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urinic/apyrimidinic endonuclease 1,APE1)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在碱基切除修复(Base excision repair,BER)过程中能够在碱基缺失位点(AP site)处识别并切割DNA的蛋白酶,其作用效率高且特异性强。同时,APE1在一些癌症细胞中的活性较正常细胞明显偏高,因此其自身也是一种癌症生物标志物。目前,通过在DNA上人工设计AP位点,利用APE1的切割能力生成理想的功能核酸链,并结合不同的信号输出及放大方式,研究者已经建立了一些APE1介导的电化学、荧光功能核酸生物传感技术,实现了对DNA糖基化酶等的酶活性的检测。另外,也有一些针对APE1自身活性的功能核酸生物传感技术被建立起来。综述了近年来APE1介导的功能核酸生物传感技术以及以APE1为靶物质的功能核酸和免疫生物传感技术的研究状况,讨论了与APE1相关的生物传感技术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利用APE1实现更多靶物质的检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促进APE1成为一种功能核酸生物传感技术中常用的酶工具。  相似文献   
92.
近20年间,DNA介导的生物传感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DNA能够作为遗传信息重要载体的同时,其折叠成的空间构象也具有很多的功能。功能核酸的概念逐渐引入到了包括生物传感、生物成像、医疗在内的重要领域中。10-23脱氧核酶作为功能核酸的一种,是通过体外筛选技术得到的,Mg2+存在的条件下能够特异性识别并切割RNA,切割位点为RNA中的嘧啶与嘌呤间的磷酸二酯键。由于其独特的识别以及切割能力,10-23脱氧核酶介导的相关疾病治疗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人们逐渐开始关注10-23脱氧核酶介导的生物传感器的搭建。本文对于10-23脱氧核酶的结构、性质、作用方式以及改进修饰进行了介绍,并对10-23脱氧核酶介导的生物传感器的搭建以及应用进行了综述,为人们在未来使用10-23脱氧核酶搭建新型快捷生物传感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3.
自2015年IARC发布草甘膦可能致癌的评估报告以来,草甘膦的安全性一直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和热议。在各类案例中,"草甘膦安全之争"以其重要性、复杂性、曲折性成为农业投入品影响食品安全和生态健康的代表事件。该案例之所以如此重要,主要由于草甘膦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使用和在除草剂市场上难以撼动的霸主地位,案例的复杂性体现在其涉及面广和影响深远,与生态、经济、政治、教育等领域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曲折性是指继IARC的致癌性评估后,各国际机构相继发布的无风险评估结果使得草甘膦的命运一波三折。本文首先回顾了整个案例的发展脉络,并陈述了事件的参与方,然后从发展历程、理化性质和检测方法三个方面展现了草甘膦的前世今生,并据此展开案例分析,揭示草甘膦与转基因作物的关系,接着将此案例与案例教学相结合,为案例融入课堂提供了思路,最后从多角度进行案例透视,探寻案例背后隐藏的社会真相,给出笔者从中获得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4.
阿拉伯半乳聚糖蛋白(arabinogalactan-proteins,AGPs)是一类高度糖基化的富含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的糖蛋白,广泛分布于植物的细胞壁、质膜和胞外分泌物中,在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多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进行两种翻译后修饰,首先通过脯氨酸羟化酶催化的脯氨酸羟基化,随后在一些羟脯氨酸的羟基上添加阿拉伯半乳聚糖(arabinogalactan,AG),以AG为主的多糖可占到AGP分子量的90%,这意味着多糖链主要决定着AGP与其他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其功能。从2010年2个能特异糖基化AGP的糖基转移酶At FUT4和At FUT6被鉴定以来,越来越多参与AGP多糖合成的糖基转移酶被鉴定。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参与AGP多糖链合成的糖基转移酶的研究进展,并结合棉纤维中AGP研究,讨论了多糖合成的机制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5.
链霉菌属菌株AS4.693和AS4.702的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链霉菌属“Setae”种群原为北里孢菌属Kitasatosporia (Omura,1982)。1992年,Wellington根据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将其并入链霉菌属,并建立“Setae”种群。通过对保藏的链霉菌AS 4.693、AS 4.702进行的形态学、细胞化学、分子遗传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它们与链霉菌属“Setae”种群中的典型种——西唐链霉菌Streptomyces setae(JCM3304’)具有相似性。它们的rDNA相似性高达100%,证明它们应归属于同一种群。AS.4.693定名为西唐链霉菌不规则新亚种Streptomyces setae subsp.irregularis nov.,AS 4.702定名为西唐链霉菌波曲弗氏新亚种Streptomyces setae subsp.flexuofradiae nov.。  相似文献   
96.
本讲的主题是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药(生物制剂)。目前市场的中心是肿瘤坏死因子α的靶向药剂。在美国,PEG化以及置换了氨基酸的第2代药物的开发在加速。同时也在探寻能够以低成本制造出高价值生物制剂的技术。[编者按]  相似文献   
97.
彩色真菌培养基具有选择性强、分辨率高、易生长、易观察的特点。在真菌培养方面优于其它培养基,其主要作用机理在于应用了化学生物效应促进真菌生长。  相似文献   
98.
目的 研究眼镜蛇神经毒素 ( Cobra neurotoxin, N T) 的急性毒性和蓄积毒性。方法 测 N T 对小鼠的 L D50 ; 对大鼠、狗的1 次性最小中毒剂量和最大安全剂量; 计算 N T 在小鼠、狗体内的24h 蓄积率。结果  N T 经静注、肌注、腹腔、皮下 4 种途径给药对小鼠的 L D50 分别是 (195±95) μg/kg、(156±85) μg/kg、(151±19) μg/kg、(184±85) μg/kg, 对小鼠的最小致死剂量为975μg/kg。 N T 对大鼠、狗的1 次性中毒剂量分别为54μg/kg 和34μg/kg。对小鼠、大鼠和狗的安全剂量分别为815μg/kg、42μg/kg和30μg/kg, 分别约为人临床用剂量 (70μg/50kg·d- 1 ) 的582、30 和21 倍。 N T 在小鼠、狗体内的24h蓄积率分别为 57% 和30% 以上。结论  N T 在使动物中毒的剂量下有广泛的安全范围; N T 在动物体内存在弱蓄积毒性。  相似文献   
99.
Guan溪蜜柚园有机—无机肥不同配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探讨有机-无机肥不同配比对Guang溪蜜柚果实粒化,裂瓣症,产量,土壤养分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无机肥相比,配施有机肥可有效地降低果实粒化程度,较大幅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并有助于改善果实品质。其中,配施50%有机肥的处理还可明显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00.
报道了沟姬蜂亚科 Gelinae,胡姬蜂亚族 Sphecophagina一新属:扁角姬蜂属 Lentocerus 新属,二新种:丽江扁角姬蜂 L. lijiangensis和齿扁角姬蜂 L. dentatus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