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用HPV通用型引物和型特异性探针以PCR一微孔板杂交检测法(PCR-ELISA)建立了HPV诊断及分型技术,特异性试验表明只与HPV阳性标本显色,A值为0.327士0.029;阴性标本均不显色,A值为0.003士0.001,与性传播性疾病相关的病原微生物、淋球菌、解际支原体、沙眼衣原体、人巨细胞病毒、单纯殖疹病毒均不显色。敏感性试验,显示该法能检出3.6个Hds细胞含HPV-18型144个拷贝,A值0.237-0.206;空白对照A值为0.005-0.ohRllZ-ELISA方法快速、敏感、特异且可用自动化仪器多量标本检测,因此适合临床实验使用。聚合酶链反…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利用空气消毒器能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在空气中的传播,但催化剂添加及多因子协同消杀的必要性及效果尚不明晰。方法:利用多因子消毒器,以白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在30 m3标准试验舱开展了臭氧、紫外线、臭氧催化、紫外光催化、HEPA过滤等单一消杀因子及多因子协同消杀气溶胶中微生物的研究。结果:分别添加臭氧催化剂、光催化剂较单一臭氧、紫外线消杀率提高12.9%和11.33%;在多因子消杀中,协同臭氧催化-紫外光催化-HEPA过滤的多因子消杀较单一因子消杀率分别提高10.58%、36.37%、53.67%。此外,随着相对湿度从40%增加至80%,臭氧消杀率提高3.67%,而紫外线消杀率下降6.76%;随着设备风速由1.1 m/s增加到1.9 m/s,臭氧、紫外线、HEPA过滤的消杀率分别提高2.95%、8.08%和46.09%;臭氧发生量由5 g/h提高至10 g/h时,消杀率提高12.87%。结论:催化剂添加及多因子协同能提升消毒器的消杀效率,环境相对湿度、消毒器风速等因素会显著影响消毒器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对全麻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麻醉效果及血清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月期间于我院行全麻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10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1)和研究组(n=52),对照组给予异氟醚联合异丙酚麻醉,研究组给予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再出血率及血清S100β、NSE水平。结果:研究组硬脑膜切开前(T2)~动脉瘤夹闭即刻(T4)时间点心率(HR)、中心静脉压(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呼吸后睁眼时间、气管拔管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2~手术结束时(T5)时间点血清S100β、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可改善全麻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的术后指标,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减轻脑损害。  相似文献   
14.
哺乳动物的包皮腺分泌物对个体间性引诱及繁殖行为的信息交流和种群调节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四川短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为研究对象对劳亚食虫目动物包皮腺挥发性化学成分和化学通讯功能进行报道。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的方法,分析四川短尾鼩雄体包皮腺中挥发性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果表明:(1)四川短尾鼩雄体包皮腺的挥发性化学成分主要含烷烃类、醇类、酮类、醛类、醚类、酯类、酸类、芳香烃类等45种化合物;(2)成年雄性四川短尾鼩的包皮腺中挥发性成分有39种,幼年雄性含有28种,说明四川短尾鼩成年雄体的包皮腺中挥发性化学成分多于幼年雄体;(3)成年雄体的包皮腺分泌物中含有4种特有的挥发性化学成分,幼年雄体中特有成分仅为1种,表明四川短尾鼩包皮腺中的挥发性化学成分存在年龄差异;(4)四川短尾鼩包皮腺分泌物中不同化学成分相对含量不同,同种化学成分在不同个体间的相对含量存在差异。四川短尾鼩雄性包皮腺挥发性化合物种类丰富,个体、年龄差异明显。推测挥发性化合物中丁酸(Butanoicacid)、乙酸乙酯(Ethyl acetate)、苯酚(Phenol)为四川短尾鼩的信息素。本研究为进一步验证该物种的信息素成分及其传递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蓝藻地衣是附生植物类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环境监测和养分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研究在云南哀牢山亚热带森林系统的2种原生和6种次生森林群落中, 以粉缘绵毛衣(Leioderma sorediatum)、天蓝猫耳衣(Leptogium azureum)、网肺衣(Lobaria retigera)和双缘牛皮叶(Sticta duplolimbata) 4种常见蓝藻地衣为对象, 共设立120个样地, 调查了它们在3600株树木0-2 m树干上的分布, 探讨其分布特征及与森林类群、宿主种类以及林龄等生境因子的关系。研究发现4种蓝藻地衣在森林群落间的分布模式明显不同。除双缘牛皮叶的盖度和频度在原生苔藓矮林中最高外, 其他3种蓝藻地衣的最高值均出现于次生林如厚皮香(Ternstroemia gymnanthera)林和滇山杨(Populus bonatii)林中; 而哀牢山地区广布的原生木果柯(Lithocarpus xylocarpus)林中, 4种蓝藻地衣极为少见。4种地衣都能生长于10多个树种上, 但明显表现出对厚皮香、滇山杨和硬壳柯(Lithocarpus hancei)等树种的偏好性, 以及对小花山茶(Camellia forrestii)等的排斥性。森林群落的林龄、胸径、最大胸径、林冠开阔度、基面积、树木密度和树种多样性等因子的变化均对4种附生蓝藻地衣的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但在景观尺度上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在不同森林群落内部却有各自的重要作用。其中, 林龄、林冠开阔度和宿主胸径是影响蓝藻地衣分布的最重要的生境因子。  相似文献   
16.
mRNA疫苗的开发及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mRNA稳定性和安全高效的递送系统的研究日渐成熟,近年来,mRNA疫苗在肿瘤个体化疫苗中取得了较大进展,因其生产工艺简单、在细胞内表达抗原、安全性优于DNA疫苗等特点,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型疫苗。为了解全球mRNA疫苗的开发与研究现状,在此重点对mRNA疫苗的分子设计、递送系统、临床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综述,为后续mRNA疫苗的开发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张婷婷  刘文耀  胡涛 《生态学报》2022,42(15):6265-6273
作为山地森林生态系统附生植物区系的重要组分,兼性附生植物是一类既能附生于树皮,又能根植于土壤的特殊植物类群,是同一物种在不同生长基质上的生态型。研究兼性附生植物在不同生境下的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变化,有助于了解兼性附生植物对生境变化的响应与养分利用策略。以云南哀牢山亚热带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中常见的兼性附生植物长叶粗筒苣苔(Briggsia longifolia)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地生、树干基部和1.3 m树高处不同生境的基质、植株叶片和根系中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测试与分析,探讨不同生境下兼性附生植物的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养分利用策略。研究结果显示:长叶粗筒苣苔的生长基质以及各器官的化学计量特征在不同生境间存在差异。林地土壤C、N、P含量以及C∶N、C∶P和N∶P均低于树干附生基质,树干基部基质的C、N、P化学计量特征介于两者之间。与地生生境相比,在附生生境下长叶粗筒苣苔的N、P含量较高,而C∶N、C∶P和N∶P则较低,说明其养分利用效率较低。在3种生境下长叶粗筒苣苔叶片的N含量与N∶P均低于根系,而C∶N则高于根系。长叶粗筒苣苔叶片中N、P元素以及N∶P比的内稳性指数高于根系,叶片和根系的内稳性均表现为:HN∶P > HN > HP。根中较弱的化学计量内稳性,说明其通过调节根系的元素组成与养分吸收来维持叶片代谢活动的相对稳定。综上所述,兼性附生植物通过调整其在不同生境间的养分吸收与利用策略以及叶片和根系间的化学计量内稳性,以此来适应生境的变化。这些研究结果丰富了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也为深入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形成及其维持机制、以及山地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吴云  胡涛  杨玲  查文  曹荔 《生物磁学》2013,(34):6719-6722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先天发育异常的规律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480例经产后及引产后证实的单胎妊娠的畸形胎儿,回顾性分析产前的超声检查资料,孕妇平均年龄27.6岁,平均孕周27.1周。超声诊断畸形儿统计标准:参照《中国出生缺陷监测报告卡》的监测类型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超声医学分册)》的检测畸形类型确定。结果:459例为经超声检出的胎儿先天畸形,21例为超声漏诊,根据胎儿出生后情况反馈为畸形。459例畸形胎儿,孕周在12-40周,其中24.4%(112/459)的病例是在18-24孕周之间检出,56.9%(261/459)的病例是在12—28孕周之间检出,其中24周检出病例数最多(42/459)。35.7%(164/459)的胎儿畸形是在孕28-36周期间检出。结论:超声对胎儿畸形的诊断符合率为95.62%(459/480)。妊娠28周前超声能检出大多数可检的胎儿畸形。超声在胎儿产前诊断上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诊断率高,无损伤性,操作简便,重复性强。  相似文献   
19.
人的生态位—调控者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胡涛 《应用生态学报》1990,1(4):378-384
大量的历史事实表明,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强,逐渐占据了某个特殊的生态位。本文运用L.v.Bertalanffy一般系统论中“趋中心化”、“渐进机构化”思想,通过与细胞、个体进化过程的类比分析推理,演绎出人在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它不仅仅是食物链上的一个环节,也是生态系统中的调控者。并在传统生态学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人的特殊生态位,提出生态系统的四元结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调控者。分析表明,人类的出现是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中的历史必然产物;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具有以人为中枢的双层结构的系统复合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不同树形龙安柚冠层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开心形、Y字形、双层分层形和自然圆头形的龙安柚为试验材料,比较不同树形的冠层特性、叶片结构和生理特征,以期为龙安柚果园小环境的调控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开心形间隙分数阈值最高,是自然圆头形的4.33倍。开心形与Y字形的冠层光合辐射与透射系数均显著高于其他树形,但二者无显著差异,表明开心形和Y字形的冠层通风透光特性较好。(2)开心形与Y字形叶片厚度增加,叶面积和气孔密度较大,栅栏/海绵组织厚度和组织紧密度较高,叶片组织疏密度较低,且二者无显著差异,表明开心形与Y字形利于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降低蒸腾作用。(3)Y字形和开心形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最大表观电子传递速率、初始斜率和半饱和光强较高,而蒸腾速率较低,二者对强光的耐受能力较强;其中开心形蒸腾速率最低为2.43 mmol m~(-2)s~(-1),且其结果枝光抑制参数最小,为0.629。说明开心形为最佳的高光效树形。(4)冠层微环境因子、叶片结构及光合生理指标之间多呈极显著相关关系,但开心形叶片结构和生理的大部分指标与冠层环境因子之间相关性较低,说明开心形树形不同部位的营养枝和结果枝的叶片性状差异较小,其光渗透性好,整个冠层的光截获能力和有效光辐射的分布差异较小,笔者认为开心形是龙安柚栽培中的适宜高光效树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