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采用传统培养与PCR-DGGE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黄河流域棉区4个省份种植的转Bt基因棉在4个生长时期(播种后第30天、第60天、第90天和第120天)的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同一省份同一生长时期转Bt基因棉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常规棉相比均无显著差异,其数量主要受不同生长时期影响,而不同省份间主要受地域条件的影响.4个省份转Bt基因棉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较丰富,同一省份同一生长时期内转Bt基因棉与常规棉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丰富度均无显著差异.不同省份间细菌多样性主要因地域条件而有所不同,但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42.
miRNAs在肿瘤中异常表达,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发现,miR-9-5p在肿瘤中可能发挥原癌或抑癌效应,功能尚未完全阐述清楚。本文拟探讨miR-9-5p在舌癌中的作用。前期研究中收集10例舌癌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后发现,miR-9-5p在舌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且其在舌癌细胞中的表达量也明显高于正常舌上皮细胞。此外,在舌癌细胞Tca8113中过表达miR-9-5p显著增加细胞的增殖能力。生物信息学预测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9-5p可直接结合在自噬/苄氯素1调节因子1(activating molecule in beclin1-regulated autophagy, Ambra1)的 3′-UTR区域,靶向抑制Ambra1表达。Western印迹结果证实过表达miR-9-5p降低Ambra1的表达,反之亦然。Ambra1在舌癌细胞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舌上皮细胞。BrdU实验证实在舌癌细胞SCC-25中过表达Ambra1可显著抑制其增殖能力;相反,使用siRNA技术沉默Ambra1能够显著促进Tca8113细胞的增殖。在干预miR-9-5p的细胞中同时干预Ambra1的表达,结果发现Ambra1可显著逆转miR-9-5p对舌癌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总之,miR-9-5p在舌癌中可能发挥原癌基因样作用,通过直接靶向抑制Ambra1表达进而促进舌癌细胞发生增殖。  相似文献   
143.
磷酸化底物肽的硫代磷酸化及荧光标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蛋白激酶A的一磷酸化底物肽LRRASLG为模型肽,研究了硫代磷酸化及荧光标记反应条件。荧光标记试剂5-{「((2-碘代乙酰)氨)乙基」氨基}萘-1-磺酸(1,5-IAEDANS)适宜浓度为1.6mmol/L,标记反应缓冲液的适宜pH为7至8。实验了标记肽分别在N-端序列分析、电喷雾质谱和0.1%三氟乙酸存在下的稳定性。比较了标记肽和标记肽的紫外吸收光谱的差异特征。初步显示高效液相色谱蛋白酶解肽谱  相似文献   
144.
将已获得的含猪细小病毒VP2蛋白主要抗原域编码基因VP2I重组酵母菌株在优化的条件下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蛋白含量达227.6μg/mL,在此基础上以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初步建立了检测猪细小病毒抗体水平的间接ELISA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抗原最佳包被浓度5.69μg/mL,而血清最佳稀释倍数为1:80。阳性标准初步定为:OD待测样品>0.5,且OD待测样品/OD阴性血清>2.0。采用iVP2I-ELISA对猪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iVP2I-ELISA与HI试验的符合率为97.2%,与国外同类试剂盒的符合率达到91.2%。  相似文献   
145.
虚拟森林景观中林火蔓延模型及三维可视化表达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传统上的林火模拟通常只选用一种林火模型,用一个简单的椭圆预测林火蔓延时火场各个位置的情况,与现实中火灾蔓延状况相差甚远,而且以往的林火蔓延是基于二维可视化表达,表达信息有限.本系统采用现今运用最广泛的Rothermel模型,利用Huygen原理,并以改进的粒子系统方法三维模拟在不同的风速、坡度下林火在火场不同位置的扩散行为.采用该方法模拟林火扩散行为,不仅能实时显示受灾面积、火势蔓延的方向、火势大小,且能给人以真实感.并将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福建漳浦林区.  相似文献   
146.
毛细管区带电泳/串联质谱联用法鉴定多肽和蛋白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建立了毛细管区带电泳-串联质谱联用(CZE/MS/MS)对多肽和蛋白质高灵敏度鉴定方法,对Met-脑啡肽和Leu-脑啡肽的混合物进行了分析,用CZE/MS/MS方法验证了各自的序列,同样对细胞色素c的胰蛋白酶酶解产物用CZE/MS/MS方法进行了肽质谱分析,几科所有肽段的序列及其与在分子中的位置都得到了确定,通过SEQUEST软件进行蛋白质序列数据库搜索得到准确的鉴定结果,所消耗的样品量均在低皮可  相似文献   
147.
马蹄参属的解剖学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伟华  向其柏 《植物研究》1999,19(3):286-291
马蹄参属Diplopanax Hand.-Mazz.被不同的作者放在五加科Araliaceae、山茱萸科Cornaceae或单室茱萸科Mastixiaceae中,本文报道了马蹄参Diplopanax stachyanthus Hand.-Mazz.的解剖学特征,通过比较研究支持将马蹄参属从五加科中移出,改隶于单室山茱萸科。马蹄参属在山茱萸目Cornales中处于比较原始的演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8.
江宪平  颜中  其梅  蔡险峰 《遗传》1992,14(4):37-41
木文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藏汉后代群休的肤纹参数(其中藏父汉母及汉父藏哥各100例)与他们冬自的父母群体样本的有关肤纹参数进行比较,再与1000例藏族及1040例汉族两个大样本的有关肤纹参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藏汉子代的肤纹特征介于藏埃和汉族之间,藏汉子代与其母亲的遗传距离相近。提示肤纹参数的多因子遗传本质和肤纹遗传有一定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49.
150.
新疆断裂带泉水中细菌群落结构的PCR-DGGE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乌鲁木齐10号泉起源于天山山脉博格达峰,地下径流于地震断裂带,泉水中硫化氢、甲烷等地球化学元素迁移活跃,为 揭示水文地球化学变化对地震断裂带泉水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对该泉水样品定期采样,以微孔滤膜收集菌体,使用SDS-酶解法提取总DNA,对细菌16S rDNA V 3区进行PCR-DGGE分析并对条带测序,条带的光密度信息与监测的地球化学指标进行典型相关分析(CCA)。结果表明B16(Uncultured bacterium)和ε-变性菌纲 (epsilon proteobacterium)与氟含量成正相关;黄杆菌B1 (Flavobacterium)、绿脓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B10(Uncultured bacterium)和腐生性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与硫化物呈正相关;硫微螺菌(Thiomicrospira arctica) 、黄杆菌B3(Flavobacterium)及阿尔莱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rlettae)与氢气呈正相关。断裂带泉水细菌能够对地层深处渗透出的地球化学元素产生灵敏的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