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8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42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9篇
  1975年   9篇
  1974年   7篇
  1964年   8篇
  195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942.
研究了重组痘苗病毒表达的HIV1核心蛋白(Gag)p17p24蛋白的一些生物学及免疫学特点。间接免疫荧光、DotELISA及Westernblot结果表明,构建的两株重组病毒分别表达了HIV1Gagp24及p17p24融合蛋白。电镜观察证实,Gagp24及p1724重组蛋白均可形成病毒样粒子。重组病毒可诱导小鼠产生抗HIV1Gagp24抗体。重组病毒感染BHK21细胞后,可见由于细胞凋亡而致的染色体DNA断裂“梯子”电泳图。  相似文献   
943.
研究了重组痘苗病毒表达的HIV-1核心蛋白(Gag)p17-p24蛋白的一些生物学及免疫学特点。间接免疫荧光、Dot ELISA及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构建的两株重组病毒分别表达了HIV-1 Gag p24及p17-p24融合蛋白。电镜观察证实,Gag p24及p17-24重组蛋白均可形成病毒样粒子。重组病毒可诱导小鼠产生抗HIV-1 Gag p24抗体。重组病毒感染BHK21细胞后,可见由于细胞凋亡而致的染色体DNA断裂“梯子”电泳图。  相似文献   
944.
第八届生物力学和生物流变学研讨会于1999年12月14 -17日在昆明举行 ,会议收到论文30篇 ,到会代表29人。本会到会代表虽不多 ,但国内各个主要实验室 ,如重庆大学教育部生物力学和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三军大新桥医院、北京大学、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和天津、西安有关单位均送了论文 ,其中青年科学家十分踊跃 ,四位青年科学家的论文 (张爱民、王建民、赵红、李斌 )被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生物力学与生物流变学专业委员会评为青年优秀论文。这一做法将可能鼓动青年科学家积极向上 ,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945.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江苏等地区奥陶系,志留系笔石反射率的研究,以该地区有机地球化学等综合分析指标为中介,分析笔石反射率与等效镜质体反射率之比关系,建立笔石反射率对奥陶系,志留系烃源岩成熟度的评价标准。认为笔石最大反射率,随机反射率对奥陶率,志留系烃源岩成熟度有良好的指示作用。发现笔石有机质在热演化过程中,由于笔石纺锤层等生物结构的存在,使温度成为影响笔石热演化程度的主要因素。笔石的热演化有  相似文献   
946.
日本鬼背鳍棘毒腺中有两种类型毒腺细胞———Ⅰ型细胞和Ⅱ型细胞。两种细胞结构明显不同。本文用形态学方法探讨Ⅰ型与Ⅱ型细胞的关系。结果表明 :毒腺组织中Ⅰ型细胞光镜下有的胞质内可见浅染点样结构 ,并且在不同的细胞内其浅染点状结构的多少有差异 ;电镜下Ⅰ型细胞膜结构差异较大 ,有的Ⅰ型细胞的脂质双层膜性结构清楚 ;有的细胞膜外侧可见膜包小泡 ;有的细胞内侧面也见小泡形成、融合 ,使脂质双层膜间隙变宽 ,其内可见膜包样物质 ,其电子密度中等或较高 ,结构类似于Ⅱ型细胞的囊泡样物质。不同的Ⅱ型细胞其胞质内颗粒大小及电子密度不一 ,囊泡状物多少也不一。含较小而密集颗粒的Ⅱ型细胞胞膜的脂质双层膜的外侧面较规则 ,与Ⅰ型细胞相似 ;脂质双层膜的内侧面出现许多扩张的大囊泡 ,其内含物电子密度高或中等 ,与胞质内含的颗粒状物质相同 ;位于扩张的囊泡与胞膜之间的胞质结构有的与I型细胞的胞质内的某些结构相似。含大而稀疏颗粒的Ⅱ型细胞其颗粒数量少、电子密度差异大 ,并且囊泡样物质增多。推测Ⅱ型细胞可能由Ⅰ型细胞转化而来  相似文献   
947.
(上接 2 0 0 0年第 6期第 4 2页 )遗传和进化2 5 人的 TSD病是由于氨基已糖苷酶的合成受抑制引起的。该酶主要作用于脑细胞中脂类的分解和转化。 TSD是单因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因此 TSD病人的基因型可表示为 aa。下列原因中哪个可以解释一个Aa型个体可以象 AA型个体一样健康 ?A.显性等位基因 A是一个转座子。在杂合型个人中 ,它离开其常位 ,移到隐性等位基因 a处 ,因此 ,阻止了 a的转录B.该隐性等位基因可表达成一种能阻止正常等位基因 A转录的抑制蛋白C.在杂合体的胚胎中 a突变成 A。因此没有Aa的成人D.基因型 Aa的个体所产生的…  相似文献   
948.
(续 2 0 0 0年第 35卷第 11期第 4 3页 )生态学97 一个学生估算一块木头下面鼠妇的种群数量。她捉了 4 0个鼠妇 ,将它们标记后放回 ,并与该种群中的其他个体混合在一起。 2 4 h后 ,她又捉了 4 0只鼠妇 ,在新捉的鼠妇中 ,只有 16只是有标记的。假定在 2 4 h内 ,鼠妇无死亡 ,没有受伤害 ,无迁入与迁出。估算鼠妇的种群数量。你估算的鼠妇的种群数量是。98 根据海岛生物地学的平衡理论 ,一个海岛上物种的数量是由灭绝物种的频率和开拓物种的频率间的平衡来决定的。该理论指出 ,海岛的面积越大 ,物种灭绝的可能越小。该理论还指出 ,海岛离大陆…  相似文献   
949.
理论试题由3部分组成 A 部分是只有1个答案的多选题.答题时,在正确选项前的横线上标×. B 部分的所有题目也为多选题,每题的各选项中,答案数目不一定,可能有的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有的题是2个或3个正确答案.答题时你只要在正确选项前的横线上标×.  相似文献   
950.
PCNA等5种基因在小鼠睾丸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谭德勇  罗兰  赖建华  舒坤贤  李鹂  昝瑞光 《遗传》2000,22(3):149-152
以出生1日、30日和成年昆明小鼠睾丸组织为实验材料,利用地高辛标记的基因探针在组织切片上进行DNA-mRNA分子原位杂交,研究了PCNA、cyclinD1、cdc2、P21和P16基因共5种细胞周期调控基因在小鼠睾丸发育中的表达变化。结果发现:PCNA基因在30日龄和成年鼠睾丸中都有强的表达;而cyclin D1基因只在30日龄的小鼠睾丸组织中有表达;P21、P16和cdc2基因在3个不同的发育阶段都没有表达。这些结果表明:(1)细胞周期调控基因cyclin D1、cdc2、P16和P21与小鼠睾丸发育和精子发生过程的细胞增殖控制关系不大,可能小鼠睾丸和精子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增殖调控与其他细胞的增殖调控有不同的机制;(2)cyclin D1基因在小鼠睾丸中的表达模式表明,cyclin D1基因在睾丸发育中有不同于细胞增殖促进的作用;(3)小鼠睾丸发育中,精子发生开始时期可能晚于30日龄。 Abstracts:Using in situ hybridization technique with Dig Labeled DNA probe, we studied the expression of PCNA,cyclin D1, cdc2, P21 and P16 gene in the test of one day old,30 days old and adult Kunming mouse.The results shows that the expression of PCNA gene was strong in the test of 30 days old and adult mouse; cyclin D1 gene only expressed in the test of 30 days old mouse; cdc2,P21 and P16 gene did not express in the test of all three groups of mouse.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1)cyclin D1,cdc2,P16 and P21 genes are not related to the regulaton of cell cycle during test development and germ genaration, and possibly the machanism of cell cycle regulation during test development and germ genaration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kind of cells;(2)cyclin D1 has other founctions except promoting cell profilation;and (3)the germ genaration during test development may start after 30 days o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