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21.
目的通过对过敏性紫癜兔模型免疫学改变的初步研究,探讨该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通过对过敏性紫癜兔模型进行血常规检测、ELISA方法检测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CD3、CD4、CD8、CD4/CD8、IL-2、TNF-α含量;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皮肤、肾脏免疫球蛋白IgA,IgG及补体C3;肾小球Masson染色、PAS染色;皮肤、肺组织的Luna染色等,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兔血白细胞(WBC)增多,中性粒细胞(NEU)及百分比增高,嗜酸性粒细胞(EOS)及百分比增高,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等,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含量减少,CD4+T淋巴细胞含量减少,CD8+T淋巴细胞含量增多,CD4+/CD8+比值下降,细胞因子IL-2水平下降,TNF-α水平升高,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皮肤、肾脏免疫球蛋白IgA、IgG、C3表达增多;肾小球胶原纤维增生,系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多;皮肤真皮层及肺组织内嗜酸性粒细胞表达增多。结论将为明确其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找出新的指标,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探讨恒河猴糖尿模型病细胞因子的水平和变化规律。方法健康恒河猴5只,小剂量(30mg/kg)多次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血糖稳定后3、9、12和19个月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安乐濒死状态的动物,取胰腺、肝脏、肾脏制成石蜡切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显示组织中IL-6、IL-10、TNF-α的表达,并对结果进行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造模后9个月动物血清中IL-10浓度显著降低(P<0.01)。IL-6、TNF-α水平在采样的各个时间点均显著高于造模前(P<0.01)。胰腺组织中IL-6中等强度着色,对照组弱阳性表达(P<0.05)。对照组IL-10强阳性表达,模型组弱阳性(P<0.01)。模型组TNF-α中等强度表达,对照组弱阳性(P<0.05)。模型组肝脏组织TNF-α中等阳性表达,对照组弱阳性(P<0.05)。结论小剂量多次注射STZ后恒河猴细胞因子的含量及变化与临床类似,可作为相关研究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3.
目的通过构建过敏性紫癜动物模型,为该病治疗方法的评价和新药研发提供可能。方法通过对日本大耳白兔热性药物的喂饮、腹腔注射卵白蛋白和弗氏完全佐剂生理盐水的混合液,持续抗原刺激后,耳缘静脉和背部皮内注射卵白蛋白生理盐水,激发过敏反应来构建过敏性紫癜模型。实验过程中分别进行一般症状观察;平均每天饮食,饮水量、体温、血常规、尿常规、便潜血等测量;皮肤、肾脏等脏器病理检测,并与人类疾病患者症状、实验室检查及病理改变相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兔表现为皮肤瘀斑;每天进食减少、饮水增多(P<0.01),体温升高(P<0.05);血WBC增多(P<0.01),RBC减少(P<0.01),HGB、MCHC均降低(P<0.01),NEU、NEU%、EOS、EOS%均升高(P<0.01);67%尿蛋白、尿红细胞阳性,70%便潜血阳性;病理表现为皮下血管扩张充血、出血,真皮水肿,炎细胞浸润;肾小球局灶性慢性肾炎,囊腔蛋白渗出,血管扩张充血,系膜基质增多,系膜增厚,红细胞管型,炎细胞浸润等;关节腔淤血,结缔组织坏死,炎细胞浸润等;皮肤、肾IgA免疫球蛋白大量沉积等;胃黏膜出血,坏死脱落;小肠绒毛血管扩张充血,上皮细胞脱落;肺淤血,肥大细胞似有脱颗粒现象;肝灶性炎细胞浸润等,这些改变与人过敏性紫癜患者病变基本相似。结论大耳白兔通过热性药物的喂饮,连续抗原刺激,静脉和皮内抗原冲击后,其症状、病理改变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与人类过敏性紫癜病变基本相似,有望构建良好的过敏性紫癜兔模型。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探讨食蟹猴脑缺血模型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BMSCs)移植后IL-10的表达及其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食蟹猴8只,在脑定位仪定位下,应用光化学法构建食蟹猴脑缺血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高剂量治疗组、低剂量治疗组和模型组,分别在脑缺血部位附近注射高、低密度的hBMSCs和生理盐水。手术后,通过影像学、神经功能评分及组织病理学观察对hBMSC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应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的方法观察脑缺血周围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以及real-time PCR法检测检测脑损伤周围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hBMSC治疗组损伤部位周围细胞凋亡明显减少,免疫组织化学显示[L-IO阳性细胞的数量及染色强度均较模型组明显升高,IL-10在mRNA水平表达也明显升高。结论hBMSCs对食蟹猴脑缺血模型具有修复作用,其治疗机制可能与促进炎症抑制因子IL-10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5.
目的应用病理学实验技术,初步描述SARS-CoV N蛋白与TGF-β信号通路中Smad3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及其对TGF-β信号通路下游转录产物生成的影响。方法对比观察SARS-CoV感染的恒河猴肺组织及正常猴肺组织的形态学特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猴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及1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抑制剂(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的肺组织表达;SARS-CoVNucleocapsid蛋白与Smad3双染观察二者在肺组织中的共定位情况;应用Masson染色法比较感染与正常猴肺组织中胶原含量的差异,结合分子生物学检测肺组织中TGF-β、PAI-1及Ⅰ型胶原α2链(α2 chain of typeⅠcollagen,COLlA2)的表达,探讨N蛋白影响TGF-β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PCR结果显示TGF-β、PAI-1及COL1A2在SARS-CoV感染的猴肺组织中的表达量较正常猴肺有明显增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提示,在病毒感染的猴肺组织内TGF-β、PAI-1染色呈现强阳性,同时SARS-CoV Nucleocapsid蛋白与Smad3双染结果显示,二者在感染的猴肺组织中存在明显的共定位现象。Masson染色结果提示,病毒感染的猴肺组织胶原含量较正常猴肺组织显著增加。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为说明SARS-CoV Nucleocapsid蛋白参与调节TGF-β信号通路,促进肺组织纤维化提供了有力的形态学实验证明,为进一步理解SARS-CoV感染引起肺组织纤维化的机制提供了的较为明确体内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26.
目的观察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hMSCs)移植4周和8周后,对食蟹猴脑出血模型脑组织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在脑定位仪定位下,通过自体血注入法制成食蟹猴脑出血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高剂量治疗组、低剂量治疗组和模型组,分别在脑出血部位附近注入高、低密度的hMSCs和生理盐水。应用整体病理切片扫描、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hMSCs移植治疗食蟹猴脑出血4周和8周后脑损伤部位的病理变化。结果脑出血模型组可见脑出血损伤部位脑组织大面积变性坏死,多量吞噬含铁血黄素的泡沫细胞增生,周围少许肉芽组织增生伴局部纤维组织形成。hMSCs治疗组,整体切片扫描结果提示,与模型组相比,hMSCs低剂量及高剂量治疗组均可见脑组织变性坏死范围减小,且低剂量治疗组略好于高剂量治疗组;HE染色可见大脑注射部位局部脑组织变性坏死、吞噬含铁血黄素的泡沫细胞增生,周围肉芽组织增生伴局部纤维组织形成。免疫组化发现治疗组出血区内可见神经巢蛋白(Nestin)阳性细胞内散在分布,而在模型组中呈阴性表达。结论hMSCs可促进食蟹猴脑出血脑组织损伤的修复,且治疗效果可能与治疗剂量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7.
目的建立系统性表达Dkk3转基因模型小鼠,为研究Dkk3生理功能及对骨生长发育的作用提供工具动物。方法通过ISH来观察Dkk3于C57BL/6J小鼠全身组织中的表达。把Dkk3基因插入系统性表达CMV启动子下游,构建转基因表达载体,显微注射法建立C57BL/6J Dkk3转基因小鼠。PCR鉴定转基因小鼠的基因型,RT-PCR检测Dkk3在骨髓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Dkk3在肺脏、脑及肝脏中的表达,BrdU标记染色观察转基因小鼠骨生长情况。结果在生理状态下,Dkk3基因广泛表达,在骨、心脏及脑等组织高表达。建立的2个转基因小鼠品系中,转入的Dkk3基因在骨髓、脑、肝脏及肺组织中均有明显表达。BrdU整合率实验显示转基因小鼠长骨骺区细胞增殖明显低于同龄对照小鼠。结论建立了系统性表达Dkk3转基因小鼠,转入的Dkk3基因明显抑制小鼠长骨骨骺区细胞增殖,为Dkk3对骨生长发育的作用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工具动物。  相似文献   
128.
目的制备兔抗9种重要经济动物的二级抗体,并进行辣根过氧化酶标记,为经济动物血清学检测系统的建立提供工具。方法利用饱和硫酸铵沉淀粗纯抗体后,再利用protein A或protein G亲和层析的方法进一步纯化动物血清IgG,免疫大耳白兔制备抗血清,利用免疫双扩散来检测抗血清的效价,并用Protein A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兔抗经济动物的二级抗体,采用简易过碘酸钠法对纯化的二级抗体进行HRP标记,通过ELISA方法测定标记抗体的效价,并利用Western blotting考察标记抗体的特异性。结果纯化了家猪,绵羊、山羊、牛、马、驴、狐狸、貉和黑貂9种重要经济动物的血清IgG,免疫双扩散法测定兔抗血清效价均达到1:32,并对纯化的兔抗家猪,绵羊、山羊、牛、马、驴、狐狸、貉和黑貂9种重要经济动物二级抗体进行了HRP标记,ELISA测定标记抗体的效价达到1:(2000~15000)左右,Western blots显示标记抗体具有很好的特异性。结论成功制备了HRP标记的兔抗9种重要经济动物的二级抗体,为经济动物血清学检测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工具。  相似文献   
129.
目的研究NGI对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构建包含小鼠OMgp细胞外8LRP重复序列,人Tenascin-R的EGF-L结构域,以及人Nogo-A的氨基端和66个氨基酸细胞外域的重组质粒,肌肉注射AD小鼠,空载体组和空白对照组为对照组。水迷宫检测小鼠行为学差别,免疫组化检测其病理差别。结果4.5月龄AD小鼠经过水迷宫隐蔽平台实验,2d后疫苗组小鼠潜伏期比对照组缩短30%(P〈0.05)。探索实验显示3月龄疫苗组比空载体组和空白对照组小鼠穿越目标象限的次数分别增加48%和44%(P〈0.05)。结论NGI重组DNA疫苗能够提高转基因AD小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30.
目的利用cTnT^R141W转基因扩张型心肌病小鼠,研究人参皂甙Rb1对遗传性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及心脏重构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cTnT^R141W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人参皂甙Rb1治疗组(70 mg/kg/d),连续给药7个月,取野生型小鼠作为对照组。心脏超声检测心脏功能及几何构型。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变化。透射电镜分析心肌超微结构。RT-PCR检测心肌粘附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观察心肌粘附分子Itga8的表达与分布。结果Rb1长期给药能显著改善该模型的心脏功能及几何构型。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显示Rb1能减轻心肌细胞排列紊乱及超微结构的破坏。RT-PCR结果显示,在模型中Cx40表达降低,E-cad、itga8和itgb1bp3表达升高,但在Rb1组中接近正常水平。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Rb1可降低Itga8的表达量并调节其分布。结论Rb1可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模型的心功能,抑制心脏重构,其作用可能部分通过调节粘附蛋白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