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6 毫秒
71.
准噶尔小胸鳖甲短时低温胁迫响应的转录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拟步甲科昆虫小胸鳖甲Microdera punctipennis是分布于中国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特有物种,具有很强的耐寒性,但其低温响应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丰富小胸鳖甲的已知基因信息,分析在短时低温胁迫下,上调表达基因的主要类群及参与的主要代谢通路。【方法】利用Trinity软件对分别在4℃低温和25℃(对照)下处理3 h的小胸鳖甲成虫RNA-Seq数据进行从头组装,利用Blast2go软件进行基因注释。通过DESeq和GFOLD软件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并对上调表达基因进行GO(Gene Ontology)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代谢途径富集分析。【结果】测序过滤后得到68 165 001个有效读序,51 712个平均长度为984 bp的非冗余基因,其中29 925个基因(约57.87%)有同源序列(E-value10-5),与拟步甲科的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相应基因相似性最高(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72.75%)。低温响应上调表达基因有514个,富集到35个GO类群,18个KEGG途径。其中胁迫响应类群、生物调节类群和免疫系统过程类群都占有重要比例,嘌呤代谢、硫胺素代谢、糖酵解/糖异生等代谢通路显著富集。在胁迫响应类群中,热激蛋白Hsp90基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基因和钙联接蛋白Calnexin基因等8个非生物胁迫相关基因显著上调表达。【结论】荒漠昆虫小胸鳖甲低温转录组揭示,在4℃冷驯化过程中,代谢过程、胁迫响应、生物调节和免疫系统等生物学过程相关基因表达显著上调,其中几个非生物胁迫响应基因提示小胸鳖甲可能从分子伴侣、细胞周期阻滞、线粒体稳定性、抗氧化胁迫等多方面应对低温胁迫。KEGG富集分析所揭示的小胸鳖甲在低温下的转录组代谢通路与其他物种有较大差异。研究结果为后续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小胸鳖甲耐寒关键基因的发掘及耐寒机制的揭示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细胞间隙连接蛋白43(Cx43)与信号通路基因Smoothened(Smo)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从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胰腺癌患者53例切除组织及与癌组织相配对的3cm外癌旁组织,对比不同胰腺组织中Cx43与Smo阳性表达率,及Cx43 m RNA与Smo m RNA表达水平,分析胰腺癌组织中Cx43和Smo表达与胰腺癌的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胰腺癌组织中Cx43的阳性表达率及Cx43 m 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在癌旁组织,而Smo的阳性表达率及Smo m 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胰腺癌患者组织学分级为Ⅲ级、有淋巴结转移者的Cx43 m RNA表达水平分别明显低于Ⅰ~Ⅱ级、无淋巴结转移者,Smo m RNA表达水平则明显高于Ⅰ~Ⅱ级、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胰腺癌组织中Cx43 m RNA和Smo m RNA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846,P=0.000)。结论:Cx43 m RNA在胰腺癌中的表达下降,而Smo m RNA则表达上调,临床监测Cx43及Smo基因的表达情况,有助于评价患者的病情与预后。  相似文献   
73.
74.
地衣对乌鲁木齐市空气污染生物指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选用对环境污染较敏感的3种地衣监测乌鲁木齐市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程度及其对地衣体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地衣体内硫含量及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3种不同地衣体内硫含量和叶绿素含量与地衣移植时间的长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中,黑蜈蚣衣的硫含量最高为10.68μg/g,其次是中国树花和亚花松萝7.41μg/g和7.05μg/g。移植1个月后黑蜈蚣衣、中国树花和亚花松萝体内的硫含量分别增加10.58%(11.81μg/g)、29.15%(9.57μg/g)、36.31%(9.61μg/g)。移植4个月后增加率分别为22.85%(13.12μg/g)、53.71%(11.39μg/g)、64.11%(11.57μg/g)。对照组中亚花松萝体内的叶绿素含量为1.326mg,移植1个月和4个月后地衣体内的叶绿素含量降低了22.44%(1.083mg)和37.41%(0.965mg)。结论:地衣体内硫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可用于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的生物监测。  相似文献   
75.
目的:建立一种从陈旧家禽血液中快速提取基因组DNA的方法。方法:以传统蛋白酶K法为基础进行优化。以陈旧鸡血为实验材料,新鲜抗凝鸡血为对照,经过生理盐水预处理、高浓度SDS裂解液和蛋白酶K消化、酚氯仿抽提后,对产物进行凝胶电泳检测、紫外分光光度检测和PCR扩增。结果:提取时间缩短为5~6h,所得基因组DNA纯度高、产量大,可用于后续分子生物学实验。结论:快速从陈旧家禽血液中提取DNA的方法被成功建立。  相似文献   
76.
地衣在自然界中是一种特殊的生物类群,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和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它在环境污染评价,药物和香料开发利用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目前对地衣的研究涉及地衣分类、地衣区系地理、地衣群落生态学、地衣化学、利用地衣评价环境质量以及地衣分子生物学等领域。回顾了新疆地衣研究近20年的发展概况,总结了新疆地衣研究的发展历程、特点,并展望了新疆地衣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7.
Ugan古河道胡杨可培养内生细菌的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目的】为了了解塔河废弃古河道胡杨可培养内生细菌的多样性。【方法】从2棵胡杨树干部抽出其内存液,采用三种不同的培养基对样品的内生细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对它们进行16S rDNA测定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分离纯化不同表型的细菌62株,对它们的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62株菌分别属于四个大类群;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α-变形菌纲(Alpha Proteobacteria) 、γ-变形菌纲(Gamma Proteobacteria),18个属,32个种;芽孢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是胡杨可培养内生细菌的优势细菌种群,它们分别占已测种群的40.32%、16.13%。其中菌株KTH-63为葡萄球菌科的潜在的新属新种,它与最近源菌株的16S rDNA序列相似率为92.491%;9株菌KLH-21、KLH-1、KTH-8、KTH-14、KNA-26、KLH-18、KTH-20、KNA-3、KLH-25是潜在的新种(16S rDNA相似率为96.089 %-97.769 %),胡杨树干内存液中潜在新种的发现率高达总分离检测菌株的16.13 % 。本研究获得的胡杨可培养内生细菌的群落结构数据给植物内生细菌新增了10个属,18个种。【结论】胡杨具有多样性极其丰富的可培养内生细菌菌种资源,土著新种的发现频率超出了预期,胡杨可培养内生细菌的群落结构极大地刷新了植物内生细菌的种群记录,极具进一步发掘的潜力。  相似文献   
78.
摘要 目的:评价血清中甲状腺特异性抗体的存在对乳腺癌患病风险的影响,为评估乳腺癌的预后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 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 Medline ( 1950~2012 ) 、 EMBASE ( 1949~2012 ) 、 Pubmed (1946~2012 ) 、 Current Contents Connect ( 1998~2012 ) 和 Google Scholar ( 1992~2012 ) 等英文数据库。 收集关于甲状腺特异性抗体与乳腺癌(Breast Cancer, BC)相关性分析的横断面研究 或队列研究。 按 Cochrane 系统评价方法, 评价所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 有效数据采用 RevMan5.2 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最终 纳入 6 项研究, 共计 6945 例患者。系统评价结果显示: 乳腺癌的风险会随血清中甲状腺特异性抗体 (包括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anti-TPO 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anti-TG )的存在而增加 (anti-TPO OR 2.51, 95%CI: 1.94-3.25; anti-TG 2.67, 95%CI: 1.65-4.33 )。结 论: 乳腺癌的风险会随血清中甲状腺特异性抗体的存在而增加,甲状腺特异性抗体可能为乳腺癌预后的评估以及治疗原则的制 定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9.
摘要 目的:探讨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微创穿刺引流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合并脑疝患者神经功能、炎症反应及脑部血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14年4月~2019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HICH合并脑疝患者80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n=38,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和B组(n=42,行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疗效、神经功能、炎症反应、脑部血流及预后情况。结果:B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39/42),高于A组的76.32%(2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 d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水平以及术后3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B组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7 d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较术前降低,且B组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Vm)均较术前增加,且B组高于A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I)较术前降低,且B组低于A组(P<0.05)。两组预后良好率无差异(P>0.05)。结论: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微创穿刺引流治疗HICH合并脑疝患者可有效恢复患者脑部血流速度,降低炎症反应,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0.
摘要 目的:分析人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前HIV-1耐药以及影响因素,探讨HIV/AIDS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CD38表达(CD8+CD38+T淋巴细胞百分比)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接诊的442例HIV/AIDS患者(HIV/AIDS组)和163例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HIV/AIDS组扩增pol基因,进行HIV-1基因耐药分析,检测CD8+CD38+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T淋巴细胞计数、CD8+T淋巴细胞计数。分析HIV/AIDS患者HIV-1耐药的影响因素,分析CD8+CD38+T淋巴细胞百分比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CD8+T淋巴细胞计数相关性。结果:HIV/AIDS组442例HIV/AIDS患者中376例获得HIV-1 pol基因序列,HIV-1耐药35例,耐药率9.31%(35/37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耐药组和非耐药组在年龄、文化程度、感染途径、HIV病毒载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同性性传播、注射吸毒、高HIV病毒载量是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前HIV-1耐药的危险因素(P<0.05)。HIV/AIDS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CD8+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CD8+CD38+T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5)。CD8+CD38+T淋巴细胞百分比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CD8+T淋巴细胞计数呈负相关(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前HIV/AIDS患者存在一定HIV-1耐药率,传播途径、HIV-1病毒载量与HIV-1耐药有关。CD8+T细胞表面CD38过表达与HIV/AIDS 患者CD4+T T细胞的过度消耗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