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7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5 毫秒
121.
目的借助于X-射线、CT扫描成像、MRI等医学成像技术评价中成药伤科接骨片对大鼠骨折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大鼠麻醉后手术分离右前肢桡骨,于中段形成横断的完全骨折,随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治疗组,另设伪手术组进行平行对照。治疗组按0.33g/kg的剂量灌胃给药,模型组和伪手术组等量灌胃生理盐水,连续给药4周,给药结束后以X射线、CT和MRI图像观察和记录骨折部位的愈合情况。最后麻醉处死动物,经解剖取骨折部位进行抗折力测定和HE染色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X射线、CT和MRI检查结果清楚地表明,给药治疗后骨折部位可见有明显的致密性骨痂形成,骨折线模糊不清或消失,多数可见大量的钙盐沉积,趋于愈合,与骨折部位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借助于医学影像技术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价药物对大鼠骨折模型的治疗作用,尤以CT四维成像技术更加直观、清晰,值得进一步地推广应用。愈合后的前肢桡骨的抗折力也明显地增强。  相似文献   
122.
该文采用光学显微镜,首次对九种瘤足蕨属植物的叶柄和羽片横切面进行了解剖学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九种瘤足蕨属植物在叶柄中部横切面的表皮、基本组织和中柱以及营养叶羽片的表皮、叶肉和主脉等结构特征是相似的,如叶柄中部横切面的表皮不被毛或是鳞片,表皮细胞形状呈类圆形,具有厚壁组织,中柱为周韧型维管束;营养叶羽片横切面的气孔只分布于下表皮,表皮细胞形状呈扁平状,主脉的结构类型属于周韧型维管束。在系统的演化中,瘤足蕨与桫椤科植物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两者既有相似的特征但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支持瘤足蕨属是一个自然分类的观点。九种瘤足蕨属植物叶柄中部横切面形状有梯形、椭圆形和三角形,叶柄中部横切面维管束的形状成"U"字形、"V"字形或"品"字形;维管束数目1个或3个;维管束结构中的木质部成"八"字形、"U"字形或"一"字形;羽片主脉下侧形成了以三角形、弧形或梯形的突起;叶柄中的木质部形态有两种,即典型的海马形状以及非典型的海马形状,其中典型的海马形状的特点为叶柄的木质部两侧都呈现弯曲成钩的形态,非典型的海马形状特点为2个木质部束的两侧都未出现弯曲成钩的形态或者是其中的一个木质部一端无弯曲成钩的形态,这些形态解剖特征稳定且具类群特异性,为瘤足蕨属植物的分类和系统学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同时,依据其叶柄和羽片横切面解剖叶柄学特征列出了瘤足蕨属植物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23.
大约在1895年前后,人们就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实验室批量培养细菌(如伤寒杆菌)的时候,每当细胞进入快速生长分裂状态之前,总是存在一个无任何生长迹象的潜伏期(latent period)或延迟期(lag phase)。而且这种复苏过程的延迟时间的长短与细胞经历上一次培养过程的时间有关:培养时间越长(细胞越老),复苏的延迟期越长;培养时间越短(细胞越年轻),复苏的延迟期越短[1]。究其原因,当时的观点是经历了长时间培养的细菌细胞受到了损伤,所以再次生长时需恢复一段时间[1]。  相似文献   
124.
笔者对化学和生物合成L-苯丙氨酸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简述L-苯丙氨酸化学合成和酶促合成方法;然后综述微生物发酵法制备L-苯丙氨酸的研究进展,简单介绍大肠杆菌和谷氨酸棒杆菌发酵法生成L-苯丙氨酸的代谢机制,同时,对发酵法合成L-苯丙氨酸的各项应用研究展开重点介绍;最后,对L-苯丙氨酸在生物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5.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G蛋白的表达及gG-ELISA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gG基因,克隆到T载体pMD18-T,经限制性酶切分析及序列测定鉴定正确后,进一步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KG。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该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呈可溶性及包涵体两种形式表达,重组蛋白质具有免疫学活性。包涵体蛋白经提纯、变性、复性后,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gG-ELISA诊断方法。应用该方法与进口试剂盒(IDEXX)平行检测380份血清样品,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92%(351/380)。对6份病毒分离阳性血清的检测均为阳性,对非相关病原的阳性血清及中监所的阴性血清检测均为阴性,表明所建立的IBRVgG抗体的ELISA检测具有良好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对1248份奶牛血清样本进行了检测,进口牛群的IBRV抗体阳性率平均为21.7%,湖北本地中国黑白花奶牛的抗体阳性率在不同牧场之间变化很大,范围为0.0%~41.5%。  相似文献   
126.
抬头望鸟     
正喧嚣的城市,繁忙的生活,沉重的压力,想观鸟吗?不要说没空去野外,因为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丛林中也生活着一些鸟类。只要你用心观察,这些小精灵就无处不在,比如乌鸫、白头鹎、珠颈斑鸠、小??、白鹭……乌鸫通体乌黑,叫声婉转,在任何绿化条件不错的小区、公园和绿地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据研究报道,随着环境的变化,雄乌鸫已经不再迁徙,彻底成了城市居民。因为城市的冬季,不仅气候温暖,而且食物充足,迁徙天性被弱化或淘汰了。但是,雌乌鸫由于体力的差距,资源上抢不过雄乌鸫,不得不继续迁徙。说起中国东部  相似文献   
127.
描述的Orthograptusof.attanuatusRickards笔石簇,产于我国陕西南郑福成下志留统龙马溪组。这是在我国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28.
鄂西中奥陶统庙坡组中的笔石(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标本很多,保存完好。笔石体细长,呈圆柱形,两侧平行,始端在正面较圆;反面则较尖削。笔石体长达30毫米以上;宽仅0.1—0.3毫米。在立体标本中宽度较窄,保存为薄膜的标本则宽一些。缝合线清楚而相当完整。微呈波形的中轴伸出体外4毫米。在有的标本上,中轴及缝合线呈现出三条清楚的纵线。  相似文献   
129.
鄂西中奥陶统庙坡组中的笔石(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一、前言新疆柯坪一带晚石炭世地层相当发育,所含化石异常丰富,其中以(竹蜒)类为主。这个含(竹蜒)地层过去曾被那琳(R.Norion,1941)称为康克林组。康克林组的岩性主要是石灰岩,所含的(竹蜒)类一直没有描述发表。西尼村(1957)在“塔里木盆地西北部”一书中,曾列举了若干晚石炭世(竹蜒)类种属名单,但化石的描述和图影都还没有见到。本文主要是把我所张日东、俞昌民、陆麟黄及笔者以及北京地质学院杨式溥1957年在新疆柯坪苏巴什康克林组中采集的(竹蜒)类加以描述。1957—1959年地质部在天山西南麓工作的一地质队寄交我所鉴定的材料,也一并在本文中研究。本文描述的(竹蜒)类共计12属46种6变种,分属于5亚科。其中1新亚科,23新种。  相似文献   
130.
脉冲超声多普勒胎心率检测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胎儿心率的检测是胎儿监护的最主要的项目之一。胎心率的变化趋势与胎儿的健全程度(Well-being)、供氧状况、胎儿活力状况密切相关。围产期,特别是妊娠末期和分娩过程中,对胎心率进行监测,可及时发现胎儿在宫内缺氧、窘迫等危重症状,以便采取相应对策,保障新生儿的健康。胎心信号的获取是准确地测定胎心率的前提。胎心信号的获取方法主要有微音器法(FPCG)、胎儿心电法(FECG)和超声多普勒法。微音器法获取的是胎儿心音信号,它易受内外环境声音的干扰。胎儿心电法获取的是胎儿心电信号,可用直接法取得或经母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