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褐飞虱对游离氨基酸的利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丁锦华  都健 《昆虫知识》1990,27(2):65-67
通过测定褐飞虱虫体、蜜露及稻株中16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及百分率组成,并进行对比分析,初步探讨了褐飞虱对游离氨基酸的利用问题。虫体、蜜露和稻株中含量最多的氨基酸分别为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褐飞虱大量吸收的氨基酸是丙氨酸,稻株中含量最少的蛋氨酸和酪氨酸,在蜜露中检测不到,认为可全部被吸收利用;相反,天门冬氨酸则很少被利用,谷氨酸被利用的相对量也不多;其他氨基酸或多或少地为褐飞虱所利用。  相似文献   
2.
(一) 在分布很广的二迭紀、三迭紀地层中,最早的脊椎动物遺跡,見于1929年。化石发見于大宁西南,去吉县的路上,在所謂三迭紀地层,一种含砾石的砂貭石灰岩中。化石可能为一肱骨,长10厘米,寬4厘米,但化石本身不能詳作鑑定(可能是两棲类)。这个发見的意义証明三迭紀是有脊椎动物化石的。  相似文献   
3.
1962—1963和1963—1964年两个野外季度,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广东南雄作了详细的野外调查和化石发掘工作。在两个野外季度的工作中,发现了大量的恐龙蛋化石和属于第三纪初期的脊椎动物化石。但是在中生代的地层中,除了在乌逕腊树园(6225)发现了比较完整的乌逕南雄龟(Nanhsiungchelys wuchingensis Yeh)以外,几乎所有骨化石,都很破碎甚至不能鉴定。由于和蛋化石一起也保存有象龟那样比较完好的骨  相似文献   
4.
白粉菌科二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德滋 《真菌学报》1990,9(3):180-183
  相似文献   
5.
青蒿素的研究进展:——生物技术的应用及前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6.
将HeLa细胞中期染色体(簇)、非液爪蟾卵提取物和ATP再生体系混合温育,能够促使细胞核自发重建。在此非细胞体系中重建的细胞核处于一般细胞核大小范围,具有典型的双层核膜、核孔复合体、染色质、核纤层、核骨架等结构;核重建具有一个明显的过程;发现环形片层通过与核膜融合方式参与核膜和核孔复合体组装。  相似文献   
7.
自然免耕下的稻田生态系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自然免耕是一种新型的稻田耕作法,通过人为改变地表微地形,建立了一个适合水旱作物复种轮作,鱼、萍、鸭周年共生的稻田生态系统.自然免耕促进了土壤内、外环境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水、热、气、肥谐调.并通过环境网络效应,强化了环境与生物区系间的缓冲-调节力.提高了土壤自调能力和土壤有序度.  相似文献   
8.
9.
刘荣堂  陈本健 《生态学报》1996,16(3):265-268
在植物区系研究的基础上,作者于1988 ̄1993年在甘肃省武威市进一步研究了赛加羚羊引种区的植物群落特征,观察了30种植物的物候期,用常规方法化验了72种植物的营养成分,从植被特征出发,综合评价其对赛加羚羊的适宜性。  相似文献   
10.
1.用Oligo(dT)纤维素亲和层析将新疆大麦条纹花叶病毒(BSMV-XJ)RNA分为poly(A)~+(与Oligo(dT)纤维素结合的)RNA和poly(A)~-(不与Oligo(dT)纤维素结合的)RNA,其相对含量poly(A)~+RNA占75%,poly(A)~-RNA为25%。2.用~(32)P标记法测定了BSMV(XJ)RNA中3′端poly A的链长分布,结果poly(A)~+RNA带有数个至三十几个腺苷酸残基,而poly(A)~-RNA也含十个以下的腺苷酸残基。3.用系统感病寄主大麦进行侵染性试验表明,poly(A)~+RNA与poly(A)~-RNA对大麦具有同等水平的侵染性。4.文中讨论了Oligo(dT)纤维素的分离效果以及所用测定poly(A)链长分布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