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4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选取已稳定转染HBV X基因的QSG7701细胞(pCMVX/QSG7701),并以稳定转染空质粒pRc/CMV2的QSG7701细胞(pRcCMV2/QSG7701)及未转染的QSG7701细胞为对照,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pCMV X/QSG7701细胞中HBX蛋白的分布;用RT-PCR方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分别检测细胞中c-Myc表达:用光镜及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进一步研究乙肝病毒(HBV) X基因对永生化非瘤性人肝细胞QSG7701的转化作用.研究发现,乙肝病毒X(HBX)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膜及细胞浆;c-Myc mRNA及c-Myc蛋白在3种细胞中均有表达,但转染了X基因的细胞中c-Myc的表达水平较其他两组明显升高(p<0.Ol);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发现pCMV X/QSG细胞的胞核较大,核膜增厚,核仁肥大且增多,核/浆比例失调.可见少量多核巨细胞,pRc-CMV2/QSG7701细胞与QSG7701细胞核浆比正常,染色质分布均匀,胞核大小及形态正常.结果表明.HBVX基因成功转染了QSG7701细胞,HBV X蛋白主要分布于转染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浆中.HBX可能通过上调转染细胞中c-Myc蛋白的表达而使细胞具备恶性化生长的倾向.  相似文献   
172.
分别设计HCoV-NL63和HCoV-HKU1特异的引物与荧光标记探针,并合成含靶基因的模板RNA,建立常规RT-PCR方法与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其灵敏性、特异性和可重复性以及用于临床样本的适用性等进行平行比较评价.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皆可对HCoV-NL63或HCoV-HKU1进行特异性诊断,其中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灵敏度均可达10拷贝/25μL反应体积,不同批次重复检测结果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5%.上述方法应用于158份临床鼻咽拭子标本,其中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出6份HCoV-NL63阳性标本,5份HCoV-HKU1阳性标本,而常规RT-PCR方法则分别检出HCoV-NL63阳性与HCoV-HKU1阳性各3份.对常规RT-PCR方法获得的阳性样品进行序列分析证实上述方法的可靠性.本实验成功建立了可用于临床标本检测的人冠状病毒HCoV-NL63和HCoV-HKU1常规RT-PCR方法与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并初步证实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RT-PCR方法,这为开展HCoV-NL63和HCoV-HKU1的流行监测及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73.
红树林群落优势种群自疏过程的生长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设置永久样地,经1994、1996、1998和2002年4次调查表明:群落中个体的断枝、死亡现象很明显,样地总面积200m^2中出现的总个体数分别为417、341、196和132个,种群平均密度依次为2.08、1.70、0.98和0.66个/m^2;间隔期的死亡率依次为18.2%、42.5%和32.6%。种群个体存在明显的增粗生长,在每2年间隔期,优势种群桐花树(Aegiceras corntculatum(L.)Blanco)、秋茄(Kandelia candel(L.)Druce)和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Forsk.)Vierh.)的胸径增加最大值分别达3.63cm、2.45cm、4.52cm,且以白骨壤加粗较大。增高生长也很明显,第二次调查时341个个体中,233个出现增高生长,第三次调查时,196个个体中127个出现增高生长;2年间隔期,以桐花树增高生长最普遍,达1.5m,秋茄增高生长最大的达1.9m,白骨壤达1.8m。生物量亦呈明显的相关变化,在逐次间隔调查中,地上部分总生物量依次降低,或稍增加后再次降低,但存活种群个体的平均生物量大多依次增加,4次调查期间单位面积的总生物量分别为7.57kg/m^2、8.36kg/m^2、5.15kg/m^2和7.7lkg/m^2,与谭凤仪等(1995b)焊期通过标准木等方式的计算结果相似。研究结果证实红树林群落的自疏过程是一种重要的演变过程,以植株、分枝干枯频繁发生为特征;演替过程中,新苗出现很少,而高度(长度)生长、增粗生长、干枯发生等与群落中种群的组成、结构、密度状况等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74.
模拟海平面上升对红树植物秋茄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叶勇  卢昌义  郑逢中  谭凤仪 《生态学报》2004,24(10):2238-2244
研究了壤质沙土 (粗质土 )和粘土 (细质土 )条件下红树植物秋茄 (K andelia candel)对水位上升和淹水时间延长的反应。模拟海平面上升 30 cm导致红树林土壤的酸化 ,且细质土的酸化比粗质土严重 ;秋茄繁殖体的萌苗速度明显加快 ;促进秋茄的早期生长 ,尤其是导致最初 2个月茎高生长的增加 ,然而 ,后 2个月秋茄的相对生长率并不因水位的升高而增加 ;地下部 /地上部生物量比减小 ,在粗质土中尤为如此 ;幼苗粗根比例明显增加 ;叶片叶绿素 a/ b比值下降。在微型盆栽试验条件下 ,无论是高水位还是低水位 ,所有的秋茄繁殖体均成功萌发且幼苗在整个试验期间均成活。在野外条件下 ,秋茄幼苗成活率在高水位和低水位条件下均高达 90 %以上。野外条件下 ,无论是经胚轴萌发还是幼苗移栽的幼苗 ,最初 4个月的茎高生长均为低潮区高于高潮区 ,与微型试验结果相同。微型盆栽试验和野外种植试验均表明 ,海平面上升 30 cm对秋茄的萌发和早期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5.
为阐明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藤茎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菌物质基础,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及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得到9个三萜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其结构分别鉴定为stachlic acid A(1),齐墩果酸(2)、乌苏酸(3)、2α,3β-...  相似文献   
176.
詹瑛  邓瑶  谭文杰 《病毒学报》2017,33(6):932-937
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感染可造成胎儿小头症及成人格林巴利综合症,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定为世界公众健康紧急事件。因此急需要发展新型Zika疫苗。本文简要介绍寨卡病毒生物学性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并重点对寨卡病毒3种新型疫苗(DNA、病毒载体、mRNA疫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与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177.
目的:分析人早期胚胎解冻后的氨基酸代谢变化,以明确冻融胚胎解冻后的最佳移植时机。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中心24例经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患者取卵后第3日6~8细胞废弃胚胎,采用囊胚培养液微滴对其培养,培养2h后用玻璃化冷冻保存,于冷冻前2h、解冻后各时段分别收集15μL胚胎培养微滴,以同一培养皿中未进行胚胎培养的培养液为对照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标本在不同时段(0.5、1、2、4、6、24 h)的氨基酸浓度变化。结果:对照组解冻后不同时间点赖氨酸、色氨酸、组氨酸与谷氨酰胺浓度与与解冻前比较,差异具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16种氨基酸解冻前后浓度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胚胎培养液解冻后1 h,胚胎培养液中的氨基酸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基转换量明显高于解冻前、解冻后0.5 h、4 h、6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早期胚胎在解冻后约0.5h就已开始恢复代谢状态,已开始进行氨基酸代谢,且氨基酸代谢水平与冷冻前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78.
采用DNS法、离子色谱法和气质联用(GC-MS)技术对油菜秸秆蒸汽爆破降解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蒸汽爆破处理后的油菜秸秆酶解产糖量有明显的提高,为未处理样品直接酶解含量的3.4倍,各种水溶性糖化合物的含量也大大提高,其中葡萄糖和木糖含量分别为未处理样品直接酶解含量的3.5倍和4.7倍之多。水提液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别检测到脂肪酸类、芳香类和呋喃类物质40、12和1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处理后油菜秸秆的表面形貌结构,发现处理后的秸秆表面结构松散,比表面积增大,酶对纤维素的可及性增加。  相似文献   
179.
在从神农架地区特有植物内生真菌中寻找各种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过程中,从濒危植物珙桐叶片中分离得到一株内生真菌X1-2。经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薄板色谱(TLC)分析其固体发酵产物多样性,通过正相硅胶柱层析、重结晶、高效液相色谱制备等手段纯化次级代谢产物,从该真菌中分离获得四个次级代谢产物。经核磁共振波谱(NMR),质谱(MS)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其结构,四个化合物分别为icosalide A1(1),militarinone A(2),(+)-N-deoxymilitarinone A(3),β-hydroxytetradecanoyl-β-hydroxyl tetraecanoyl-Rha-Rha-C_(14)-C_(14)(4),其中icosalide A1(1),militarinone A(2),(+)-N-deoxymilitarinone A(3)为三个复杂的生物碱类化合物,而化合物4是首次从真菌中获得。  相似文献   
180.
手性胺是一类具有重要价值的医药及精细化工中间体,如何实现手性胺类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是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ω-转氨酶(ω-Transaminase,ω-TA)是一类能直接合成对映体手性胺的天然生物催化剂。相比于(S)-ω-TA,(R)-ω-TA的研究较少,但其需求量随着手性胺类药物的发展日趋增大。提高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R)-ω-TA的热稳定性,将有利于手性胺的制备。本文利用Py MOL软件和YASARA软件预测来源于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的(R)-ω-TA中具有高温度因子(B-factor)的Loop区域,通过定点突变对Loop区域表面不稳定氨基酸逐步进行删除获得突变酶。结果表明,突变酶R131del和突变酶P132-E133del半失活温度分别为41.1℃和39.4℃,比野生酶提高了2.6℃和0.9℃;在40℃下的半衰期分别为15.0 min和10.0 min,为野生酶的2.2倍和1.5倍。此外,在400 K和10 ns的分子模拟条件下,突变酶R131del在Loop区域的均方根涨落(Root mean square fluctuation,RMSF)比野生型低,突变酶P132-E133del在Loop区域增加了4个氢键。本研究通过删除(R)-ω-转氨酶Loop区域表面不稳定氨基酸提高了该蛋白的热稳定性,同时也为其他酶热稳定性的理性设计提供了方法学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