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21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北京人工刺槐林化学元素含量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31年生人工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林内各种植物的化学元素含量以C素最高,尤以刺槐树干中C含量多。N和Ca在刺槐叶片中含量大。丛生隐子草(Cleistogenes caespitosa)地上部分含K量高于林内其他植物。Fe在荆条(Vitex negundo var.heterophylla)叶片中含量较多。Al和Na在植物细根中含量为大。酸枣(Zizyphus jujuba var.spinosa) 叶中含有较高的Mg和Mn。 刺槐林的乔木、灌木、草本层化学元素积累量以C>Ca>N> K>Mg>P>Fe>Al>Na>Mn>Cu>Zn为序。灌木层化学元素积累量除C和Ca以外,均高于乔木层。对比地表枯枝落叶层化学元素总量与人工林元素的积累量,以Na的比值最高,Ca、Mn、Fe、Zn比值次之,元素归还量都较大。P比值较低,归还量较少。刺槐林土壤化学元素贮存量是以Ca>N>Mg>Fe>K>P>Na>Mn>Al>Zn>Cu为序。植物对土壤中化学元素的富集系数以K、Al和P较高。人工林元素积累量与土壤元素贮存量之比,亦以K、P、Al比值较高。可见土壤中的K、P和Al相对是不足的。  相似文献   
132.
细胞癌基因(c-onc)与细胞增殖的调节是当前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早在1985年Macara就提出癌基因调节细胞增殖的模型,认为c-myc是在细胞增殖早期参与作用的“获能基因”。该模型为进一步研究癌基因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提供了有意义的线索,唯其细节尚待进一步阐明和证实,至今c-myc与细胞增殖的关系仍是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正常人外周  相似文献   
133.
中国森林害虫化学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呈频发重发态势,严重危害林业生态安全。化学防治是目前森林害虫综合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措施之一。本文基于我国森林害虫发生特点,详实阐述森林害虫化学防治中烟雾防治、注干防治、昆虫生长调节剂防治和行为化学防治的作用、应用技术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化学防治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森林害虫化学防治未来发展方向,为我国森林害虫化学防治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4.
原发性肝癌(PLC)患者在精确放疗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是一种常见并发症,及时的预测防护能降低发病率、死亡率。研究表明:多余的特征变量会影响HBV再激活的预测精度。通过提出基于近邻成分分析(NCA)的特征选择方法找出HBV再激活的危险因素及特征组合。之后分别建立经Bayes优化前后的支持向量机模型(SVM)对这些关键特征子集及初始特征集进行分类预测。实验结果表:明HBV DNA水平、KPS评分、分割方式、外放边界、V25、肿瘤分期TNM、ChildPugh等都是影响HBV再激活的危险因素。其中经NCA特征选择之后发现的V25是在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研究中首次提出的危险因素。10折交叉验证下特征组合HBV DNA水平、外放边界、V25的预测精度高达86.11%。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可以很好的应用于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研究,特征选择后的关键特征组合具有更优越的分类性能。  相似文献   
135.
为研究地衣芽孢杆菌对铀(U)、锰(Mn)和砷(As)的吸附特性,以及Mn、As对地衣芽孢杆菌对U吸附的影响,为该菌在U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试验,研究了地衣芽孢杆菌对U、Mn、As的富集规律及Mn、As对U富集的影响,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分析其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单因素实验中,U浓度大于75 mg/L、Mn浓度大于25mg/L或As浓度大于50 mg/L均会对地衣芽孢杆菌的生长产生明显的抑制;同时,U、Mn浓度在0-100 mg/L范围内其浓度与吸附率呈负相关,As在0-100 mg/L范围内其吸附率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且100 mg/L时吸附率最高,达到79.73%。多因素实验发现,As浓度低于60 mg/L时促进地衣芽孢杆菌对U的富集,高于60 mg/L发生抑制作用。低于40 mg/L的Mn促进芽孢杆菌对U的吸附,浓度高于60 mg/L Mn对其U的吸附产生抑制作用。Mn和As通过抑制细菌生长、竞争菌体表面负电性基团、改变菌体物质特性等方式影响菌体对U的吸附。  相似文献   
136.
胃癌是世界上死亡率第三的重大疾病,而在早期阶段却有着良好的治愈率和生存率。因此,找到针对早期胃癌的特异性标志物从而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本实验室的早期研究中,发现过氧化物酶4(peroxiredoxin-4,PRDX4)有极大的潜能作为早期胃癌的特异性标志物,并且由于蛋白质结构的特殊性,能够分泌至血清中,为早期胃癌的无创化诊断提供了可能。本文为寻找血清中PRDX4蛋白的特异性适配体,通过消减-SELEX方法找到9种适配体。经特异性和亲和力分析后,证实其中Ap-EGACS-11在9种适配体中具有最高的特异性和亲和力。随后在适配体的验证研究中证实,相对于进展期胃癌病人血清、结直肠癌病人血清和正常人血清,Ap-EGACS-11对早期胃癌病人血清的检出率最高。该结果表明,PRDX4具有早期胃癌特异性血清标志物的潜能,且Ap-EGACS-11可直接作为早期胃癌的检测试剂。  相似文献   
137.
粉刺侧孢霉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酶活性与pH值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粉刺侧孢霉 (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在以微晶纤维素为C源时 ,木素过氧化酶与 pH值的关系 .试验采用 37~ 39°C下液体振荡培养 ,藜芦醇为产酶诱导剂 ,测试不同起始 pH值所得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 .结果表明 ,起始 pH值 6.0所得酶活最高达 0 .1 2 6U·ml- 1 ,说明以微晶纤维素代替葡萄糖为C源 ,其最佳 pH值相对较高 .菌丝球直径与酶活呈正相关 .  相似文献   
138.
转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抗虫甘蓝植株的获得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将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CpTI)基因导入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 L.)栽培品种“京丰”和“迎春”,并分别获得了转基因再生植株。对NPTⅡ的ELISA检测表明,标记基因NPTⅡ已在再生植株中得到有效表达。对转化植株进行Southern blot分子杂交实验进一步证明CpTI基因已整合到甘蓝的基因组。实验室内的叶片离体饲虫及盆栽饲虫试验表明,转基因甘蓝对菜青虫具有一定抗性。实验中还观察到,采用愈伤组织分化途径可以获得较高的转化频率,但嵌合体较多;而直接分芽的途径转化率低,但嵌合体较少。  相似文献   
139.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脑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病理确诊的小细胞肺癌患者,比较发生脑转移与未发生脑转移两组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诊断时转移器官数、NSE、LDH、一线化疗周期数、一线化疗疗效、是否接受预防性全脑放疗与患者是否发生肺癌脑转移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转移器官数、NSE、一线化疗周期数与接受预防性全脑放疗是脑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转移器官数≥2[OR:4.53,(95%CI:1.19~17.26),P=0.027]和NSE大于正常值4倍[OR:2.70,(95%CI:1.05~6.94),P=0.039]是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一线化疗周期数≥6个周期[OR:0.28,(95%CI:0.11~0.68),P=0.005]与接受预防性全脑放疗[OR:0.49,(95%CI:0.01~0.42),P=0.006]是脑转移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40.
目的观察氨磷汀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化疗中增效减毒的作用,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随机选取初治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内科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69例,分为加氨磷汀组39例和不加氨磷汀组30例。统计入选的患者均用IP方案化疗,21d为1个周期。均有经CT扫描具有可测量肿瘤病灶。化疗4个周期后按照WHO制定的抗癌药物急性与亚急性不良反应分级标准,按RECIST方法进行疗效评估,研究氨磷汀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化疗中的增效减毒作用。结果化疗4个周期后,加氨磷汀组患者骨髓毒性、肝毒性、肾毒性、神经毒性明显低于不加氨磷汀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胃肠道反应、免疫系统方面加氨磷汀组患者与不加氨磷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氨磷汀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IP方案化疗的近期疗效无影响。(2)氨磷汀能减少广泛期小细胞肺癌IP方案化疗的骨髓毒性、肝毒性、肾毒性、神经毒性等毒副作用,进一步提高化疗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