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36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31.
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种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是第二大容易引起院内感染的细菌。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又称高黏性肺炎克雷伯,是从传统肺炎克雷伯菌中分离出来的具有高毒力、高黏性的侵袭性细菌,其表现出的高毒力会引起健康人发生侵袭性感染,严重者会危及生命。目前,临床实验室主要通过拉丝实验与传统的肺炎克雷伯菌相鉴别。研究发现,Hv KP的高黏性与其K1、K2、K57等血清型,编码荚膜相关基因及铁载体相关。对HvKP的毒力增强因素以及该菌引起的肝脓肿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2.
以云南沾益大毛寺原生天坑为例,获取坑内植物群落林木个体相对位置信息,进行角尺度、混交度、林层指数等林木空间结构参数与坑底植物群落空间格局分析,并运用点格局分析方法进行单个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不同种群间的空间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 大毛寺原生天坑坑底植物群落在空间分布上呈现随机分布,林木物种呈中度混交,林木垂直分层虽较简单,但结构稳定,具有发育成熟的顶极森林群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坑底植物群落的种群主要呈聚集分布,种群间呈负关联,且处于同一垂直层次上种群间空间负相关性更强,垂直层次相差越大,空间竞争性越小,而随着空间范围的增大,空间负关联越弱;坑内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是难得的物种自然栖息地和生态避难所,独特生境中形成的稳定植物群落结构在喀斯特地区生态恢复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33.
云南中度退化的喀斯特天坑草地植物群落优势种种间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喀斯特天坑作为独特的宏大地表负地形,其坑底生境与外界环境相互独立,呈现出独特的植物群落格局及特征.本研究选取云南沾益天坑群中可进入性较强的中度退化天坑--巴家陷塘为对象,筛选出重要值大于1的优势种,结合总体关联性分析、χ2检验、AC联结系数及Spearman秩相关系数对巴家陷塘退化天坑植物群落中11种优势种的种间关联性和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巴家陷塘退化天坑植物群落种间联结指数VR=1.377>1,总体呈显著正关联,但正负关联差异较大,阳生型植物和阴生型植物呈极显著负关联,现阶段仍具有独立的分布格局,但呈逐渐趋于稳定的趋势;Spearman分析中种间正相关对数(26对)少于种间负相关对数(29对),结合天坑微环境的差异,将退化天坑的优势物种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群落总体呈现出一定的圈层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34.
研究黄芩素-7-甲醚对高原缺氧小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用50只小鼠进行常压耐缺氧实验,测定黄芩素-7-甲醚的有效剂量。然后将88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模型组、芦丁组和黄芩素-7-甲醚组,连续灌胃给药5天,最后一个给药60 min后,置于模拟海拔8000 m氧舱内停留12 h,检测脑组织中含水量、过氧化氢(H2O2)、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抗氧化酶以及Nrf2和HO-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低压低氧能够诱导小鼠脑含水量、脑组织中H_2O_2、NO和MDA含量以及LDH活性显著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显著减低,Nrf2和HO-1蛋白表达增强。经黄芩素-7-甲醚预处理后能够显著降低高原缺氧小鼠脑组织中H_2O_2、MDA和NO含量以及LDH活性,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同时进一步增加Nrf2和HO-1蛋白的表达。以上结果表明:黄芩素-7-甲醚能够缓解高原缺氧导致脑组织氧化应激损伤,作用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激活Nrf2/ARE/HO-1信号途径,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5.
【目的】建立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抗溴氰菊酯的蚊虫品系,对比白纹伊蚊敏感株和抗性株对登革病毒的易感性差异。【方法】采用浸渍法测定溴氰菊酯对白纹伊蚊幼虫的半数致死浓度(LC_(50));再以LC_(50)水平的溴氰菊酯对白纹伊蚊幼虫进行群体筛选至第11代,并通过接触筒法检测各代成蚊抗性。以白纹伊蚊敏感株和获得的抗性株(第9代)雌蚊吸食含2型登革病毒(DENV-2)的血餐,于感染后0,4,7和10 d解剖蚊虫,收集中肠、卵巢和唾液腺,通过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各组织的DENV-2病毒感染率和感染量。【结果】白纹伊蚊经溴氰菊酯筛选至第9代后抗性趋于稳定。第9代抗性株幼虫的LC_(50)为0.053 mg/L,抗性倍数为10.58,成蚊生测的蚊虫死亡率为80%,已达到中度抗性。感染后0 d,所有蚊虫的中肠均可测得DENV-2,而且抗性株的平均病毒感染量高于敏感株;后续时间点敏感株与抗性株蚊虫中肠均保持92.75%~97.18%的病毒感染率,且二株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感染后4 d,两株蚊虫的卵巢中均可检测到DENV-2,感染后7 d和10 d的卵巢病毒感染率均显著高于4 d时(P0.05),但在7 d和10 d两个时间点,敏感株和抗性株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然而抗性株平均病毒感染量在每一个时间点都显著高于敏感株(P0.05)。蚊虫唾液腺于感染后7 d检测到DENV-2,10 d时唾液腺的病毒感染率无明显升高且两株蚊虫之间病毒感染率和感染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溴氰菊酯的筛选使白纹伊蚊幼虫及成蚊抗性水平逐渐升高,建立了白纹伊蚊抗溴氰菊酯的实验室品系。DENV-2对白纹伊蚊抗性株和敏感株各个组织的感染率相近,但感染量有所不同,说明对溴氰菊酯有中度抗性的白蚊伊蚊对登革病毒的易感性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36.
甘薯全生育期耐盐种质筛选与耐盐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200份甘薯材料同时种植在江苏省盐城市盐渍试验田和培肥地,通过比较这些材料在盐渍地和培肥地苗期成活率、单株结薯数、单株产量、商品薯率、薯块干物率等产量和品质指标,对这些甘薯材料进行全生育期的耐盐性综合鉴定。结果表明,在盐渍条件下,大部分甘薯材料的单株结薯数增加,而苗期成活率、单株产量、商品薯率和薯块干物率降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甘薯的耐盐指数与苗期相对成活率和单株产量、单株结薯数、商品薯率的耐盐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薯块干物率呈显著负相关。根据耐盐指数的高低将参试材料的耐盐性进行分级,共筛选出19份耐盐性较强的甘薯材料,为之后甘薯的耐盐机理研究和耐盐育种提供了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腰椎术患者的镇静效果、氧化应激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腰椎术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低浓度组(n=30)以及高浓度组(n=30)。低浓度组麻醉诱导前输注0.5μg/kg右美托咪定,高浓度组输注1μg/kg右美托咪定,对照组不输注右美托咪定。比较给药前(T0)、给药后10 min(T1)、给药后30 min(T2)、给药后60 min(T3)的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改良/镇静视觉评分(OAA/S)。比较T0、T3、手术后24h(T4)的三组患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比较T0-T3时间点三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情况。观察三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T0时间点比较,三组T1-T3时间点AAI、OAA/S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组与高浓度组T1-T3时间点AAI、OAA/S均较低,且高浓度组低于低浓度组(P0.05)。与T0时间点比较,三组T3、T4时间点MDA均显著升高,T3时间点SOD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组与高浓度组T3、T4时间点MDA均降低,且高浓度组低于低浓度组(P0.05);高浓度组T3、T4时间点SOD高于低浓度组和对照组(P0.05)。与T0时间点比较,三组T2、T3时间点HR、MAP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组、高浓度组T2、T3时间点HR均降低,且高浓度组低于低浓度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组、高浓度组T2、T3时间点MAP均降低,但高浓度组高于低浓度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μg/kg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腰椎术患者的镇静效果较好,可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38.
【目的】外来植物黄顶菊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经济造成了严重危害,了解黄顶菊与3种不同本地植物种植生长对丛生菌根(AM)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造成的影响,可以从土壤微生物角度进一步解释黄顶菊的入侵机制。【方法】通过同质园小区试验模拟黄顶菊入侵的生态进程,以黄顶菊和3种本地植物狗尾草、藜、黄香草木樨为研究对象,采用AM真菌的形态学鉴定方法,研究黄顶菊与3种本地植物不同种植方式对AM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1)黄顶菊根际土壤聚集的AM真菌种类与其伴生本地植物种类有关:黄顶菊与狗尾草混种处理中优势种为网状球囊霉和根内球囊霉,而黄顶菊分别与藜、草木樨混种处理中优势种均为网状球囊霉、根内球囊霉和缩球囊霉;(2)黄顶菊分别与狗尾草和黄香草木樨混种处理中AM真菌种类既高于本地单种处理,也高于黄顶菊单种处理,说明随着黄顶菊的入侵和地上植物多样性的改变,AM真菌种类也发生改变;(3)与3种本地植物单种相比,黄顶菊各混种处理和黄顶菊单种处理中黄顶菊根际土壤根内球囊霉的重要值均增加,表明黄顶菊入侵有利于根内球囊霉的生长和发育。【结论】黄顶菊入侵改变了根际土壤AM真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AM真菌的改变既与本地植物种类有关,也与入侵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9.
太行玄参 新种 图1 Scrophularia taihangshanensis C. S. Zhu et H. W. Yang,sp. nov. (Sect. Scrophularia) Species S. macrocarpae Tsoong affinis, a qua differt panicula e racemis 8~15 cmlongis composita, rhachidi et ramulis paniculae tenuibus flexuosis, calyce 2.5~3 mm longo,lobis corollae oblongis vel obovato-oblongis, anthera staminodii oblonga, stylo ovario 4~5 plo  相似文献   
140.
以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eet Necrotic Yellow Vein Virus,简称BNYVV)内蒙分离物(NM)RNA为模板,通过反转录和PCR扩增得到了BNYVV RNA4基因组的cDNA克隆pGBF6。序列分析结果表明,pGBF6含有全长RNA4 cDNA插入片段,大小为1465个核苷酸,含有一个849个核苷酸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产生由282个氨基酸组成的分子量为31kDa的蛋白。与法国F2分离物RNA4相比,其核苷酸序列和由此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7.1%和96.4%,并在5'端非编码区比F2分离物缺失了3个核苷酸。将RNA4编码区cDNA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FLAG·MAC上,获得融合蛋白表达质粒pFMBF87。所构建的融合蛋白由载体序列编码的14个氨基酸和31kDa蛋白C端的233个氨基酸组成。经IPTG诱导,Westem blotting分析表明,该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本文还对内蒙分离物的株系划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