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评价射血分数正常的心衰患者左室长轴功能特点。方法:选取30名健康人(Ⅰ组)、EF>50%的心衰患者30名(Ⅱ组)和EF<50%的心衰患者30名(Ⅲ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TDI在二尖瓣环室间隔(ivs)、侧壁(l)、前壁(a)、后壁(p)、下壁(d)测量其Sm、DSm、IVCTm、TSm、Em、Am、IVRTm、TEm等指标。结果:Ⅰ组、Ⅱ组、Ⅲ组DSm、Sm逐渐减低,(P<0.05);而IVCTm、TSm逐渐升高(P<0.05);IVRTm、TEm在Ⅰ组、Ⅲ组、Ⅱ组逐渐升高(P<0.05);DSm及TEm在诊断EF>50%心衰患者心功能的指标中ROC曲线下面积最大,同样DSp及TEp在五个位点中ROC曲线下面积最大。结论:射血分数正常的心衰患者存在收缩减低;DSm及TEm是诊断EF>50%心衰患者心功能比较有效的指标;后壁是诊断的最佳位点。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成纤维细胞纤维连结蛋白(FN)合成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培养、ELISA法、RT-PCR方法观察bFGF在不同剂量下对瘢痕来源的成纤维细胞FN合成的影响。结果FN的表达在低bFGF浓度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随着浓度的升高表现为增高趋势,以50、100、500ng/ml最显著,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FN mRNA表达在50-100ng/ml组明显升高,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mRNA表达趋势与上清中蛋白的表达具有一致性。结论高浓度bFGF刺激FN合成可能是bFGF促进创面愈合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3.
东北地区近44年的气候暖干化趋势分析及可能影响   总被引:85,自引:9,他引:76  
孙凤华  杨素英  陈鹏狮 《生态学杂志》2005,24(7):751-755,762
东北地区位于我国最高纬度,是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增温最显著的地区之一,有其独特的气候变化特点。利用东北地区近44年来较密集的气象观测资料,运用Yamamoto检测、趋势系数和气候倾向率等方法分析了该区域的气候时空变化规律、突变特征和暖干化趋势等,并初步探讨了这种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总体气候变化存在暖干化倾向,气候暖干化趋势存在着季节性差异和地域性差异,暖干化趋势在夏、秋季及环境脆弱区的三江平原和科尔沁沙地及周边地区表现更为明显,由此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问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4.
β淀粉样蛋白质前体(APP)有α-和β-裂解途径。细胞膜脂膜筏(或胆固醇)对APP代谢有调节作用,存在脂膜筏外的APP经α分泌酶发生α-裂解不产生Aβ,结合APP的脂膜筏与含有β分泌酶的脂膜筏经胞吞簇集化使APP发生β-裂解产生Aβ。  相似文献   
35.
核酶的22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祁国荣 《生命的化学》2004,24(3):262-265
核酶发现至今已22年了。198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于核酶的发现S.Altman和T.Cech。到2004年2月发表有5000多篇有关核酶的研究论和综述。自然界留存的核酶不多,但已能制造出许许多多人工核酶。从1997年人造出‘肽基转移核酶’到2000年根据一系列证据提出‘核糖体是一种核酶’,在理论上和应用上都具有深远意义。核酶出现早于酶(蛋白质),后来让位于酶的观点,已为数人所接受。在应用上,人们已经设计和制造出各种样的核酶对付各样的疾病,但目前临床应用的极少或几乎没有。  相似文献   
36.
蛋白质交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蛋白质共价交联不但存在于一些生理过程 ,还与一些神经性疾病的发病机理相关。本文综述国内外 3种观点 ,阐述蛋白质由功能体 /单体转变成交联的二聚体 /多聚体的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37.
祁国荣 《生命的化学》2002,22(4):394-394
五月某一天,李院士给我来电话说:2002年4月29日《科技日报》的医药、健康专版上,用三整版(10~12版)篇幅介绍治疗乙肝新药——甘必康,‘甘必康’的“原始组方是由当归、丹参、香橼等13种名贵中药……精制而成”的。文中提到,该药“一经被人服用,便可在人体环境作用下产生大量能够  相似文献   
38.
B染色体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染色体是独立存在于物种染色体组之外的一种特殊染色体,广泛存在于动物和植物中。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分子水平上对B染色体有了更全面和深刻的认识。B染色体DNA组成与常染色体(A染色体)极为相似,大部分DNA序列是A、B染色体所共有的。B染色体同时还含有相当数量的特异性DNA序列,已发现的B染色体特异DNA全部为高度重复序列,多分布于B染色体的着丝粒和端粒部位。但是,目前对B染色体的了解还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39.
玉米B染色体特异RAPD分子标记的染色体定位(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染色体存在于多种动植物中 ,具有很多独特的性状。B染色体与正常染色体在DNA组成方面十分相似 ,寻找B染色体特异序列一直是B染色体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通过对含有和不含有B染色体的两种玉米 (ZeamaysL .)基因组进行了RAPD分析 ,筛选到一个B染色体特异性分子标记B480。该标记与玉米的自主复制起始序列ARS1和ARS2同源 ,特别是该序列中的 2 5bp出现在多种模式生物基因组中。FISH的结果显示 ,B480集中分布于B染色体着丝粒部位  相似文献   
40.
玉米B染色体特异APD分子标记的染色体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染色体存在于多种动植物中,具有很多独特的性状。B染色体与正常染色体在DNA组成方面十分相似,寻找B染色体特异序列一直是B染色体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通过对含有和不含有B染色体的两种玉米(Zea mays L.)基因组进行了RAPD分析,筛选到一个B染色体特异性分子标记B480。该标记与玉米的自主复制起始序列ARS1和ARS2同源,特别是该序列中的25bp出现在多种模式生物基因组中。FISH的结果显示,B480集中分布于B染色体着丝粒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