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7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7 毫秒
51.
采用三亲本杂交方法将带有Tn51063(含luxAB)的质粒pRL1063a导入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042BM,进行转座子插入诱变,在含有氯霉素、卡那霉素的TY平板上筛选接合子。通过结瘤试验,从1000个突变株中,筛选到3个结瘤突变株042BMR5、042BMR11和 042BRM29。它们都表现出发光酶活性,表明转座子正向插入到基因组中的某个启动子下游。Southern杂交结果证实,转座子均为单一位点插入。对042BMR5突变株基因组进行反向PCR,扩增位于Tn51063两端的侧翼序列。测序结果表明,转座子插入到苜蓿中华根瘤菌的共生质粒pSymA noeB基因内。根据基因组中noeB上游和下游序列扩增出042BM noeB,其与苜蓿中华根瘤菌1021 noeB的同源性为98%,而与NoeB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5%。疏水性分析发现,NoeB是一个跨膜蛋白,在N末端有4个跨膜区,其中包含3个初级螺旋和1个次级螺旋。  相似文献   
52.
一株来自大棚温室甜椒根际的绿针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 G-05,可分泌抗生物质吩嗪-1-羧酸,并具有抑制辣椒疫霉的生物防治功效。【目的】为了系统研究该菌株的生物防治功能及抗生物质合成与分泌机制。【方法】首先通过生化法和16S rDNA同源比对法对该菌株进行系统分类的初步鉴定,再根据基因的同源性从G-05基因组DNA中克隆长1.4 kb的gacS基因的部分保守区段,采用抗庆大霉素基因(gentamycin resistance cassette, aacC1)插入失活的策略构建了该基因突变株G-05S。【结果】在King’ s B(KMB)或PPM培养基中,突变株G-05S合成吩嗪-1-羧酸的能力受到明显抑制。然而,突变株G-05S分泌的吲哚乙酸与野生株相比无显著差异。互补实验表明,gacS基因的表达可以使突变株G-05S的吩嗪-1-羧酸的合成恢复到野生株水平。【结论】由此推测,GacS(Global activator sensor )对不同次生代谢物的调控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53.
王磊  王杰  付林  林叶彬 《生态科学》2019,38(1):159-167
植被覆盖度是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 研究一个区域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对于认识该地区的社会发展状况、制定更加合理的生态环境政策、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2年Landsat 7 ETM、2014年Landsat 8影像和DEM数据, 利用ENVI和ArcGIS软件进行处理, 运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方法对南充市辖区植被覆盖度进行估算, 并划分为5个不同盖度等级。根据DEM数据提取海拔、坡度和坡向因子, 然后将植被覆盖度图与海拔、坡度、坡向图进行叠加, 定量分析了南充市辖区植被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南充市辖区植被覆盖度在2002—2014年总体变化不大, 其中以Ⅴ级(fc ≥ 0.8)植被覆盖度为主, 其覆盖面积达42.49%。2002—2014年, Ⅳ级和Ⅴ级增加了60 km2和191 km2, 增幅率分别为7.61%和21.39%, 而Ⅰ、Ⅱ和Ⅲ级分别减少了84 km2、124 km2和42 km2, 降幅为31.7%、56.62%和10.91%。其中植被集中分布在海拔300 m—400 m和坡度2°—6°的地带, 植被覆盖度坡向差异呈现半阳坡>半阴坡>阳坡>阴坡的特征。  相似文献   
54.
低温下水稻幼苗形态生理应变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低温下水稻幼苗形态生理应变研究李太贵王磊(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StudyofMorphoPhysiologicalStrainofRiceSeedlingUnderLowTemperature.LiTaigui,WangLei(Chi...  相似文献   
55.
Pokemon 基因即POK 红系髓性致癌因子,也被称为FBI -1 ,LRF ,OCZF ,TIP ,它是POK 转录抑制物家族成员之一,其编 码的产物具有BTB / POZ 域和锌指结构,它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可变阅读框基因ARF ( Alternative reading frame ,ARF )的特异性 转录抑制物,Pokemon 通过特异抑制ARF 转录来调控细胞周期、诱导肿瘤发生、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在一些人类肿瘤如食管鳞 癌、肺癌、结肠癌、人贲门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等肿瘤组织中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Pokemon 的特殊性在于还能与其它 癌基因如Bcl-2,MDM2 等结合之后发挥作用来促进其他癌基因的活性。因此可以认为Pokemon 是肿瘤的总开关,对Pokemon 基 因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6.
57.
前期研究已从全国各地的表层海水中分离驯化得到了能有效固碳的非光合固碳微生物菌群(Non-photosynthetic microbial community,NPMC),并发现在好氧条件下,混合电子供体(Mixture of Electron Donors,MEDs)(配比为0.46%NaNO_2、0.50%Na_2S_2O_3和1.25%Na_2S)能显著提高其固碳效率。但其与最佳H_2作为电子供体相比促进效果如何,其促进机制是什么,尚未见有报道。本文在比较了NPMC以MED和H_2为电子供体的固碳效率基础上,从NPMC的固碳基因丰度和表达活性角度分析了MED促进NPMC固碳效率的分子生态学机制。结果表明:(1) MED系统的固碳效率可以达到H_2系统的水平,并显著高于传统的NH_4~+系统的固碳效率;(2)卡尔文循环关键基因cbbL和cbbM在MED系统中的较高基因丰度和同时较高的表达可能是MED促进NPMC固碳效率的一个重要原因;(3)由于MED系统含有不同价态的N和S,有利于多种微生物生长,丰富了微生物多样性,为形成不同菌种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cbbL和cbbM的同时高表达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58.
水氮互作对冬小麦田氨挥发损失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15-2017年利用水肥渗漏研究池,以‘石麦15’(SM15)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2个氮肥类型(尿素和有机肥牛粪)、2个施氮水平(180和90 kg·hm-2)、2个灌溉水平(500和250 mm)进行试验,探讨水、氮及其互作对冬小麦田土壤氨挥发损失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肥以后土壤氨挥发持续7 d左右.2015-2016年施肥后各处理土壤氨挥发损失总量为13.36~46.04 kg·hm-2,氨挥发氮肥损失率为8.9%~41.1%,2016-2017年各处理土壤氨挥发损失总量为14.78~52.99 kg·hm-2,氨挥发氮肥损失率为9.2%~45.8%;两年试验内氨挥发损失量最多的处理为W2U1(施尿素N 180 kg·hm-2,灌溉量250 mm),氨挥发损失率最高的处理为W2U2(施尿素N 90 kg·hm-2,灌溉量250 mm),合理的水氮管理可以显著降低土壤氨挥发损失率,施用尿素造成的土壤氨挥发损失为有机肥的2~3倍.两年试验均以W1M1(施牛粪N 180 kg·hm-2,灌溉量500 mm)的小麦产量最高,灌溉量、肥料类型和施氮量互作对冬小麦产量影响极显著.综合氨挥发损失量和冬小麦籽粒产量,本试验条件下,水氮互作效应显著,冬小麦生育期内总灌溉量500 mm、施有机肥180 kg·hm-2时冬小麦季土壤氨挥发损失率较低,产量最高,施用有机肥的增产效果优于尿素,可作为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实际生产中增产增效的水肥优化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59.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关系已经明确,HPV编码的早期蛋白E7是HPV致宫颈癌的主要相关蛋白之一。G_1/S检查点是细胞周期中不可逆的关键点,决定了细胞进入细胞周期与否,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pRb蛋白是调控细胞周期G_1/S检查点中的限速底物,是起调控作用的主要因子之一。E7通过影响pRb蛋白、E2F家族、Cyclin/CDK2复合物、p27蛋白、Dyrk1B等细胞周期相关蛋白来影响G_1/S检查点的正常工作,形成失控的细胞增殖。高危型HPV E7蛋白对细胞周期检查点的影响,既是HPV致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能成为攻克此类癌症的突破口。本文综述了高危型HPV E7蛋白对细胞周期G_1/S检查点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为了提高分批补料制备纤维素酶的生产能力,本研究采用间歇出酶的方法,定期将部分酶蛋白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来,以达到高效产酶的目的。在以里氏木霉为产酶菌、以纸浆为碳源的分批补料产酶过程中,从第4天开始间歇出酶。当每天取出10.0%~20.0%的酶液时,总滤纸酶活和总β-葡萄糖苷酶活分别提高26.3%~40.3%和69.8%~108.9%。为避免感染杂菌,菌丝体也可以不回收;当每天取出15.0%的酶液和菌丝体时,总滤纸酶活提高42.9%,总β-葡萄糖苷酶活提高84.3%,菌丝体质量浓度维持在4~5 g/L。结果表明:只要菌丝体浓度维持在合理范围内,间歇出酶可以保护已产出的酶蛋白,降低培养液中的产物浓度,从而大幅度提高产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