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6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7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71.
焦测序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测序技术是一种实时DNA测序技术.它在DNA聚合酶、三磷酸腺苷硫酸化酶、荧光素酶和三磷酸腺苷双磷酸酶4种酶的协同作用下,将焦磷酸转化为等量的荧光信号,通过荧光信号的高低实时检测待测序列,操作简便,可实现高通量、自动化测定,检测不需要电泳,不需要对样品标记和染色,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本文综述了焦测序技术的基本原理、历史及其在测序模板制备技术、反应体系和检测仪器三个方面的最新进展,并重点介绍制备单链的Late-PCR技术、高灵敏度反应体系的获得以及454公司超高通量测序技术,并对焦测序技术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72.
Rab7是一个GTP结合蛋白,隶属于Rab家族,该家族在调控膜泡的运输、结合以及细胞内膜结构的组织中行使重要作用。本实验通过RT-PCR技术从盐敏感水稻品种‘日本晴’(‘Nipponbare’)获得了OsRab7基因全长序列,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32a-OsRab7。在IPTG诱导下,该蛋白高效表达,并明显缓解了高盐环境(4.5% ~8.5% NaCl)对大肠杆菌的生长胁迫。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将OsRab7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蛋白纯化,并利用p1301B(pCAMBIA1301改造载体)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成功转化来源于水稻株系‘中花11’(盐敏感)的愈伤组织,为探讨其在水稻中的表达模式和功能分析及应用于水稻耐盐品种的改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73.
SARS冠状病毒S蛋白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和纯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导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cre acute rcspiratory syndrome,SARS)的元凶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SARS coronavirus,SARS-CoV)。SARS-CoV感染入侵宿主细胞关键的一环是病毒自身的棘突蛋白(spike protein,S-protein)与细胞受体的相互作用,故而S蛋白己成为SARS研究的主要热点。  相似文献   
74.
硝酸盐供应对玉米侧根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两个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478和Wu312为研究材料,采用琼脂培养方法,研究不同浓度NO-3对侧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外部浓度0.01~1.0mmol/L范围内,NO-3供应能显著增加侧根的长度及根生物量.但当NO-3供应超过1.0 mmo1/L后,侧根长度开始下降.当NO-3供应分别在超过5.0(Wu312)与10(478)mmol/L后,侧根密度显著下降.在10 mmol/LNO-3下,Wu312的侧根生长几乎完全被抑制.而478在20 mmol/L时,侧根密度仍可达到其最大值的30%(主根)~50%(胚根).植株地上部全氮及硝酸盐含量随NO-3供应的增加而升高,二者与侧根长度、侧根密度及冠根比的数学函数关系相同.  相似文献   
75.
用扫描电镜对原产中国的3种野生稻和2个栽培稻品种的叶片表面亚显微结构,尤其是气孔列数、气孔频度、气孔器乳突、大瘤状乳突、小栓细胞乳突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气孔频度的变化趋势是沿着疣粒野生稻-药用野生稻-栽培稻IR36-簿通野生稻-栽培稻珍汕97逐渐增大,其变化幅度在635-1737个/mm^2之间;气孔器乳突除疣粒野生稻为6个外,其余通常为4个;疣粒野生稻既无大瘤状乳突亦无木栓细胞乳突.药用野生稻无木栓细胞乳突。这些性状不仅具什种的特异性,而且与亲缘关系远近有关,可以作为稻属分类的依据。  相似文献   
76.
悬钩子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概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合了国内外学者对悬钩子属植物的调查、研究 ,阐述了该属植物的生物学特征 ,地理分布 ,栽培状况 ,生理生化特征 ,药用有效成分分析 ,药理作用和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针对当前国内对悬钩子属植物的利用 ,提出了保护野生资源 ,发展人工种植 ,合理利用资源 ,制定中草药生产技术标准操作规程 (SOP)和中草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AP) ,鉴定药用有效成分 ,开发相关有机食品和保健产品等一系列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7.
几种脊椎动物宽频带心电图波形与心电向量环特点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鼠、家鸽、蟾蜍、鲫鱼4种脊椎动物宽频带心电图Ⅱ导联的波形特点及QRS额面心电向量环的位置、形态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1)宽频带心电图Ⅱ导联QRS波群小鼠、蟾蜍、鲫鱼QRS波群的主波均向上,而家鸽的主波向下;(2)QRS波群时程(ms)小鼠88±09,家鸽365±14,蟾蜍790±110,鲫鱼283±57;(3)QRS心电向量环的位置家鸽的位于-90°~-180°象限内,这是家鸽心电图Ⅱ导联QRS波群主波向下的根本原因;小鼠、蟾蜍、鲫鱼的均位于0°~90°象限内,与它们的QRS波群主波向上相一致;(4)QRS心电向量环的形状;小鼠的QRS向量环较其它3种动物的要大,蟾蜍的最小。鲫鱼的不规则,有的呈三角形,有的呈“8”字形,还有的呈半圆形,这是导致鲫鱼的QRS波群出现较多切迹和扭挫的原因。  相似文献   
78.
厚果鸡血藤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继厚果鸡血藤化学成分的研究(Ⅰ)、(Ⅱ)之后,又从厚果鸡血藤Millettia pachycar pa Benth。根部分离得到多个化合物,经理化分析和波谱分析,确定了其中七个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为3,3′,4′5′-四甲氧基呋喃[4^∥,5^∥:8,7]黄酮(Ⅰ),3,3′-二甲氧基呋喃[4^∥,5^∥:8,7]黄酮(Ⅱ),2,3-二甲氧基呋喃[4′,5′:11,10]-7-氧代[2]苯吡喃[4,3-b][1]-苯吡喃(Ⅲ),呋喃[4^∥,5^∥:8,7]黄酮(Ⅳ,Lanceolatin B),3-甲氧基-2^∥,2^∥-二甲基吡喃[5^∥,6^∥:8,7]黄酮(Ⅴ),5-甲氧基呋喃[4^∥,5^∥:7,6]黄酮(Ⅵ,pinnatin),2^∥,2^∥-二甲基吡喃[5^∥,6^∥:8,7]黄烷酮(Ⅷ,(-)-isolonchocarpin)。这七个化合物皆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Ⅰ,Ⅱ,Ⅲ为新的化合物,分别命名为厚果鸡血藤丙素(pachycarin C)、厚果鸡血藤丁素(pachycarin D)和厚果鸡血藤戊素(pachycarin E)。  相似文献   
79.
目的建立检测Sendai病毒的RT-PCR方法并应用于活疫苗及其生产基质中Sendai病毒的检测.方法将Sendai病毒E17株接种9日龄鸡胚尿囊腔,72h后收集尿囊液,用于提取病毒RNA,并逆转录成cDNA,用两对针对Sendai病毒NP基因设计的外引物和内引物分别进行扩增.扩增产物克隆于T-载体,并测序.尿囊液按10倍倍比稀释,进行敏感性实验.将该方法用于检测乙脑减毒活疫苗和用于生产疫苗用的普通级乳地鼠肾中的Sendai病毒.结果外引物和内引物的PCR分别扩增出684bp和248bp的片段,外引物PCR产物的测序结果与Genbank报告的序列完全一致.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第一次PCR可检测到10-4病毒滴度,巢式PCR可检测到10-7病毒滴度.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乳地鼠肾的检测结果为阴性.结论建立检测Sendai病毒的RT-PCR方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80.
中国大鲵机械感受器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国华  程红  付宏兰  马淑芳  白焕红 《动物学报》2001,47(5):587-592,T001
首次以透射电镜研究了大鲵成体(实验材料共两条)皮肤侧线器官中机械受器即表面神经丘和陷器官的超微结构,并在这两种感受器官之间进行了比较。它们都由三种细胞组成:周围的套细胞,底部的支持细胞以及中央的感觉细胞;且感觉细胞的游离面均有一根动纤毛和几十根静纤毛。但这两种器官在大小、各种细胞的数量、形状和排列上下不同,尤其是表面神经丘感觉细胞游离面纤毛具有双向极性,而陷器官体现为多向极性;表面神经丘的突触球集中分布于一个特殊的感觉细胞,而陷器官的每个感觉细胞基部都有一个突触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