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超声波法提取短毛柽柳中总黄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测定短毛柽柳中的总黄酮含量并确定其提取条件。方法:在提取过程中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料液比、超声时间、乙醇浓度及超声温度等主要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法进行实验,优化短毛柽柳黄酮提取工艺条件。结果:短毛柽柳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15,超声处理时间为40min,乙醇浓度为45%,超声温度50℃。根据实验测得的短毛柽柳总黄酮平均得率为33.675mg/g,含量为22.75%。结论:实验结果可靠、方法简便、省时且无污染,是提取短毛柽柳中黄酮化合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节节草地上部位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并对提取物进行了抑菌试验。方法:比较各种提取方法,通过显色反应、沉淀反应和抑菌实验作用于该提取物。结果:索氏提取法总黄酮得率为0.749%,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居次。显色反应呈阳性,沉淀反应生成明显的沉淀;在抑菌实验中产生明显的抑菌圈。结论: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是提取节节草总黄酮的比较理想的方法,该植物含有较为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节节草黄酮类化合物对大肠杆菌、八叠球菌等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33.
对强弱毒力不同的核盘菌Ep-1PNA5和Ep-1PN的主要致病因子草酸和果胶酶的产生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强毒力的Ep-1PNA5和弱毒力Ep-1PN都可产生草酸,并且在发病油菜活体组织上,弱毒力Ep-1PN的病组织中的草酸含量高于Ep-1PNA5病组织;两个菌株在发病油菜活体组织上的果胶酶产量没有差异,但在诱导培养基中Ep-1PN菌株比Ep-1PNA5的果胶酶产量高。这一结果表明弱毒力Ep-1PN菌株毒力的衰退并不是因为其所携带的dsRNA因子抑制了草酸和果胶酶所产生的。  相似文献   
34.
基于野外调查与室内实测数据,结合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分析了甘肃省5种典型人工林生态系统(刺槐、杨树、油松/华山松、落叶松及云杉林)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碳储量,并估算了乔木层固碳潜力.结果表明: 5种典型人工林生态系统平均碳密度和总碳储量分别为139.65 t·hm-2和85.78 Tg,不同人工林类型之间差异较大.不同龄组间碳密度表现为近熟林(250.70 t·hm-2)最大,其次是成熟林(175.97 t·hm-2)和中龄林(156.92 t·hm-2),幼龄林(117.56 t·hm-2)最低.碳储量表现为幼龄林(45.47 Tg)>中龄林(19.54 Tg)>成熟林(11.84 Tg)>近熟林(8.93 Tg),幼中龄林碳储量占总碳储量的75.9%.5种典型人工林乔木层现实固碳潜力合计为7.27 Tg,刺槐林(2.49 Tg)和杨树林(2.10 Tg)最大;各龄组中,幼龄林现实固碳潜力最大(3.78 Tg),其次是中龄林(2.04 Tg),近熟林最小(0.45 Tg).5种典型人工林乔木层最大固碳潜力达27.55 Tg,表现为刺槐林(9.42 Tg)>落叶松林(6.22 Tg)≈云杉林(6.36 Tg)>杨树林(3.18 Tg)>油松/华山松林(2.37 Tg);其中,幼、中龄林最大固碳潜力分别为18.48和6.89 Tg,占总最大固碳潜力的92%.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重症腹膜炎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9月本院就诊的128例重症腹膜炎患者作为治疗组,并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2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PCT水平;通过治疗后,比较好转组和恶化组患者之间PCT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各时段的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在治疗后第1 d开始下降,于第1-3 d PCT水平下降速度较快,之后下降速度减缓。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段PCT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组患者治疗后各时段PCT水平显著低于恶化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好转组患者血清PCT水平在治疗后第1 d开始下降,恶化组患者血清PCT水平在治疗后第1 d开始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好转组患者治疗后各时段PCT水平明显下降,而恶化组患者治疗后各时段PCT水平显著上升,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水平不仅是重症腹膜炎的一个重要指示物,也是治疗效果的一个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36.
鲁奇  李洁  刘冠  张艳如  李国庆 《生态学报》2023,43(8):3181-3191
气候变化威胁着全球生物多样性,评估物种脆弱性是研究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关键所在。目前多数研究主要通过物种适宜区面积变化来判断物种脆弱性,这单一维度会忽略其它因素的影响。采用多组分评估框架,将物种适宜区面积变化、生境破碎程度变化、受保护面积变化和人类干扰程度变化四个组分纳入物种总体脆弱性指数中,以中国具有较高经济和生态价值的山杏(Armeniaca sibirica)作为研究对象,评估未来(2061—2080年)三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sp126、ssp245、ssp585下山杏物种脆弱性。研究结果表明:未来山杏生境适宜区有向我国东北和西北方向扩张的趋势,扩张区面积明显大于消失区,这种差异化程度依赖于社会发展路径情景;未来适宜区内的保护区面积将由当前6.50×104km2增加到1.10×105km2(三种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平均值),未来适宜生境破碎化程度将保持稳定,生境适宜区内的人类干扰强度将下降;各组分的比较中,受保护面积变化对山杏总体脆弱性的贡献将超过山杏适宜生境面积变化和其它组分的贡...  相似文献   
37.
探讨人为干扰对森林养分利用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特征的影响,对亚热带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次生林和天然林细根化学计量特征及其随土壤深度(0~80cm)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合线性模型表明林分和土层深度对细根化学计量特征影响的主效应显著,但是交互作用不显著;米槠次生林细根N和P含量均显著低于天然林,而细根C浓度、C:N、C:P显著高于天然林,天然林1~2mm细根C浓度显著低于次生林;天然林和次生林细根N、P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呈显著下降趋势,C:N、C:P、N:P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呈显著上升趋势,且两林分下降趋势无显著差异;天然林和次生林细根N、P含量及N:P分别与土壤全N、全P含量和N:P存在线性关系,而细根N、P含量和N:P随土层深度变化均与直径显著相关,与细根比根长(SRL)无关。天然林经过人为干扰后,细根化学计量特征随土层深度变化规律虽未发生改变,但细根N和P浓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8.
本文对核盘菌菌核寄生菌Talaromycesflavus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及影响其寄生菌核的生态因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T.Flavus在我国南北方菌核病发生区土壤中普遍存在。其菌丝在3-35℃及pH值2-10范围内均能生长及产孢,最适生K温度为30℃,最适生长pH值为4。对峙培养结果表明T,flavus对核盘菌的抗生作用微弱,对菌丝和菌核均有很强的寄生致腐作用。除核盘菌外它还能寄生三叶草核盘菌、小核盘菌及离菌上的一种待鉴定的产菌核真菌。T,flavus  相似文献   
39.
40.
利用SRAP分析核盘菌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是危害油菜等多种经济作物的重要病原真菌.研究不同地区、相同或不同寄主核盘菌的遗传多样性对了解核盘菌的遗传演化过程和指导病害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采用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标记对不同地理来源、不同寄主来源的76个核盘菌菌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7对SRAP引物共获得260个位点,其中114个为多态位点,占43.85%.UPGMA聚类结果显示,在相似性系数为0.64时,76个核盘菌菌株分为4个组,每组包含的菌株数分别为54、18、2和2.聚类及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来源于春油菜生态区和冬油菜生态区油菜上的核盘菌菌株可以明显分为两簇,而油菜、大豆、莴苣等不同寄主植物上的核盘菌菌株没有明显的遗传分化.分子变异分析(AMOVA)结果显示.不同地理来源、不同油菜生态区和不同寄主来源的核盘菌群体内的变异率分别为75.2%、81.2%和97.6%,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不同地理来源和不同油菜生态区的核盘菌群体间的变异率分别为24.8%和18.8%,也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不同寄主来源的核盘菌群体间的变异率仅为2.4%,变异不显著(P=0.8673).研究结果表明,来源于春油菜生态区的核盘菌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冬油菜生态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