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2篇 |
免费 | 45篇 |
国内免费 | 140篇 |
专业分类
45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32篇 |
2013年 | 28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23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7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5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4篇 |
1978年 | 3篇 |
1965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195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31.
钟叔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9,26(2):150-153
培养B95-8细胞,分离EB病毒,转染外周血和扁桃体淋巴细胞,建立永生化的LCLs和TLCL细胞株; 带有wt P53基因的LCLs在DNA损伤剂——顺铂处理前未检出p53蛋白,经顺铂处理后,LCLs随作用时间延长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p53蛋白水平升高、DNA电泳显出梯状带;含mt P53基因的淋巴瘤细胞在顺铂处理前可检出高浓度的p53蛋白,经顺铂处理后,细胞存活率与p53蛋白并无明显改变.这些结果表明:顺铂引起细胞DNA损伤、激活wt p53蛋白的表达、继而wt p53蛋白又促进了DNA损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32.
本文运用前包埋电镜技术就小麦秆锈菌菌丝体表糖基、抗原位点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受小麦秆锈菌侵染的小麦叶片经1%戊二醛和4%多聚甲醛固定液先固定后,分别用两个凝集素探针、两个抗体以及A蛋白-胶体金,对样品进行孵育反应,随后样品经2%锇酸后固定、脱水和包埋。电镜下观察到,两个凝集素探针成功地显示出相应的糖基在菌丝体表的分布状况;两个抗体也相应揭示出菌丝体表的抗原位点。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来分析测定锈菌体表的化学成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33.
为了研究单株植物通过影响微环境对土壤动物群落产生的影响,本文比较了绿化灌木海桐(Pittosporum tobira)树冠内外土壤动物群落及多样性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海桐树冠下的大型土壤动物类群较多,群落密度较大;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密度在树冠内外差异不明显,但树冠下中小型土壤动物稀有类群更多,群落结构更复杂.线虫密度在树冠外较大,蜱螨类密度在树冠内较大,其他类群差异不显著.结合环境因子分析,海桐树冠外土壤湿度较高有利于湿生类群生存,但受人为干扰较强,因而稀有类群较少;树冠下土壤湿度较小,旱生类群密度较大,受人为干扰较弱,因而稀有类群更丰富.研究表明,海桐树冠通过影响土壤环境对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和分布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434.
小麦与玉米杂交及单倍体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普通小麦不同品种(品系)与苏玉4号杂交,喷洒100ppm的2,4—D一至二次,授粉后子房膨大,其膨大率因品种不同而异。在部分膨大子房中剥取到发育幼胚,经组织培养后,获得单倍体小麦植株,植株未结实。 相似文献
435.
神经科重症监护室空气微生物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神经科重症室空气微生物状况,为降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该科重症室2008年至2009年间空气监测结果。结果 2年间该科重症室空气培养及格率是75.0%,检测到的细菌主要有表皮葡萄球菌(63.7%)、革兰阳性杆菌(24.2%)和腐生葡萄球菌(7.7%)等。结论重症监护室空气未完全达标,空气中有一定的条件致病菌,要加强消毒隔离措施,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436.
自身抗原组氨酰转移核糖核酸合成酶基因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基因克隆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表达人自身抗原组氨酰转移核糖核酸合成酶(HRS或Jo-1)。方法:PCR扩增Jo-1基因,与酵母表达载体pPIC9k重组,构建表达质粒pPIC9k-Jo-1。用电穿孔法转化酵母菌SMD1168,在MD平板上筛选重组克隆,用G418快速筛选高拷贝转化子,阳性克隆经甲醇诱导表达后,培养上清用SDS-PAGE和免疫酶斑点法鉴定。结果:PCR产物长约1500bp,与预期1526bp接近;pPIC9k-Jo-1重组阳性克隆测序结果与GenBank核酸数据库的报道完全一致,双酶切鉴定正确,表达产物Jo-1的相对分子质量约55000,免疫酶斑点法证实表达产物具有天然Jo-1分子的免疫原性,阴性对照菌未见目的表达条带。结论:Jo-1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分泌表达成功,为后续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37.
438.
439.
油茶是近年来广西重点扶持发展的木本油料树种。以往曾经有多种食叶害虫危害油茶生长,造成果实减产甚至成灾失收。本文记述在本地区危害油茶叶片的主要食叶害虫的形态,以方便识别,及时做好防治工作,维护油茶林的生长和收成。 相似文献
440.
以银杏外种皮为材料,采用水、乙醇和乙醇-乙醚三种不同的方法分离提取其中的活性物质(分别命名为1#,2#,3#),研究它们对蘑菇酪氨酸酶催化L-多巴(L-DOPA)氧化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这3种提取物均对蘑菇酪氨酸酶有抑制作用,1#,2#和3#对酶抑制作用的IC50分别为2.25、1.75和0.32mg/mL。抑制作用动力学结果表明:三种提取物对酶的抑制作用均表现为混合型,相应的抑制常数KI依次为2.11、1.62和0.29mg/mL;KIS依次为2.80、2.33和0.45mg/mL。结果显示,采用乙醇-乙醚提取的银杏外种皮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