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1.
几个气孔模型在自然条件下的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13.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算法的水体透明度反演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臻钰  杨昆  罗毅  商春雪  赵磊 《生态学报》2021,41(6):2515-2524
水体透明度能够直观反映湖泊水质状态,掌握长时间大尺度湖泊水体透明度是控制和改善湖泊水生态环境的关键。由于滇池的水质原位监测工作起步较晚,导致长时间序列的历史湖泊水体透明度数据的缺失。为此,以滇池为研究区,以深度神经网络算法为理论基础,以原位监测和MODIS遥感影像为数据,对2001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滇池水体透明度进行反演,并利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探讨了滇池湖泊水体透明度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提出的反演模型具有较好的性能(RMSE=0.1359,MAE=0.1134),能够客观反映湖泊水体透明度状况;(2)时间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滇池水体透明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综合变化率为-0.08 m/10 a;(3)空间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水体透明度较高的区域下降率较大,水体透明度较低的区域变化趋势相对稳定,距离城区及居民区较近的水体透明度相对较低;人类活动将成为影响滇池水体透明度变化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造成滇池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背阔肌肌皮瓣在肩背部软组织肉瘤扩大切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方便性及优越性。方法:选取临床确诊肩背部软组织肉瘤患者8例,行肩背部病灶扩大切除术后,依据背阔肌肌皮瓣解剖学特点,选择合适的背阔肌肌皮瓣转移修复肩背部缺损。结果:皮瓣全部存活,随访6月至28月,肩背部外形满意,日常活动无明显影响。结论:应用背阔肌肌皮瓣修复肩背部软组织肉瘤扩大术后缺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我国医院中分离得到的一株青霉的分类地位。【方法】采用六级梯度撞击式空气采样法获得医院空气样品,在SA培养基上分离得到青霉菌,通过形态学鉴定和β-Tubulin序列对菌株进行初步鉴定;选取MEGA 4.0软件用Bootstrap方法构建β-Tubulin序列系统进化树并分析其亲缘关系。【结果】对北京市的医院集中空调系统的污染真菌群落进行调查,发现一株青霉新记录种,即Penicillium bilaiae。本文对其菌落和微观形态进行了详述,并根据β-Tubulin序列建立了系统发育树。P. bilaiae是被检样品中青霉属第二优势菌种。【结论】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分子鉴定结果,判定菌株SW11-6为比莱青霉(P. bilaiae),即发现青霉属一株中国新记录种,但其是否对人类健康存在潜在危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不同植茶年限茶园土壤pH缓冲容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明长期植茶对土壤pH缓冲容量(pHBC)的影响,以安徽郎溪和祁门茶园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连续植茶10、15、20、25、30年的茶园土壤酸碱缓冲容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酸碱滴定法适用于茶园土壤pHBC的测定,酸碱加入量与pH值在酸碱滴定曲线的特定突跃段(pH4.0~6.0)呈近似直线关系,可通过线性拟合方程计算pHBC.两地茶园土壤的pHBC随着植茶年限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郎溪茶园和祁门茶园土壤pHBC的下降速率分别为0.10和0.06 mmol·kg-1·a-1.茶园土壤pHBC与阳离子交换量、土壤有机质、盐基饱和度、物理性质黏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交换性酸总量及交换氢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圈养鹤类的血液生化指标差异,本研究对白鹤(Grus leucogeranus)、丹顶鹤(G.japonensis)、黑冠鹤(Balearica pavonina)、黑颈鹤(G.nigricollis)、灰冠鹤(B.regulorum)、蓝鹤(Anthropoides paradiseus)和白枕鹤(G.vipio)的10项血液生化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等)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国际物种信息系统(ISIS)提供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不同鹤类之间总胆固醇差异显著,而甘油三酯和血糖没有显著性差异,除了黑冠鹤和灰冠鹤的总胆固醇以及蓝鹤的血糖外,其余鹤类的常值均高于ISIS的平均值。2)不同鹤类之间的总蛋白、球蛋白和白蛋白的浓度差异显著,但总蛋白、球蛋白和白蛋白均在ISIS的正常范围内。3)不同鹤类间肌酐和尿酸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尿酸低于ISIS平均值,但仅尿素氮差异显著。不同鹤类之间血液生化指标存在差异,与圈养鹤的营养水平和环境有关。因此血液生化指标对于圈养鹤类营养状态和健康情况的判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圈养动物饲养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进威  罗毅  王宇豪  何刘军  李明洲  王讯 《遗传》2015,37(12):1175-1184
脂肪组织不仅在维持机体能量代谢和稳态上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脂肪细胞分化是由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向成熟脂肪细胞分化的复杂生理过程,该过程由大量转录因子、激素、信号通路分子协同调控。miRNA作为内源性非编码RNA,主要通过抑制转录后翻译等机制来调控基因表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RNA通过调控脂肪细胞分化相关的转录因子和重要信号分子进而影响动物脂肪细胞的分化和脂肪形成。本文对miRNA影响动物白色、棕色和米色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及其相关调控通路和关键因子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9.
冬小麦不同生育期最小冠层阻力的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国富  罗毅  唐登银  于强  於琍 《生态学报》2002,22(6):930-934
作物最小冠层阻力是研究农田蒸发和作物缺水的一个重要参数。使用作物的冠层红外温度信息,将作物在充分灌溉情况下冠层温度与空气温度之差与空气的饱和水汽压差的经验关系同其理论解释相结合,通过实验数据,估算了在华北平原气候条件下的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的平均最小冠层阻力,为基于这种阻力的应用共基础,研究表明冬小麦最小冠层阻力随发育期而不同,并且抽穗前后差异明显,给出了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的平均最小冠层阻力。  相似文献   
20.
水分和氮素运筹对冬小麦生育后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在大田条件下,进行了不同水分和氮素运筹对冬小麦生育后期光合特性及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增施氮素有利于提高旗叶的叶绿素含量(Chl)、PSⅡ潜在活性(Fv/Fo)及PSⅡ光化学的最大效率(Fv/Fm),而减少荧光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从而提高光合速率(Pn)和产量。但水分不足或过多,均会影响氮素对光合性能的改善,进而影响水分及氮素的效率和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