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3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8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61.
本文根据我国一百种油脂植物(隶41科,71属的种子或果实,进行了含油量、折光率、比重、皂化值、碘值等理化常数的测定,运用气相色谱仪对它们的常见脂肪酸进行了定量。 根据分析结果,本文着重讨论了在菊科、安息香料、木樨科、茶科、樟科和藤黄科油脂植物中各种常见的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及其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62.
663.
出血性大肠杆菌(Escherichlacoli0157:H7)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是由食物传染的病原菌,能够引起人类严重疾病并往往误诊,本文综述了这两种病原菌的传染途径、致病性、生物学特性和主要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664.
泰.   《人类学学报》1992,11(4):285-299
  相似文献   
665.
云南雀梅藤属二新种樊国盛(西南林学院林业系,昆明650224)陈书坤(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650204)TWONEWSPECIESOFTHEGENUSSAGERETIAFROMYUNNANFanGuosheng,ChenShukun(De...  相似文献   
666.
用食用酒浸提鲜桔皮中游离氨基酸,此法可使食用酒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并具有治疗及预防一些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667.
广东封开黄岩洞古人类文化遗址简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概况黄岩洞位于广东封开县渔涝公社河儿口大队狮子岩山麓,洞向240°,距当地河水面高15米。黄岩洞是由于垂直水流循环及水平水流循环相互作用形成的两层水平洞,上层为廊道型,洞口宽5米、高6米、长18米,此处由于夹层盖板坍塌造成悬崖峭壁,右侧石壁有一曲径可通往较平坦的洞厅。洞厅南北斜长约30米,东西宽8至15米,通高15米,地表覆盖薄层(0.005—0.01米)石  相似文献   
668.
我国撒拉族有人口69102人,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和化隆县甘都地区,以及与青海接壤的甘肃大河家一带。其中循化自治县有49257人,占撒拉族总人数的71%。据土耳其文的“回族源流考”等书中记载,撒拉族的先民是元朝从中亚撒马尔罕(今苏联土库曼境内)东迁到黄河上游谷地定居下来的,距今约有700年左右的历史。传说初来时人数很少,只有四五十人,是撒拉族形成的基础和主体。以后在与藏族、回族和汉族的长期交往中,  相似文献   
669.
香港爱国人士林勇德、叶奇思先生用巨金远从欧洲购回两个猛码象门齿化石。该标本收藏在广东省博物馆,现已对外展出。象是现代地球上最大的陆生脊推动物,也是当代世界上较为稀有和孤立的一支动物。现在只有亚洲象和非洲象两个幸存的种群,分别生活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地区。但是在那漫长的地质岁月里,它们种群繁  相似文献   
670.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感染性疾病,往往是单病因的,即某一种细菌可引起某一种特定的疾病。近年来人们发现大部分外科感染是多细菌混合性的。据Anderson报道[1]:外科感染中,约85%属多细菌感染,而其中又有60%左右是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混合感染和协同性感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一个感染灶中分离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菌即可称为混合感染;协同性感染则是指一个感染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细菌相互作用,使毒力增强,在参与菌株单独存在时不能引发同样症状。Melenery协同性坏疽就是典型的例子,这是由微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