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真菌研究中的诸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92.
灰斑古毒蛾(Orgyia ecricae germ)又名沙枣毒蛾,是宁夏及西北地区主要旱生植物害虫之一。幼虫危害沙枣、榆、柠条、花棒、苹果、沙拐枣等植物。此虫在宁夏地区一年发生两代,以卵在树上的茧内越冬。越冬卵于次年6月中、下旬孵化,第2代卵于7月下旬至8月中旬孵化;取食植物叶、果及嫩枝皮层,给林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严重影响沙荒地区造  相似文献   
193.
对日本菟丝子有较强致病力的刺盘孢菌,其在PDA培养基上的特点是,菌落桔红色,产孢量大,气生菌丝稀疏,不形成分生孢子盘和刚毛。 不太可能筛选出一个对所有寄主上的日本菟丝子都有较强致病力的菌株,但完全有可能筛选出对其中少数几个主要寄主上的菟丝子均有较强致病力的菌株。 高温高湿和伤口对菌株的侵染有利;菌株的孢子悬浮液中加入2%蔗糖或少量菟丝子压榨液可促使孢子提早萌发并提高其萌发率。 菟丝子的茎蔓尤其幼嫩部分比花穗更易感病。 固体扩大培养基的成分中,用80%麦麸加20%玉米粉配制较好,菌株的产孢量大。  相似文献   
194.
李娜  周荣汉  蒋建勤   《广西植物》1992,12(1):33-35
本文对中国球子蕨科2属4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进行纸层和薄层析分析。发现其主要化学成分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布与科、属、种的分类有一定相应性,为进一步研究分类问题提供化学证据。  相似文献   
195.
雌核发育银鲫的受精生物学研究—天然雌核发育银鲫...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96.
对日本菟丝子有较强致病力的刺盘孢菌,其在PDA培养基上的特点是,菌落桔红色,产孢量大,气生菌丝稀疏,不形成分生孢子盘和刚毛。 不太可能筛选出一个对所有寄主上的日本菟丝子都有较强致病力的菌株,但完全有可能筛选出对其中少数几个主要寄主上的菟丝子均有较强致病力的菌株。 高温高湿和伤口对菌株的侵染有利;菌株的孢子悬浮液中加入2%蔗糖或少量菟丝子压榨液可促使孢子提早萌发并提高其萌发率。 菟丝子的茎蔓尤其幼嫩部分比花穗更易感病。 固体扩大培养基的成分中,用80%麦麸加20%玉米粉配制较好,菌株的产孢量大。  相似文献   
197.
复合四倍体异育银鲫产生的细胞学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银鲫是行天然雌核发育生殖的鱼类。以往对其繁殖生物学的研究一般都认为:异源父本的性状不能或仅能少量地在子代群体中得到表达。但桂建芳等(1991)在人工繁育的异育银鲫群体中发现了具有一整套父本染色体组的复合四倍体鱼,其出现率为0.2%左右。此外,Kobayasi  相似文献   
198.
微生物基因探针检测技术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99.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肾功能、微炎症状态和血液净化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CRF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5),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HD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HD联合HP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微炎症状态、血液净化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肌酐清除率(Ccr)较对照组增加,血尿氮(BUN)、血肌酐(Cr)较对照组下降(P0.05)。治疗后研究组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0.05)。治疗后研究组同型半胱氨酸(Hcy)、甲状旁腺激素(PTH)及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0.05)。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2/45),低于对照组的15.56%(7/45)(P0.05)。结论:HD联合HP治疗CRF,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和炎症反应,清除肾脏内的有毒物质,从而提升血液净化效果,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0.
目的:尝试优化体外培养Balb/c小鼠胃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的实验方法,为深入探索该细胞的生理病理作用机制提供基础。方法:无菌条件下取出小鼠胃组织,使用酶解法消化分离细胞,将细胞悬液接种于含有SCF(干细胞因子)的M199培养基中培养,并进行传代。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时间段细胞生长状态,采用ICC特异性标志物c-Kit(酪氨酸激酶受体)进行免疫荧光鉴定。结果:细胞培养24 h后基本已贴壁,呈梭形或三角形,有短突起;72 h后细胞胞体变大,突起伸长;5 d后,细胞之间通过突起彼此相互连接,开始形成网状结构;传代后细胞依然保持其固有特征。免疫荧光鉴定可见细胞c-Kit抗体荧光染色阳性。结论:使用酶解法成功分离细胞,细胞数量较多但不增殖,传代后可见细胞纯度较好,稳定培养3周以上后细胞形态逐渐发生变化并开始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