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24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人群健康体检心电图表现。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7月在我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464例受检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体检者按年龄分为30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及≥70岁组。所有体检者均接受心电图检查,分析体检者心电图异常检出情况,比较体检者年龄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结果 67例体检者的心电图异常总检出率为14.44%,其中30岁组与30~39岁组的心电图异常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40岁体检者心电图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40岁体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以及≥70岁组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检者年龄与异常心电图存在一定的关联,40岁以上人群应对健康体检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助于及早发现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52.
涝害是一种阻碍植物生长发育的水分胁迫因子,严重影响着全球的农林业生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生活在特殊环境下的植物内生菌可以协助宿主抵抗各种胁迫环境。前期研究从三峡河岸带灌木疏花水柏枝(Myricaria laxiflora)中分离到1株内生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SG-17,其抗氧化产物可以增加水稻中控制活性氧合成的关键酶NADPH氧化酶的含量,并提高其抗旱能力。为了研究该菌在植物应对水淹胁迫中的作用,通过质谱、核磁等分析方法对其抗氧化物质进行了鉴定,利用全淹法评价了其对拟南芥抗水淹胁迫的能力,并通过定量PCR对拟南芥的NADPH氧化酶Atrbohs基因家族进行了表达分析。结果显示SG-17中高抗氧化活性的物质是一种香豆素类似物(Z)-N-(4-hydroxystyryl) formamide(NFA),它可有效提高拟南芥的抗水淹能力,并显著增加水淹之后与活性氧代谢密切相关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乙醇脱氢酶(ADH)的含量。进一步研究表明,NFA可以调节拟南芥AtrbohD和AtrbohF两个水淹胁迫反应基因的表达,暗示在遭受淹水胁迫的河岸带植物内生菌,可产生抗氧化产物来调节植物体的活性氧代谢路径,从而提高植物的抗涝害能力。  相似文献   
53.
利用平板对峙法和牛津杯法,从疏花水柏枝、金银花、秋华柳的内生菌中,筛选出1株对稻瘟病菌具有很强抑制作用的菌株JS-1。经生理生化实验和18S rDNAITS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实验结果表明,JS-1发酵液作用稻瘟病菌后,稻瘟病菌的菌丝变细,分支减少,菌丝基质颜色变浅,作用72 h后干重显著降低。进一步实验表明,该菌产生的活性物质位于其发酵液的乙酸乙酯酯相部位,对稻瘟病病菌抑制率高达96.1%。大田实验数据(天然接种圃)显示,添加该物质后,丰两优4号(中感)和广陆矮4号(易感)叶瘟病情指数分别只有16.25%和32.48%,对稻瘟病的防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说明该菌株具有开发成高效生物农药的巨大潜能。  相似文献   
54.
随着对丝状真菌基因水平研究的不断深入,CRISPR/Cas9技术作为先进的基因编辑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丝状真菌的基因编辑。探究了CRISPR/Cas9系统在不同丝状真菌中的应用情况,主要从sgRNA的构建与表达、Cas9蛋白的改造与表达、不同的DNA双链断裂修复(DNA double-strand break,DSB)方式等方面进行概述,并对编辑效率、脱靶效应进行总结,旨在为今后丝状真菌中CRISPR/Cas9系统的构建及改良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5.
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MIF、TNF-α和IL-6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清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含量进行分析,以探讨它们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10只)和实验组(10只)。对照组喂食基础饲料,实验组喂食高脂饲料(基础饲料中加入1%胆固醇 5%猪油)。均喂饲8周后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MIF、TNF-α、IL-6水平。结果:组织病理切片结果显示实验组兔主动脉弓内膜增厚,动脉粥样斑块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MIF、TNF-α、IL-6水平均升高,其差别有显著性(p<0.01)。结论:MIF、TNF-α、IL-6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这些细胞因子可通过相互诱导、相互协同共同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6.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红色毛癣菌致浅部真菌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20年6月来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进行真菌培养检查并且鉴定结果为红色毛癣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 181例红色毛癣菌引起的浅部真菌病中,甲癣1 407例(64.51%),足癣324例(14.85%),股癣249例(11.42%),体癣144例(6.60%),手癣37例(1.70%),头癣20例(0.92%)。体癣、股癣和甲癣不同性别存在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占比也存在差异。结论 广州地区红色毛癣菌引起的浅部真菌病与国内报道各种真菌引起的浅部真菌病特点相似,但引起甲癣的占比更高。  相似文献   
57.
真菌感染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之一,是普遍的全球性问题。本研究通过在黑曲霉的孢子悬浮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银杏内酯,收集黑曲霉菌丝体,评估黑曲霉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考察不同银杏内酯B和C对黑曲霉的抗真菌效果。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发现经银杏内酯B处理后的黑曲霉线粒体表现出明显的空泡化,基质结构被破坏;线粒体三羧酸循环中关键酶琥珀酸脱氢酶和苹果酸脱氢酶活性下降,线粒体膜电位降低,丙二醛和活性氧水平显著升高。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银杏内酯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损坏线粒体膜的完整性,破坏线粒体结构,进一步损害线粒体功能;银杏内酯B的抗黑曲霉效果要显著高于银杏内酯C。  相似文献   
58.
雀稗属花粉形态及其多萌发孔现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广东广泛收集禾本科雀稗属的基础上,观察了雀稗属(Paspalum)9个种及其类群的花粉形态。其花粉一般为球型,平均直径在34-50um之间,花粉表面纹饰一般为疣状突起或皱波状。在四倍体的台湾雀稗(P.formosanum),双穗雀稗(P.paspaloides),雀稗(P.thunbergii),两耳草(P.conjugatum),圆果雀稗(P.orbiculare),长叶雀稗(P.longifolium)和一个十倍体的南雀稗(P.commersonii)的一个类群上发现了禾本科罕见的花粉多萌发孔现象。  相似文献   
59.
60.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通过转录后基因沉默效应特异性抑制靶基因的表达,其沉默机制的高效性、特异性及稳定性使这项技术成为生物医学领域研究基因治疗的重要工具。阐述RNAi技术的特点和RNAi疗法的现状,特别是多靶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目前的发展态势及其各种结构性修饰,通过使用这些结构修饰的siRNA提高基因沉默的效率,将有助于提高疗效。但该技术在广泛应用于临床之前,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