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4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辣椒辣素对小鼠慢性膝关节炎疼痛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健康成年雄性昆明小鼠50只,通过左膝关节腔内注射0.01 m L完全性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建立慢性膝关节炎疼痛模型,3周后建模成功。随后,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五组(n=10):实验一组(生理盐水组)、实验二组(辣椒辣素赋形剂组)、实验三组(0.5%的辣椒辣素组)、实验四组(3%的辣椒辣素组)、实验五组(8%的辣椒辣素组)。观察注药后1、4、7小时的热缩足反射时间以及注药后60天内的热缩足反射时间。结果:(1)生理盐水组与辣椒辣素赋形剂组注药后1、4、7小时的热缩足反射时间以及注药后60天内的热缩足反射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三组注射辣椒辣素后产生的急性疼痛于注药后7小时恢复,实验四组小鼠的急性疼痛期于注药后4小时恢复,实验五组小鼠的急性疼痛期于注药后1小时恢复。(3)实验三组镇痛时间持续18.9±1.1天,实验四组镇痛时间持续33.7±1.0天,实验五组镇痛时间持续58.2±1.2天。结论:辣椒辣素对于CFA所致慢性膝关节炎疼痛模型具有镇痛作用,并且镇痛作用时间随着辣椒辣素的浓度增加而延长。  相似文献   
742.
在天全县的退耕还林地中,对三倍体毛白杨细根与黑麦草草根的分解及其N、P、K、Ca和Mg养分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细根直径0~1、1~2和0~2 mm及草根的分解速率与时间呈负指数关系,第1年干重损失率分别为76.17%、69.80%、73.44%和79.3%,分解0%所需的时间分别为217、266、24和172 d.细根分解过程中,N和Ca浓度增加,而P、K、Mg浓度下降;草根分解过程中,其养分元素的浓度变化整体上没有规律.细根分解过程中P、K和Mg的养分残留率与其干重残留率的变化趋势相似,分解前期下降较快,随后下降比较平缓,N和Ca的养分残留率下降则比较平缓,并且养分的分解速率均以P最快,其次是K和Mg,而N和Ca最慢;草根分解过程中N、P、K、Ca和Mg的养分残留率初期下降比较快,随后趋于平缓,并且元素分解速率呈不规则变化,其中Ca分解速率最慢,其它元素的分解速率相近.  相似文献   
743.
城市绿地与城市热岛效应关系探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对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热岛的变化及城市绿地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途径和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44.
朱军生  翟保平  董保信 《昆虫学报》2010,53(12):1429-1435
为了提高害虫预报的准确率, 将径向基小波网络首次引入农作物害虫预测预报领域, 改进了径向基小波网络的学习算法, 使之适合于害虫预测的应用: 利用径向基小波函数族时、 频两域支撑完全或部分覆盖被分析数据序列时、 频两域支撑的原理来确定小波函数族尺度参数和平移参数取值; 根据中心向量之间的欧式距离大小来初步筛选隐含层神经元。在实例分析中, 本文利用1966-1995年山东省惠民县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的监测数据建立了基于径向基小波网络的2代棉铃虫卵量峰值日期预测模型, 利用1996-2000年的监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 在5年的预测数据中, 4年的预测数据偏差在3 d以内, 另外1年的预测数据偏差4 d, 预测效果令人满意。本文为害虫预测预报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45.
应用凝血反应检测杀鼠灵抗药性褐家鼠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凝血反应在鼠类抗药性检测中的应用前景,以褐家鼠为对象,在摄食实验基础上筛选抗药性褐家鼠,并在区分剂量12 mg/kg作用下分析抗药性和敏感性褐家鼠的凝血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抗药性个体在区分剂量作用下,凝血酶活动度虽有所下降,下降幅度可达正常水平的17%,但在2~3 d 内可恢复到正常凝血水平;而敏感性褐家鼠的凝血酶下降到很低,且在随后不能恢复。另外,对褐家鼠凝血酶活动度的分布及其存活的关系研究也提示,区分剂量可促使凝血酶活动度的种群分布从单峰型向双峰型分化,其中敏感个体的凝血酶活动度在0~3.16之间,而抗药性个体则在17~100 之间。并发现用药4 d 后的凝血酶活动度基本上可代表其未来的存活率,这提示了凝血反应与摄食实验结果的一致性。因此,以施药后4 d 凝血酶活动度PCA=17 或INR=5.0 作为阈值来区分抗药性和敏感性个体的凝血反应状况,进行家栖鼠抗药性测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46.
蓝舌病毒HbC3株对小鼠乳腺癌MA-782细胞的感染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外研究蓝舌病毒湖北株3(BTV-HbC3)对鼠乳腺癌细胞MA782的感染性并探讨BTV-HbC3靶向性溶癌的机制.观察MA782细胞感染BTV-HbC3的病变效应(CPE);MTT法研究病毒致细胞病变率的特征;透射电镜观察感染病毒后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免疫组化研究病毒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特点;凋亡染色(TUNEL法)观察病毒诱导细胞凋亡的情况;流式细胞仪测定病毒对MA782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证明BTV-HbC3感染MA782细胞后有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病毒蛋白主要表达在细胞的胞膜及胞浆内;凋亡染色发现大量的凋亡细胞;流式细胞仪可见明显的亚二倍体峰.故认为BTV-HbC3在体外能有效的感染MA782细胞,并能诱导MA78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47.
小麦抗条锈病近等基因系感染条锈病后丁布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2套遗传背景不同的抗条锈病近等基因系作为供试寄主材料,研究了不同抗条锈病近等基因系丁布的含量及其在感病过程中丁布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未受病菌侵染情况下,2套分别含有Yr2、Yr9和YrSpP基因的近等基因系(抗病系)与其轮回亲本Taichung 29、铭贤169(感病系)间丁布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接种条锈病菌后,感病系在病菌侵染初期丁布含量下降,而抗病系在病菌侵染初期丁布含量迅速大幅度上升.感染条锈病最终导致感病植株丁布含量比未接种的植株明显减少, 感病系的减少幅度明显高于抗病系.在整个病程中,抗病系丁布的含量始终高于感病系,表明接种条件下小麦植株体内丁布含量变化与小麦抗条锈近等基因系的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748.
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稳定斑块破裂及继发血栓形成是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主要病理基础。不稳定斑块的形成与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有密切联系,新近研究表明,组织蛋白酶-S、生长相关基因蛋白-α和内质网应激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趋向不稳定的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深入了解不稳定斑块的形成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49.
目的:构建表达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基因的双调控选择增殖型溶瘤腺病毒SG502-SEA及对照组携带超抗原SEA基因的非增殖溶瘤腺病毒DC318-SEA,并探讨其潜在的抗膀胱肿瘤作用.方法:将超抗原SEA基因片段经SpeⅠ和SalⅠ双酶切后,克隆入非增殖溶瘤腺病毒载体pSG218中,将鉴定正确的腺病毒载体命名为pDC318-SEA.同样方法将超抗原SEA基因片段克隆入双调控特异性增殖溶瘤腺病毒载体pSG502中,将鉴定正确的腺病毒载体命名为pSG502-SEA.将以上两种携带SEA基因的病毒载体与病毒骨架质粒PPE3-ccdB共转染293细胞,9~14d出现病毒空斑,经过3次病毒空斑纯化,提取腺病毒DNA,应用PCR进行鉴定,经鉴定正确的腺病毒分别命名为DC318 - SEA和SG502-SEA.大量扩增后,氯化铯梯度离心纯化腺病毒,测病毒滴度.结果:经PCR及酶切鉴定,SEA基因成功克隆到两病毒载体中,可以表达SEA基因,且病毒滴度为2.5×101pfu/ml.结论:成功构建表达超抗原SEA基因的双调控增殖型溶瘤腺病毒SG502-SEA及对照组携带超抗原SEA基因的非增殖溶瘤腺病毒DC318-SEA,为下一步抗膀胱肿瘤体内外实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