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8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21.
山东省农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时空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提出农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MFA)构建农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对2000、2005、2010、2015年山东省17地市的农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水平进行测度,分析农地要素资源输入-输出的总体变化特征,以及资源生产率和环境经济效率的空间布局,据此揭示农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水平的时空格局.结果表明:2000-2015年,山东省农用地直接物质投入逐渐减少,隐藏流、物质储存和国内生产过程排放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全省各个地级市资源生产率呈现半岛沿海地区低于南部地区、西北地区资源生产率总体水平相对较高的变化特征.环境经济效率逐渐增强,且西部地区的环境经济效率高于半岛沿海地区.研究期间,山东省各地市的农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水平的空间格局出现较为明显的“集群化”演变,呈现西部地区逐渐增强、东部地区逐渐降低的趋势,农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水平的区域动态变化从高到低依次为:鲁西北>鲁北>鲁西南>鲁南>鲁中>半岛沿海.  相似文献   
622.
以两种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品系南芋2号(NY2)和南芋5号(NY5)为材料,研究了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24-EBL)对镉胁迫下菊芋幼苗干重、根冠比(R/S)、光合色素含量、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调节效应,还测定了其不同器官的镉(Cd)含量.结果表明:在镉胁迫下,2种菊芋幼苗的干重、R/S、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WUE均呈下降趋势,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升高.(2)与镉胁迫相比,胁迫下外源喷施10-10、10-9、10-8、10-7mol/L 24-EBL作用下,两品系植株干重和R/S值均不同程度的上升,NY2、NY5的植株干重分别在10-9 mol/L 24-EBL(EBL2)和10-8mol/L 24-EBL(EBL3)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分别增加50%和64%.镉胁迫下,外源24-EBL处理均提高菊芋的叶绿素(Chl)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Pn、Gs、Tr也由此得到不同程度的上升,而Ci均下降,NY5的Ci下降更显著.镉胁迫下,外源EBL2和EBL3作用下均不同程度地提高其WUE,NY5的WUE增幅远大于NY2.镉胁迫下NY5的新完全展开叶Cd含量的积累明显高于NY2;而EBL2处理下可降低NY2的新完全展开叶Cd含量,但EBL3却显著增加NY5的叶片Cd含量.镉胁迫下,喷施EBL2的NY2的不同器官、NY5根的Cd含量均显著下降,而NY5其他器官的Cd含量变化不显著.NY5不同器官的Cd含量均明显高于NY2.上述表明,24-EBL可明显提高菊芋的耐镉水平,主要是因为外源喷施24-EBL能显著促进其光合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从而改善Cd胁迫下菊芋幼苗的生长;而24-EBL对菊芋NY5非气孔限制的更显著改善是其促进其光合、水分利用的重要原因,也是其对NY5的生长调控效果优于NY2的重要原因之一.结果还显示,菊芋NY5植株生物量大,从环境中提取Cd的能力较好,因此可作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的材料来利用.  相似文献   
623.
壳聚糖涂膜对机械伤苹果抗性生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苹果采后抗机械损伤能力,减少贮藏损失,以红富士苹果为材料,通过人工模拟机械伤试验,研究壳聚糖涂膜对损伤红富士苹果常温贮藏条件下果肉褐变、相关酶活性及抗性相关物质的影响,探索壳聚糖涂膜在果蔬防腐保鲜上的应用。结果显示:壳聚糖涂膜处理科显著减少红富士苹果果实机械伤口的扩张,提高机械伤果实的总酚含量,降低PPO活性,从而有效抑制机械伤苹果贮藏期间的果肉褐变的发生。同时,壳聚糖涂膜处理可提高机械伤苹果的POD和PAL活性,延缓酚类物质含量的下降,促进体内木质素的合成。研究表明,壳聚糖涂膜处理能够有效防止机械伤苹果贮藏期间的酶促褐变,减少果肉组织中有害物质的积累,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从而增强了机械伤苹果的抗性,有效延缓了果实衰老。  相似文献   
624.
目的针对已经分离、纯化的肠道硫酸盐还原菌,建立一种能快速、高效地培养菌体的培养基。方法比较营养丰富的GAM肉汤与常用于培养硫酸盐还原菌的选择性培养基Postgate的培养效果,摸索在GAM肉汤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硫酸盐对两种肠道硫酸盐还原菌-Desulfovibrio desulfuricans和Desulfovibrio intestina—zis的培养效果。确定效果最佳的改良GAM培养基配方,并测定在该培养基中D.desulful'icans的生长曲线。结果与Postgate培养基相比,GAM肉汤能在2d内快速培养D.desulfugicans,但培养至6d时细菌数量大幅降低。在GAM肉汤中添加Na2SO4与FeSO4,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均显著地促进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在此基础上改良GAM肉汤培养基,培养得到的细菌数量较GAM肉汤显著提高。D.desulfuricans的生长曲线显示,2d时细菌生长达到最高峰,数量可达3.5×10^7 CFU/mL;培养6d,细菌数量为7.3×10^6 CFU/mL。结论基于GAM肉汤改良而得到的增菌培养基,能快速、高效地培养肠道硫酸盐还原菌,为后续进一步研究肠道硫酸盐还原菌的生理功能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625.
目的:观察电休克对大鼠空间记忆和海马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活性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电休克组和伪电休克组,每组12只。电休克组每天给予电痉挛刺激,伪电休克组每天给予假电痉挛刺激,共10天;第11天用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然后每组大鼠再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只。一组于学习后1小时处死取海马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ERK活性,另一组于48小时后行水迷宫空间位置探寻实验检测大鼠的存储记忆。结果:电休克组的潜伏期显著长于伪电休克组(P0.01)。电休克组在隐匿平台周围区域/相反区域的搜寻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伪电休克组在隐匿平台周围区域/相反区域的搜寻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电休克组海马p-ERK活性较伪电休克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电休克可导致大鼠显著空间记忆障碍,海马p-ERK活性的降低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26.
采集生长于恶劣环境和中生环境的普通木麻黄(Casuarina)小枝,超速离心提取粗质膜制剂后,用两相系统法纯化得到质膜微囊,研究不同生境下木麻黄的质膜ATPase活性,并测定木麻黄小枝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同一生境中的木麻黄ATPase活性相对一致,而同一树种木麻黄不同生境下质膜微囊H^ -ATPase、Ca^2 ATPase、K^ -ATPase活性有显著差异,表现出以渗透胁迫为主的恶劣环境下的木麻黄质膜微囊ATPase活性和木麻黄细胞内游离脯氨酸明显高于中生环境下生长的木麻黄。说明普通木麻黄在干旱和盐胁迫下能调整生理生化过程来提高其质膜ATPase活性和增加细胞内脯氨酸含量提高渗透调节能力以保证其在恶劣环境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627.
氮、磷对丹参根系生长及总丹参酮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盆栽和大田试验,对丹参生育期、器官发生与生长、干物质积累、养分含量及总丹参酮累积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磷养分施入量为1:1时产量最高,对试验盆栽该配比处理的产量是对照的1.8倍,对大田试验该配比高肥区产量高出低肥区2.5倍,高出中肥区2.25倍。移栽时用做基肥的氮肥不能过多,否则会影响产量。氮磷养分施入量最佳配比为1:1。  相似文献   
628.
感染性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嵌合克隆的构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已有的全长感染性克隆pFD3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低拷贝的全长克隆pLGFD3-8。按照疫苗制备过程中env基因的变化情况,采用基因替换和定点突变的方法,构建了一系列具有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强毒株env基因及其主要突变特征的嵌合克隆。利用这些克隆转染FDD细胞,并用逆转录酶活性检测和PCR方法确定其感染性。结果发现,在FDD细胞中传代3次后,可在细胞培养物中检测到逆转录酶活性和原病毒DNA的存在,在电镜下可以观察到典型的EIAV病毒颗粒。这一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马传染性贫血病毒致病的分子机制和免疫保护机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29.
遮荫对紫叶李幼苗叶片色素含量及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露地栽培的1年生紫叶李和绿叶李为试材,研究了全光照(CK)、中度遮荫(透光率为43%)、重度遮荫(透光率为27%)处理下叶片色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夏季,各处理紫叶李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随遮荫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花色素苷含量、花色素苷含量/叶绿素含量比值降低;在秋季,各处理紫叶李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而花色素苷含量、花色素苷含量/叶绿素含量比值则先降低后升高.在夏秋两季,紫叶李3种色素含量均高于绿叶李,全光照下的紫叶李叶片花色素苷含量、花色素苷含量/叶绿素含量比值及净光合速率日积分值均高于遮荫处理.紫叶李具备一定的喜光性,全光照环境有利于其彩色的呈现和光合性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630.
伊贝母根系分泌物自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伊贝母(Fritillaria pallidifloraSchvek)根系分泌物及其主要成分1,3,5-三烯丙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苯酚和二者的混合液对伊贝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伊贝母根系分泌物对其种子萌发及胚根胚轴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各浓度处理液对种子萌发及发芽势的影响多表现为抑制作用,随浓度升高而增强,但当超过一定浓度以后抑制作用有所下降。各浓度处理液对胚根胚轴生长的抑制作用表现为随浓度升高而增强,在较低浓度时对胚轴的生长表现为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