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在流行病的三大流行环节中,病原的宿主与疾病的传播媒介常是动物。动物学研究,尤其是动物生态学研究,常能在病原体尚未分离出来的情况下,判别出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宿主动物,找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从而有效地防治  相似文献   
62.
DHA和EPA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本文综述了DHA和EPA的研究背景、生物体内的代谢、生理作用及开发应用,并据此提出今后进一步开展该方面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3.
大兴安岭及三江平原黑线姬鼠的种群年龄组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1957年5—10月,作者曾对大兴安岭及东北三江平原夏、秋季黑线姬鼠的种群年龄进行了研究。所用标本包括大兴安岭伊图里河与呼玛及三江平原抚远与富锦等地,共795只。 依臼齿咀嚼面釉质磨损程度,将标本划分为幼体、亚成体、成体Ⅰ、成体Ⅱ及老体等5个年龄组,划分标准如下: (1)幼体:M~3还没有长成,咀嚼面与M~1及M~2尚未达到同一平面。 (2)亚成体:M~3长成,与M~1及M~2咀嚼面达一平面。M~1及M~2齿突虽已磨损,联成横嵴,且有纵的联接出现,但第2与第3横嵴的两端尚未联接成为一个封闭的环。雄体有2/3个体的睾丸降落,副睾有精子出现;雌体有1/3的个体怀孕。 (3)成体Ⅰ(年轻的成体):M~1的第2及第3横嵴的两端,已由纵的联接相接联成一个封闭的环。雄体4/5个体睾丸降落,副睾有精子;雌体1/2的个体有孕。 (4)成体Ⅱ(年老的成体):M~2的第2及第3横嵴的两端由纵的联接联成一个封闭的环。雄体100%睾丸降落,副睾有精子;雌体60%有孕。繁殖力已达到最旺盛的阶段。 (5)老体:咀嚼面已大部分磨平。 2.黑线姬鼠年龄组成具有明显地性别及地区差异。通过卡方试验,虽然在夏秋季黑线姬鼠逐月年龄组成的差异不显著,且皆以亚成体组占优势,但是若结合繁殖情况加以分析,9月下旬黑线姬鼠即停止繁殖,估计冬末春初由于没有幼体继续补充入种群,而  相似文献   
64.
大兴安岭森林采伐地区人房内鼠类区系的演替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动物区系常有阴显的演替现象。作者在内蒙古大兴安岭牙林铁路沿线工作期间,曾进行了人房内小形啮齿类区系演替现象的观察。分别选择了新开发的、采伐后1—5年和15—30年的林区,对人房内小形啮齿类的组成及  相似文献   
65.
莫氏田鼠在外形上,与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 Buc-hner,1889)十分相似。但其腹部与足部的颜色较黑,踱部有6个肉垫,眶间嵴在年老的标本,比东方田鼠明显。它的脑颅较短,颧骨较高,头骨前部略低,都足以与东方田鼠区别。  相似文献   
66.
崔辉梅  曹家树  张明龙  姚祥坦  向殉 《遗传》2005,27(2):255-261
以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 AACC,2n=38)Ogura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为母本,以不同白菜(B campestris ssp. chinensis Makino, AA, 2n=20) 自交系‘新选一号’和‘矮脚黄’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了杂种F1、BC1、BC2代。利用cDNA-AFLP技术对两种材料的不同回交世代BC1、BC2代与其亲本在蕾期的基因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白菜回交世代与其亲本的基因表达有明显差异,在质和量上都存在差异。基因表达模式有5类共7种:(1)单亲沉默型(2种),(2)单亲一致型(2种),(3)双亲共沉默型,(4)杂种特异型,(5)表达一致型。随着回交世代的增加,回交杂种和亲本的基因表达在单亲沉默型、双亲共沉默型呈增加趋势。而在母本一致型、父本一致型、杂交种特异型、表达一致型呈下降的趋势。两种白菜在F1、BC1、BC2 3个世代与回交亲本花蕾间的基因差异表达有15种类型,其中以在轮回亲本、F1、BC1、BC2中共同出现表达的带的比例最高。Abstract: Crosses between female parent of Ogura male sterility Brassica napus L. and male parents of B. campestris ssp. chinensis Makino were made and F1, BC1 and BC2 generations produced. Gene expression of two Chinese cabbage backcross hybrid BC1, BC2 and their parents at bud stage was analyzed by means of cDNA-AFLP techniqu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atterns of gene expression differ significantly between BC1 and BC2 generations and their parents. There were many patterns of gene expression, including gene overexpression and gene silencing. Five patterns (seven kinds) of gene expression were observed, which include: (1) bands occurring in only one parent (two kinds); (2) bands observed in hybrids and one parent (two kinds); (3) bands occurring in only parents (one kind); (4) bands visualized in only hybrids (one kind); (5) bands observed in parents and hybrids (one kind). In accompany with the addition of backcross, the increase trend in backcross hybrids and their parents were described in the aspects of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bands expressed only in one parent and bands expressed only in both parents. The declined trend in backcross hybrids and their parents were observed in the aspects of bands expressed in both hybrids and one parent (two kinds), bands visualized in only hybrids and bands observed in parents and hybrid. Fifteen patterns of gene expression were observed in F1、BC1、BC2 and backcross parents. The percent of bands expressed in F1、BC1、BC2 and backcross was highest.  相似文献   
67.
利用PAUP和MrBayes软件,对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3个密码子位置的数据模块分别进行了豉甲科(Gyrinidae)和水生肉食亚目(Hydradephaga)在亚科或科水平上的系统发育学分析,结果表明第二密码子数据模块获得了理想的分析结果。由PAUP生成的豉甲科最优树来自第二密码子数据模块的分析,而由MrBayes生成的最优树来自全部密码子数据模块的分析。此外,用对应的氨基酸序列生成的ME和MP树与第二密码子数据模块分析的结果也一致。亚科Orectochilinae和Gyrininae以高的支持率形成了单系。然而,来自亚科Enhydrinae的种Porrorhynchus landaisi landaisi呈现了异常的位置。SH-test检验也支持该异常位置,表明这个种可能代表了一个科。在来自第二密码子数据模块的水生肉食亚目最优ML树中,整个Hydradephaga树呈现单系,豉甲科位于树的基部,表明了该科在水生肉食亚目中是一个早期的分支。在树中还产生了一个单系的Dytiscoidea总科,由Dytiscidae、Hygrobiidae、Noteridae和Amphizoidae 4个科组成,单系的Haliplidae与之成为姐妹群。此外线粒体分子钟的结果表明豉甲科的5对相近种间的分化是一个短时期内发生的(0.01~1.81百万年前),这点可能与它们的特殊地理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68.
本研究通过测序Cytb基因和COⅠ基因的部分序列来推定15种麻蝇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在世界麻蝇名录中,本研究的15种麻蝇能够代表麻蝇属Sarcophaga的6个亚属。连接序列(972 bp)被用于系统发育分析;分析方法包括了了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以及贝叶斯法。我们的结果提示了亚麻蝇亚属Parasarcophaga、别麻蝇亚属Boettcherisca以及红麻蝇亚属Liopygia的单系性,同时也表明蛇麻蝇亚属Liosarcophaga和德麻蝇亚属Pandelleisca并不是单源的。不过,目前的研究并不能分辨野德麻蝇S. (Pandelleisca) similis和峨眉叉麻蝇S. (Robineauella) coei的系统发育位置。此外,最大简约分析和似然功能分析在scopariiformis-iwuensis进化枝和polystylata-hui进化枝的关系上产生了不一致的系统发育推断。因此,后续研究不仅需要其他的分子标记,也需要更多的分类取样。  相似文献   
69.
为了将四分子分析应用于多倍体遗传重组的研究,本研究从qrt1基因突变的二倍体Columbia(Col)与Landsberg erecta(Ler)生态型拟南芥出发,利用秋水仙素诱导核基因组加倍,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筛选出成功加倍的qrt1基因突变的四倍体Col与Ler生态型拟南芥。并对其进行营养及生殖相关表型分析。首先qrt1突变抑制了侧根数量、基部侧枝数量以及莲座叶片面积。其次,四倍体莲座叶片面积、花粉、花药以及种子更大,侧根及茎基部分枝减少,抽薹时间推迟,每株果荚数与每果荚种子数更少,但种子发芽率都接近100%。倍性还对某些表型的影响具有背景依赖性,如对主茎分支数量、最终株高以及果荚长度的影响在Col与Ler生态型中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70.
本文应用模糊集论中论域上模糊相容关系的传递闭包性质提出了一种刻划多数量性状遗传网络结构的新方法。本文所定义的刻划这种网络结构的完备遗传相关系数概括了网络中各性状间二次以上的遗传相关关系。最后,以甘兰型油菜(Brassica Nbpus L.)自交系为例说明这种分析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