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克里格的日平均气温插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温是大量农业、水文、气候、生态模型的输入变量.在地形复杂的区域,考虑气温与环境变量的线性回归关系和残差的自相关性的方法(如回归克里格法,regression Kriging,RK)是目前气温插值的主要方法.但此类方法多使用基于普通最小二乘的全局回归技术,没有顾及回归关系的空间非平稳性.地理加权回归克里格(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Kriging,GWRK)是一种既能顾及回归关系的空间非平稳性、又能考虑残差的自相关性的一种插值方法.本文用RK和GWRK对海南岛2013年12月18日的日平均气温进行插值并进行比较研究.依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采用RK1(以海拔为辅助变量)、GWRK1(以海拔为辅助变量)、RK2(以纬度、海拔、海陆距离为辅助变量)和GWRK2(以海拔、海陆距离为辅助变量)4种模型进行研究,并用80个验证站评估4种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GWRK1模型的最大正误差、最大负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均最接近于0.从最大正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3个指标看,考虑更多辅助变量的RK2、GWRK2模型反而不及只考虑海拔的RK1、GWRK1模型,表明RK2、GWRK2模型中辅助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对插值结果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2.
目的 采用模式动物斑马鱼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氯丙嗪(chlorpromazine,CPZ)暴露对胚胎和幼鱼早期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 在一般毒性评价的基础上,通过整体胚胎细胞凋亡检测和脑组织病理学检查,了解CPZ对神经发育的器质性改变;采用神经行为学方法,包括幼鱼触动逃避反应、自发运动以及惊恐逃避反射等,研究氯丙嗪暴露所致的神经发育功能性障碍.结果斑马鱼胚胎受精后6 h(6 hpf)~72 hpf暴露于CPZ(≥5 mg/L)可引起胚胎和幼鱼死亡、致畸和幼鱼孵化延迟,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采用吖啶橙染色检测36 hpf整体胚胎凋亡细胞,发现凋亡细胞主要集中在胚胎中脑、后脑、丘脑以及中后脑连接区、脊索和尾部等处;脑组织病理学检测发现,7dpf幼鱼颅腔增大、脑体积减小、脑细胞缩小且细胞间隙增宽.6~72 hpf CPZ(≥0.0625 mg/L)暴露后,幼鱼神经行为学研究发现,CPZ(≥0.125 mg/L)可引起3dpf幼鱼触觉运动能力下降;CPZ(≥0 5 mg/L)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幼鱼自发运动,并出现僵直不动、震颤或快速刻板式转圈运动等行为改变;光惊恐实验中,暗环境下各暴露组幼鱼对突发强光刺激均表现为惊跳逃避,并且暗-光交替期运动加速度变化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在撤除光源后,1mg/L和2 mg/L暴露组幼鱼暗适应时程缩短,而0.125 mg/L和0.25 mg/L暴露组暗适应时程延长,提示CPZ对外界刺激引发的幼鱼活跃游动有抑制和促进双重毒性作用.结论 CPZ暴露对斑马鱼胚胎和幼鱼具有明显的神经发育毒性作用.模式动物斑马鱼作为一种高通量筛选模型在外源性化合物神经发育毒性评价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3.
为更好地培养创新性人才,提高大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文介绍了互动式教学的内涵,分析互动式课堂教学特点和优势,重点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保障互动式课堂教学的条件.  相似文献   
34.
春季和秋季东、黄海陆架区大型网采浮游动物群落划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左涛  王荣  陈亚瞿  高尚武  王克 《生态学报》2005,25(7):1531-1640
根据2000年秋季和2001年春季对黄、东海大面调查中浮游生物大网(孔径500μm)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运用多元分析方法对陆架区内的浮游动物组成、分布、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春、秋两季陆架区浮游动物均可划分为5个群落:i黄海沿岸群落;ii黄海中部群落;iii黄、东海交汇水混合群落;iv东海近岸混合水群落;v东海外陆架高温高盐群落。各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地理分布存在一定的季节差异。  相似文献   
35.
东海磷虾类优势种的生态适应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徐兆礼  陈亚瞿 《生态学报》2005,25(9):2227-2233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N、118°30′~128°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对东海磷虾类优势种的生态特征进行了研究,运用定量定性方法探讨了这些优势种的生态环境适应类型。结果表明:东海磷虾类的优势种主要有小型磷虾Euphausianana、中华假磷虾Pseudeuphausiasinica、宽额假磷虾Pseudeuphausialatifrons和太平洋磷虾Euphausiapacifica等4种;中华假磷虾和宽额假磷虾属于适应夏秋季环境的暖温种和暖水种,小型磷虾和太平洋磷虾为适应冬春季环境的温水种;暖水种往往具有较高的丰度和出现频率,温水种的出现率相对较低;温水种有很高的聚集强度。中华假磷虾系近岸暖温种;宽额假磷虾是外海暖水种;小型磷虾最适温度相对较高,分布区偏外海,是高盐温水种;太平洋磷虾最适温度相对较低,分布区偏近海,虽是高盐温水种,但高分布区的盐度往往低于小型磷虾。  相似文献   
36.
金属硫蛋白及其在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属硫蛋白(MT)是一类富含半胱氨酸的低分子量非酶蛋白,具有重金属解毒、调节微量元素代谢、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等多种生物学功能。MT可作为高效的内源性细胞保护剂,对多种心血管系统疾病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简要综述了MT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特性,MT在心肌缺血再灌损伤、心力衰竭、阿霉素诱发的心脏毒性、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37.
叶氏隆肛蛙(无尾目,蛙科)的补充描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采自河南省商城县隆肛蛙标本进行了形态学研究,发现该标本在形态上与巫山隆肛蛙及太行隆肛蛙Paa(Feirana)taihangnicus存在明显差异,定为1新种,即叶氏隆肛蛙Paa(Feirana)yei.文中对该种作了详细记述.  相似文献   
38.
河南树蛙科一新纪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2年5月采自河南商城县的一种树蛙科标本,经鉴定为河南省新纪录大泛树蛙(Rhacophorus dennysi)。  相似文献   
39.
河南省两栖动物地理分布的聚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对河南省现生19 种两栖动物的地理分布进行了聚类研究。将各种两栖动物在各动物地理省分布的有或无作为二元状态, 用联合系数来表征每两个动物地理省间两栖动物组成的相似程度, 以类平均法进行聚类;论述了河南省两栖动物地理分布的特点, 并对聚类结果与动物地理区划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0.
崇明东滩湿地营养盐与重金属的分布与累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测定了崇明东滩湿地盐沼植物和沉积物中TN、TP、重金属Cu、Zn、Pb和Cd的含量,阐明了它们在湿地中的分布与累积特征,评估3种盐沼植物对营养盐和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并讨论了互花米草入侵对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海三棱镳草地上部分的TN、Cu、Pb和Cd的含量均显著高于芦苇和互花米草(p<0.01),而地上部分TP和Zn却表现为:海三棱镳草和互花米草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芦苇(p<0.01).东滩湿地沉积物中TN和重金属的分布与累积特征为:芦苇带>互花米草带>海三棱镳草带>光滩,即随着高程的增加,沉积物中TN和重金属的含量逐步上升;但沉积物中TP含量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在0.06%左右.基于盐沼植物地上部分的生物量,估算了3种盐沼植物地上部分的营养盐和重金属库,结果表明:互花米草地上部分的养分库和重金属库均大于芦苇和海三棱镳草,表明收获互花米草对环境的净化效果最佳,特别对磷的去除效率是最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