Shannon指数和Nei指数均反映出七子花各种群具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但遗传分化明显.Shannon指数显示种群内遗传多样性只占总遗传多样性的27.28%,而种群间遗传多样性却占72.72%;Nei指数表明种群内的遗传变异较小,种群间的遗传变异较大,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7157.七子花种群间的基因流为0.1987,遗传相似度平均为0.7306,遗传距离平均为0.3150,各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明显.根据遗传距离聚类分析,大致可以将9个七子花种群分为东部和西部两大类群.  相似文献   
36.
以濒危物种夏蜡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幼苗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强度酸雨(pH2.5、pH3.5、pH4.5和pH5.6(CK))对其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7月,不同强度酸雨处理下,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随着酸雨pH值的降低,日均Pn值下降,各处理组之间均差异极显著。随着酸雨pH值的降低,夏蜡梅幼苗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饱和点(LSP)、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逐渐下降。而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d)随着酸雨pH值的降低而升高。pH3.5、pH2.5处理夏蜡梅幼苗表观量子效率(AQE)比对照低,而pH4.5处理比对照高。Fv/FmFv/Fo随着酸雨pH值的降低而减小。酸雨胁迫增强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增加了丙二醛(MDA)的含量、提高了质膜的透性。总之,酸雨胁迫降低了夏蜡梅的光合能力,对其它生理指标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赵喆  金则新 《植物研究》2020,40(1):41-49
以一年生夏蜡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氮水平:对照(CK,0 gN·m-2·a-1)、低氮(N1,2 gN·m-2·a-1)、中氮(N2,8 gN·m-2·a-1)、高氮(N3,32 gN·m-2·a-1),处理1年后,测定不同氮沉降水平下夏蜡梅幼苗生长指标、生物量分配以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差异,探讨夏蜡梅幼苗对氮沉降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随着氮浓度的增大,夏蜡梅幼苗的株高、基径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它们均以中氮处理最高。随着氮浓度的升高,夏蜡梅幼苗的叶、冠层生物量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而茎、根、总生物量、根生物量比和根冠比则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叶生物量比随着氮浓度的升高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叶平均周长、叶平均长度、叶平均面积均以中氮处理最大;叶宽长比以高氮处理最高;中氮、高氮处理的比叶面积明显低于对照。叶中的淀粉、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均以中氮处理最高;茎中的淀粉、NSC含量以高氮处理最低。总之,不同浓度氮沉降均促进了夏蜡梅的生长,中氮处理促进作用最明显,对其他生长和生理指标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通过水培实验,对种子分别来自湖北省铜绿山、赤马山铜矿区和红安非矿区的海州香薷种群在铜胁迫下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 矿区两个种群在铜胁迫下的光合能力明显比非矿区种群强,尤其在高Cu(100μmol/M)处理更为显著:如铜绿山和赤马山叶片净光合速率分别为13.15μmol CO2 m-2 s-1和12.59μmolCO2 m-2 s-1,为红安种群(1.07μmol CO2 m-2 s-1)的13倍;铜绿山和赤马山种群的光能利用效率分别为0.0221μmol CO2 μmol-1和0.0224μmol CO2 μmol-1 photon,为红安种群(0.003μmolCO2 μmol-1 photon)的7倍。表观量子产额在两个矿区种群中没有明显的变化,低Cu (5和20μmol/L)处理促进了矿区种群叶绿素(Chl a 和Chl b)含量的增加,而非矿区种群的这两个指标则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迅速下降。来自矿区两个种群的蒸腾速率受铜的胁迫影响较小,而来自非矿区种群随处理浓度的加大而明显降低,其叶片的蒸腾速率在5、20μmol/L和100μmol/L浓度处理时迅速下降为对照的62.74%、50.96%和42.6%;水分利用效率在矿区两个种群中随处理水平的增大而提高,在100μmol/L处理时铜绿山和赤马山种群分别是对照的161.83%和130.41%,而非矿区种群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急剧降低。另外,矿区两个种群的呼吸速率和气孔阻力随处理浓度的降低和升高的幅度明显比非矿区小。总之,在铜污染胁迫下,矿区种群保持的这种生理生态特性是其能在这种环境中正常生长定居的重要原因,是其长期进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39.
濒危植物夏蜡梅黄酮化合物薄层色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薄层层析法对不同居群夏蜡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叶、同一居群夏蜡梅不同营养器官中的黄酮化合物进行分离,并以芦丁为标准品通过双波长锯齿扫描作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居群夏蜡梅叶片中黄酮化合物含量以鸡窝坪居群最高,中坪居群次之,龙塘山居群最低,除双石边和白水坞两个居群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各居群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同一居群夏蜡梅黄酮化合物在不同营养器官中含量不同,叶片中含量显著高于其它营养器官,根、茎、一年生枝和二年生枝等4个营养器官中黄酮化合物含量差异不显著。薄层层析法分离黄酮化合物组分结果显示,除大明山居群叶片黄酮化合物为5种组分外,其它居群叶片均为7种组分;大明山居群夏蜡梅的根、茎、一年生枝和二年生枝等营养器官黄酮化合物均为6种组分,叶片中缺少Rf值为0.66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40.
濒危植物七子花的开花与结实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濒危植物七子花(Heptacodium miconioides)的开花和结实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生境的光照和土壤条件好有利于花枝多开花,而海拔低(或气温高)则有利于花序开多轮花,并使花期延长.(2)七子花的结实率不高(平均只有34.10%),主要原因是大多数早开的花没有获取资源的空间优势,结实率很低.(3)种子的大小也与花序类型及开花位置有关,其中Ⅰ型花序产生的最大,Ⅲ型花序上轮花产生的最小.(4)去基轮花可以提高花序的开花数量,但不能改善其结实状况。因此,提高七子花果期的生殖投资可能是解除其濒危状态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