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梅园昆虫群落特征、动态及优势种生态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系统调查梅园昆虫群落并对群落组织水平和时空生态位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群落结构较丰富,有昆虫6目23科,群落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随时间推移而增加;在害虫中桃蚜和桃小食心虫空间生态位宽度最大,朝鲜球坚蚧时间生态位宽度最大;在天敌中黑缘红瓢虫时间和空间生态位宽度均最大,异色瓢虫、红点唇瓢虫及寄生蜂次之.黑缘红瓢虫与朝鲜球坚蚧的生态位重叠值在时空二维上均较大,且二者在时间上的同步性和空间上的同域性均优于其它天敌,为优势种群,应加以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32.
4种蔷薇属植物叶片黄酮含量的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HPLC法对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等4种蔷薇属植物在不同生长季节叶片的总黄酮甙含量和甙元配比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不同采摘期的华西蔷薇(R.moyesii Hemsl.et Wils.)绣球蔷薇(R.giomerata Rehd.e Wils.)和峨嵋蔷薇(R.omeiensis Rolfe)的叶片总黄酮甙含量有较大的差异,一般在展叶期黄酮含量较低,随后叶片黄  相似文献   
33.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对田间条件下嫁接番茄(珍红/砧木1号,珍红/桂砧1号)以及接穗(珍红)的光合作用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自根苗的光饱和点显著高于嫁接苗;自根苗和嫁接苗的光补偿点差异不显著,以珍红/桂砧1号最高(31.8μmolphotons·m-2·s-1),珍红/砧木1号最低(17.6μmolphotons·m-2·s-1);嫁接苗的CO2补偿点显著低于自根苗,且珍红/桂砧1号与自根苗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表观量子效率变化范围为0.062~0.073;CO2饱和点在844~971μmolCO2·mol-1左右,CO2羧化效率变化范围为0.055~0.086molCO2·m-2·S-1;光合作用CO2补偿点珍红、珍红/砧木1号和珍红/桂砧1号分别为74.0、60.8和50μmolCO2·mol-1。嫁接苗的日平均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高于自根苗,但两者的日进程曲线均为“单峰型”,其光合作用不存在“午休现象”。  相似文献   
34.
为研究miR-125a-5p在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诱导淋巴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以PCV2感染PK-15细胞外泌体孵育的淋巴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淋巴细胞凋亡率及凋亡相关miRNA表达;合成miR-125a-5p模拟物和抑制物转染PK-15细胞,检测miR-125a-5p过表达或抑制表达后细胞凋亡率;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125a-5p的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125a-5p对靶基因的调控;Western blotting检测外泌体孵育淋巴细胞的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相关蛋白Bcl-2、Bax、细胞色素C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显示,感染PCV2的PK-15细胞分泌的外泌体极显著提高淋巴细胞凋亡率,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与PCV2诱导细胞凋亡相关的miRNA中,miR-125a-5p表达量极显著升高,miR-125a-5p模拟物转染细胞后极显著提高细胞凋亡率;利用TargetScan预测发现,miR-125a-5p与Bcl-2 3''UTR区有结合位点,miR-125a-5p模拟物极显著抑制pmir-Bcl-2 3''UTR-WT荧光素酶活性,对pmir-Bcl-2 3''UTR-MuT的荧光素酶活性无明显改变;外泌体孵育的淋巴细胞Bcl-2表达量显著降低,Bax、细胞色素C的释放和caspase-3表达量显著升高,Bcl-2/Bax的比值极显著降低。这表明,PCV2通过外泌体诱导淋巴细胞上调miR-125a-5p的表达,进而抑制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激活淋巴细胞线粒体凋亡通路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5.
原生质体技术选育桃红侧耳优良菌株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桃红侧耳原生质体的制备及再生,并进行了原生质体再生株的筛选工作。实验表明,培养5天的桃红侧耳菌丝体30℃酶解3h原生质体数目可达8.4×107/mL。原生质体再生率在1号再生培养基上最高,为6.9%。再生菌株经筛选后,得到长速显著快于出发菌株的优良菌株H120和H247。经F3代栽培实验证明:H120和H247的生物学效率明显优于出发菌株,且差异极显著。酯酶同工酶分析表明:H120和H247酶谱均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36.
水稻中与盐碱适应性相关的VB12不依赖型蛋氨酸合成酶广泛在于高等植物中,它可催化高半光氨酸甲基化而生成蛋氨酸,为生物体内的甲基化反应和多胺,乙烯的合成提供中间产物。以水稻品种日本晴为材料,在碱性条件下利用cDNA-RAPD法,在水稻中首次报道了VB12不依赖型蛋氨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结果表明:VB12不依赖型蛋氨酸合成酶cDNA基因全长为2740bp,在水稻基因组中以单或低拷贝存在,编码765个氨基酸,与Mesembryanthemum cystallinum (784889)和Cathararanthus roseus(C83499)的同源性分别为92%和83%,水稻在受到碳酸钠胁迫12h和24h后,其转录较氯化钠明显增强,而到48h后下降,暗示它可能与水稻的盐碱适应性有关。  相似文献   
37.
旱冬瓜(Alnus nepalensis)是元阳梯田水源区的优势树种之一,其作为一种速生树种被发展为当地居民重要的薪炭林和经济林,树种的生长发育和地理分布受到水分制约,其吸收水分和水分利用的变化将会直接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水循环。该研究于2014年5-11月间进行,研究时段内累计降雨1262 mm,地下水δD 值在-71‰~-53‰范围,δ18 O 在-10.6‰~-7.0‰范围,受环境因子的影响很小,基本上保持常年稳定。土壤水是可供树种直接吸收利用的水源,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对比元阳梯田水源区旱冬瓜树种茎干水δD 和其林地不同深度土壤水δD 的同位素组成情况,结合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定性分析判断旱冬瓜对土壤水的利用,结果表明旱冬瓜旱季利用的土壤水主要分布在40 cm 土层附近,而雨季利用的土壤水范围较广,分布在0~60 cm 的土层。利用多元线性混合模型 IsoSource 软件定量分析旱冬瓜对土壤水和地下水的利用,结果表明:旱冬瓜水分来源分布较广,各土层土壤水和地下水均有贡献,雨季旱冬瓜主要利用0~60 cm 深土壤水,其中雨后旱冬瓜绝大部分水分来源于0~10 cm 的土壤水分,利用比例为66%~73%;其它时间主要利用40~60 cm 的土壤水,贡献率高达73%;旱季旱冬瓜的绝大部分水分来源于地下水,对地下水的利用比例为18%~68%,同时,40~60 cm 的土壤水也是其重要的水源。从不同时间尺度考察旱冬瓜对土壤水和浅层地下水的需求,更加准确地认识元阳梯田水源区不同森林类型优势树种的水分来源,为梯田森林生态系统经营与维护以及梯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
聚乙烯醇降解酶产生菌的分离和发酵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工厂废水中分离到一株高效降解聚乙烯醇(PVA)的细菌D8株,四天能将培养基中0.5%的PVA(500,1700)完全降解,经鉴定为假单胞菌属类产碱假单胞菌(Pseudoraonospseudoalcaligenes)。对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培养基成份为(%):PVA1.5,(NH4),SO4 0.1,K2HPO4 0.24,KH2PO4 0.04, MgSO4·7H2O 0.035,NaCl 0.01,FeSO4 0.001,酵母膏0.15;起始pH 7.5;通气量在250ml三角瓶装30ml培养基为最逢,于30℃,160r/rain的旋转摇床振荡培养72h产酶活力最高。  相似文献   
39.
DNA双螺旋是北京中关村标志性的雕塑建筑,在学完DNA结构之后,联想到该雕塑作品笔者突发奇想,向学生提出这个问题:DNA究竟有多长?没想到学生众说纷纭,表现异常活跃,抓住这难得的教学良机, 笔者向学生布置该研究性学习题。  相似文献   
40.
采用非稳态法测定了FeSO4在未包埋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凝胶中的有效扩散系数,分析包埋细菌的氧化情况.结果表明,FeSO4在凝胶中的有效扩散系数De随着海藻酸钠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当海藻酸钠浓度为2%时最优;凝胶剂CaCl2的浓度对扩散系数的影响较小.包埋的氧化亚铁硫杆菌在10h达到增殖平衡,而FeSO4在包埋细菌的凝胶内扩散系数明显减少.包埋的氧化亚铁硫杆菌在初始铁浓度为5g/L时,完全氧化所需时间最短但氧化速率变化较快,当初始铁浓度为8g/L和10g/L时,完全氧化所需时间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