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蜜蜂肠道菌群定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肠道菌群在其宿主健康中发挥着各种各样的重要功能。蜜蜂是高度社会化的昆虫,其肠道菌群与大多数昆虫明显不同,由兼性厌氧和微好氧的细菌组成,具有高度保守性和专门的核心肠道微生物群。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蜜蜂肠道微生物群在代谢、免疫功能、生长发育以及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侵袭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并已证实肠道微生物在蜜蜂健康和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肠道微生物群的破坏对蜜蜂健康会产生不利影响。本文综述了蜜蜂肠道菌群的特征及菌群定殖研究进展,介绍了蜜蜂的日龄、群体、季节等对蜜蜂肠道菌群定殖的影响,探讨了宿主的功能和新陈代谢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背景】近年来,由于栖息地减少、农药的大量使用及病原菌侵染等综合因素,导致全世界的熊蜂种类与数量逐年减少,病原菌的侵染可通过微生物在自身生长过程中会产生的抑菌物质进行有效抑制或杀灭。【目的】短头熊蜂(Bombus breviceps)长期生存在野外环境中,其肠道内存在着大量微生物资源。从短头熊蜂肠道内筛选拮抗菌株,并对其抑菌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牛津杯双层法筛选拮抗菌株,测定抑菌活性最佳菌株发酵液的抑菌物质稳定性与抑菌广谱性等抑菌特性,并借助细胞膜通透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等试验探究其抑菌机制。【结果】得到了5株具有明显抑菌作用的拮抗菌株,其中果杆菌(Fructobacillus tropaeoli)CZ0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沙门氏菌(Salmonella choleraesu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福氏志贺氏菌(Shigella flexneri)和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这5种病原指示菌都具有高度抑菌效果。菌株CZ0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可达到(21.21±0.25) mm,在121 ℃处理后仍具有67.36%以上的抑菌活性,调整pH值为10.0时仍具有78.16%的抑菌活性。【结论】短头熊蜂肠道微生物资源较丰富,尤其是果杆菌(F.tropaeoli)CZ01具有抑菌活性高、稳定性好、抑菌谱广等特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83.
研究了ATP生物荧光检测法与国标法《GB4789.2-2010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检测鸡蛋壳表面细菌总数的相关性。采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和国标法对40个混合样品表面细菌总数进行检测,以log CFU/个蛋壳为横坐标(x),以logRLU/个蛋壳为纵坐标(y),分别进行线性、对数、乘幂、指数拟合。结果表明,ATP荧光检测法与国标法检测结果 Pearson相关系数为0.912,线性模型y=0.7306x-1.0041(R2=0.8322)拟合度较高。该试验结果为ATP荧光检测法在鸡蛋壳表面细菌总数快速检测中应用的可行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4.
对8份原奶和18份超高温灭菌(UHT)奶进行18种氨基酸的测定和比较,以随机观察UHT处理对牛乳中氨基酸的影响。结果表明:UHT奶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EAA)分别比原奶低1.9%和0.1%,均无显著差异;非必需氨基酸(NEAA)中UHT奶的Ser与Tyr分别下降10.7%和10.1%,差异显著(P=0.02、P=0.03);UHT奶和原奶的氨基酸评分(AAS)分别为0.73和0.72,氨基酸化学评分(CS)分别为0.43和0.42,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Try。又对2份原奶进行UHT(130±2℃、2s)处理,以观察同一批乳热处理前后的氨基酸变化,UHT奶氨基酸总量比原奶下降2.6%,EAA下降2.7%,差异均显著。UHT处理可使一些蛋白质变性,使个别EAA有轻微减少,但对牛乳必需氨基酸的营养价值没有本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摘要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介入封堵术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及与术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在本院行介入封堵术治疗的95例CHD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RP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及12导联同步心电图分析HRV指标,观察手术前后患儿的血清CRP、NT-proBNP水平及HRV指标变化,比较术后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患儿的血清CRP、NT-proBNP水平和HRV指标,分析患儿术前血清CRP水平、血清NT-proBNP水平、HRV指标与术后NYHA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结果:介入封堵术后患儿血清CRP、NT-proBNP、LF/HF水平逐渐降低,术后3 d、术后1个月时均低于术前,术后1个月时均低于术后3 d时(P<0.025);而TP、HF、LF、R-R、PNN50%、ASDNN、SDANN、SDNN、rMSSD水平逐渐升高,术后3 d、术后1个月时均高于术前,术后1个月时均高于术后3 d 时(P<0.025)。患儿术后3 d的血清CRP、NT-proBNP水平及LF/HF水平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升高,TP、HF、LF、R-R、PNN50%、ASDNN、SDANN、SDNN、rMSSD水平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降低(多有P<0.05)。患儿术后3 d的NYHA心功能分级与治疗前血清CRP、NT-proBNP及LF/HF水平呈负相关,与TP、HF、LF、R-R、PNN50%、ASDNN、SDANN、SDNN、rMSSD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CHD患儿经介入封堵术治疗后,血清CRP、NT-proBNP及HRV指标变化明显,与术后NYHA心功能分级显著相关,血清CRP、NT-proBNP及HRV指标有望成为评估CHD患儿介入封堵术后预后的较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酯苷胶囊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移植性肿瘤模型,以5-FU为阳性对照组,观测2、4、8mg.kg-1酯苷胶囊对小鼠H22、S180肉瘤和HCA肝癌模型动物的抗肿瘤作用。结果:酯苷胶囊对H22、S180和HCA移植瘤的抑制率分别为36.8%~65.3%,19.0%~41.4%,46.8%~52.3%。结论:酯苷胶囊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显著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命。  相似文献   
87.
研究丹参酮ⅡA与丹皮酚配伍(简称双丹配伍)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梗死体积、自由基变化的影响,探讨双丹配伍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复制大鼠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给予双丹配伍干预,观察和评价受试动物行为学、脑梗死率、脑指数、脑含水量、SOD、MAD等指标的变化.结果:①双丹配伍的各试药组均具有明显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降低脑梗死率、脑指数、脑含水量、提高脑组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②双丹配伍各组中1∶3配伍组的总体药效作用优于1∶2和1∶4组,但数据未见统计学差异;③双丹配伍尾静脉注射的药效作用明显优于预先灌胃组.结论:双丹配伍脂质体给大鼠口服和注射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显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结合案例教学法在胸外科急症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5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病区符合纳入标准的104名护理本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51名,对照组53名。实验组采取情景模拟结合案例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分别在干预6周后调查两组实习生的实习效果和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等。结果实验组在提高理论水平、激发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对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体实习满意度、教学方法满意度、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考核中,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模拟结合案例教学法运用于胸外科急症临床教学中能提升临床教学质量,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9.
目的:评估在儿童重症病房(PICU)中治疗的新生儿发生急性肾损伤(AKI)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在我院PICU治疗的215例新生儿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KDIGO标准对患儿进行诊断与分级,根据新生儿是否发生AKI将新生儿分为AKI组(n=75)与非AKI组(n=140),收集并比较二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PCIU新生儿发生AKI的危险因素与AKI预后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表明,菌血症(OR=5.34,95%CI:1.37-20.33,P=0.013)、较低基线e GFR(OR=0.93,95%CI:0.89-0.97,P=0.002)与最大钠浓度(OR=1.11,95%CI:1.03-1.25,P=0.022)为新生儿发生AKI的独立相关因素。死亡率、长期LMV只与AKI(Ⅱ+Ⅲ)阶段相关(P0.05),而LOS无论调整前后均只与AKI(Ⅱ+Ⅲ)阶段相关(P0.05)。结论:PCIU治疗的AKI新生儿死亡率增加,菌血症、较低基线估计肾小球滤过率和最大钠浓度与急性肾损伤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90.
小麦TaLSD1锌指蛋白基因的电子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电子克隆与RT-PCR相结合的技术,在条锈菌(Pucciniastriiformis f.sp.tritici)侵染的小麦中克隆了一个LSD1型锌指蛋白基因,命名为TaLSD1(GenBank登录号为EF553327)。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1024bp,编码生成1个包含3个保守LSD1型锌指结构(CxxCxRxxLMYxxGASxVxCxxC)且长度为146个氨基酸的多肽。进化树分析表明,TaLSD1与水稻(Oryza sativa)、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芜菁(Brassica rapa)中部分含有3个保守LSD1型锌指结构的同源基因亲缘关系较近,而与其它包含不同数目的LSD1型锌指结构基因亲缘关系较远。推测TaLSD1在进化中丢失了部分序列,进而执行新的功能。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该基因在亲和以及非亲和组合中的表达模式很相似,均表现在前期基因表达被抑制而后期恢复正常。初步推测TaLSD1在转录水平上的表达受光诱导,同时,作为一个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负调控因子在小麦与条锈菌互作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