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7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81.
基于激光雷达技术获取冠层结构为森林生态学研究增加了新的维度。搭载于多旋翼无人机的近地面激光雷达相比于固定翼有人机的机载激光雷达,能够更加灵活高效地获取森林群落样地高密度点云。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出现局部低密度点云数据,影响了冠层结构参数提取的准确性。使用4块森林动态样地的近地面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利用航带分解方法分析各样地低密度样方成因;采用点云抽稀模拟算法计算并拟合偏差曲线,对比不同样地、参数和取样尺度间的点云密度对冠层结构参数提取准确性的影响;根据偏差曲线计算各条件下保证参数提取准确性的最低点云密度。结果发现:1)低密度区域主要受地形或(和)近地面遥感设计规划的影响。地形复杂的测区(西双版纳和古田山样地),遥感规划难度大,整体难以获取高密度点云(在30点/m2左右),容易在沟谷和高海拔处出现低密度样方。平坦测区(长白山两块样地)虽可获取高密度点云(均超过150点/m2),但欠佳的遥感规划设计导致长白山1测区北部出现1hm2低密度区域。2)冠层参数提取准确性随点云密度减少而迅速降低,呈负指数幂函数关系。这一变化趋势在不同...  相似文献   
682.
结合环境污染调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 ;创新能力是一种能产生新的认识或创造新的事物 ,从而发展自我、改变环境的能力。社会实践活动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 ,我们在进行“生态系统”一章的教学时 ,结合对我市天门河水质污染情况的调查 ,力求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的创新活动 ,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1 创设情境 ,引发学生创新激情为了把考察过程变成学生的主动探索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考察前我们没有规定考察的方法和程序。选定两岸人口居住密度最大、污染最严重的船闸——大桥段 ,并把学生带到了处于这一段中部的义水码头…  相似文献   
683.
油茶蛀茎虫(Casmara patrona Meyrick)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害情况 油茶蛀茎虫,以幼虫为害油茶树干枝,亦危害茶树,在我埸危害油茶树比较严重,被害率达20—30%(萌芽丛生10年生左右的干枝为多)。幼虫孵化后,即从侧枝嫩梢顶端的叶腋内蛀入,至侧枝与主枝相接处即沿主枝继续蛀下,每隔一定距离作一圆形小孔排泄粪便。粪便呈棕红色,分散在地面和树叶间。排泄孔随虫体的增长而扩大。上端孔小、下端孔大。孔径2—3毫米,排粪孔数,一般7—10个,最多13个。被害枝、干的直径多在8—14毫米范围内。幼虫一生蛀食长46—96厘米,平均为70厘米。蛀道宽达5毫米左右,孔道中有多数被幼虫咬而未破的孔痕。枝、干破害后逐渐枯死,每枝损失果数最少6个,最多44个。10年生左右的油茶幼林干、枝,只要10个月的时间,全被蛙  相似文献   
684.
道路是影响区域景观破碎化的重要因素, 但以往的研究往往忽视这种影响在局部空间上的差异。以惠州市为研究区, 选取国道和省道作为城市主要道路, 引入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 通过道路距离与景观破碎度的关系分析城市主要道路对景观破碎化的影响, 并揭示道路对景观破碎化影响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 (1)研究区的景观破碎化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 使用GWR 模型分析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2)道路对不同类型景观的破碎化造成了不同的影响: 在景观水平上, 道路距离与景观破碎度主要呈正相关关系; 在类型水平上, 道路距离与林地破碎度主要呈正相关关系, 与耕地和城乡建设用地破碎度主要呈负相关关系。(3)道路距离与景观破碎化的关系在不同的空间位置存在差异, 正相关和负相关区域的分布均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4)两者关系的空间异质性反映出除了道路外, 地形和所处位置到城市中心的距离对景观破碎化的共同影响。研究结果有利于进一步揭示道路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685.
山西霍山森林群落主要种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将山西霍山每50m海拔段作为一个样方调查区,作4个100m^2的样方,从山麓海拔900m到山顶2354m,共作样方52个,将海拔作为一条反映水,热,土壤等环境因子的综合资源轴,将群落类型作为反映种群互惠,竞争关系的另一综合资源轴,选择该区12种乔木,15种灌木,计测其在2条轴上的资源选择性系数(L),生态位宽度(B)和乔木之间,灌木之间以及乔灌木之间的生态重叠值(O)。结果表明:L值愈小,B值愈大,物种的资源利用能力愈强,生态幅度愈大,对某一资源的依赖性愈小;反之亦然。比较同一资源轴上的不同的L值和B值,可反映物种的优势程度和区分能力,相同生活型种间的重叠值既可作为反映种间生态学相似性的指标。也可作为判断种间有无竞争可能的参考,不同生活型种间重叠值的大小则可作为判断种间依存和相似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686.
687.
核酸原位杂交技术及其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核酸分子杂交基础上产生的染色体核酸原位杂交技术(in situ hybridization of nuclear acids),是目前动植物及人类医学细胞遗传学研究中新发展起来的,能够对待测核酸进行定性、定位或相对定量的一项遗传分析技术,它的应用与发展将使动植物及人类染色体上的基因定位和杂种鉴定由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生物水平,因此,业已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688.
689.
估计全国的侗族约有120余万人,湖南有30余万。据说,湖南省的通道侗族民族自治县有近亲通婚的风俗,但无详细的调查材料。1983年,我们在该县随机抽样对其进行了调查。该县现有侗族12余万人,汉族5万余人,苗族4,500余人,瑶族1,500余人。有20个乡,2个城镇,220个村。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