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邱建民  赵昱 《Acta Botanica Sinica》1998,40(11):1035-1039
从架棚(CeratostigmaminusStapfexPrain)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14个酚类化合物。经波谱技术,特别是2DNMR技术鉴定,其中化合物plumbocatechinsA(1)和B(2)为新化合物。其他12个化合物被分别鉴定为plumbolactoneA(3)、plumbabicacid(4)、isoshinanolone(5)、episoshinanolone(6)、Ntranscafeoyltyramine、Ntransferuloyltyramine、apocynin、vanilicacid、syringicacid、galocatechin、(+)catechin和1,2,6triOgaloylglucose。  相似文献   
102.
以云南9个不同栽培区域‘哈斯’(Hass)油梨果实为试材,在同一条件下分别观测油梨果实主要内在与外观品质,分析云南不同栽培区域油梨果实主要品质差异,为探索云南油梨栽培适宜生态区域提供借鉴。结果表明:(1)油梨果实外观品质以单果重、种子重量、可食率变异系数较大,分别达到31.31%、38.09%和8.08%,并以LJ产区的油梨单果重和可食率最大;油梨果肉内在品质中以脂肪、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Vc)含量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37.57%、22.42%和17.89%,脂肪含量以BS产区最高,可溶性蛋白和Vc含量均以BN产区最高。(2)油梨果实Vc、总黄酮、脂肪含量以及单果果肉重、果实纵径等显著受到树龄和气候因子的综合影响。其中:树龄与脂肪、可溶性固形物、Vc、总黄酮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单果果肉重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经度与脂肪、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纬度与可溶性固形物、果肉密度、种子长度呈正相关关系,与Vc、总黄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海拔与脂肪、可溶性固形物、Vc、总黄酮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年平均气温与果肉密度、单果重、单果果肉重、果实纵径呈正相关关系;年平均降雨量与...  相似文献   
103.
由广东江门甘蔗化工厂、上海啤酒厂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组成的固相5′-磷酸二酯酶协作组,于1976年12月在江门甘化厂酿造车间核苷酸工段进行了固相酶降解核糖核酸的扩大中间试验。在几年来的小试验基础上,终于在一个月内获得良好的结果,显示了利用固相酶改革核苷酸生产工艺的优越性,为固相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展示了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04.
解毒酶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融合表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菁  乔传令  邢建民 《遗传学报》2001,28(6):583-588
用RT-PCR克隆了酯酶B1 5′端B1(a),并对其者了序列测定,将其与3′端B1(b)一起连接到pET-28a中,构了完整融合表达载体pET-ESTB1。转化大肠杆菌BL21,在IPTG诱导下,经过12小时,酯酶B1在大肠杆菌内的融合表达达到27%。通过纯化获得1条带的重组蛋白,用粗酶对马拉硫磷的降解显示,该解毒酶在15分钟即降解22.1%,具有较高降解有机磷酸酯类农药的能力,为利用真核生物的自然资源进行农药污染的生物治理等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5.
谷蛋白是稻米贮藏蛋白的主要组分,其含量和组成直接影响稻米的各项品质指标和营养价值.在水稻胚乳中,谷蛋白首先在内质网中以57 kDa前体的形式合成,之后经由复杂的细胞学转运途径到达蛋白贮藏液泡后完成切割和沉积.尽管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已经分离克隆了 10余个谷蛋白合成、转运和沉积的关键基因,但其分子调控网络尚有待完善.本研...  相似文献   
106.
水母雪莲愈伤组织培养和黄酮类化合物的形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8种基本培养基对水母雪莲(Saussurea medusa Maxim)愈伤组织生长和黄酮类形成影响不同,MS培养基较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和黄酮类形成。碳源、氮源、植物激素对愈伤组织生长和黄酮类形成影响较为显著。从MS培养基修饰得到的M-13培养基培养的愈伤组织生长量和黄酮类产量比原培养基分别提高33%和82%,达到21.00gDW/L和1.89g/L。通过TLC和HPLC初步分析和鉴定,证明M-1  相似文献   
107.
以陆地棉岱字-15号棉纤维细胞为材料,用3H-葡聚糖示踪方法测定β-1,3-葡聚糖和纤维素的合成。PEG4000促进β-1,3-葡聚糖和纤维素的合成,对刺激纤维素的合成更有效;随着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Trion X-100和Tween 20浓度的升高,抑制β-1,3-葡聚糖和纤维素的合成程度也增加,但抑制纤维素的合成更为强烈;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则有所不同,在较高浓度下,又出现对β-1,3-葡聚糖合成抑制的减弱,这可能与SDS载负电荷的缘故有关。结果提示,完整的细胞膜有利于纤维素的合成,细胞膜损伤则利于β-1,3-葡聚糖的合成。  相似文献   
108.
灯盏细辛中酚类化合物的化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灯盏细辛(Erigeron breviscapus(Van.)Hand-Mazz)的乙酸乙酯部分首次分离得到5个二咖啡酰基的酚类化合物(1 ̄5)和9个其他类型化合物。其中erigoster A(1)为一全新骨架的化合物。利用波谱方法(^1H-NMR,^13C-NMR,2D-NMR和FAB-MS等)对这些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109.
为保护热带雨林,改变现有砂仁栽培模式,探讨改雨林下种砂仁为次生林下种砂仁的可行性.比较研究了热带雨林和次生林下砂仁的生长状况和产量.砂仁种植对雨林生物量和生产力影响显著,对次生林的影响不显著.2种林下砂仁4类植株的密度和生物量的大小顺序均为壮株、衰老株、苗和笋.雨林和次生林下砂仁笋和苗的总数分别为衰老株数量的3.95和1.66倍,远多于衰老株数量,表明砂仁能够维持种群稳定.雨林下砂仁苗多为长势较弱的老苗,绝大多数最终不能生长成壮株.2种林下砂仁壮株密度和生物量差异不显著。但次生林下砂仁衰老株、苗和笋的密度和生物量显著高于雨林,表明次生林下砂仁更新比雨林下快.次生林下砂仁产量为78.068kg·hm^-2,略高于雨林.值得注意的是。砂仁产量很低,茎生物量比很高(0.6以上),果实生物量比极低(0.01),增产潜力较大.次生林的生物量低于雨林,透光率高于雨林。土壤水分含量与雨林接近,有利于砂仁的生长发育。可以在次生林下种植砂仁。  相似文献   
110.
pib基因启动子及其诱导启动性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婵娟  杨世湖  武亮  万建民 《遗传》2006,28(6):689-694
将pib基因上游5.7 kb区段取代pCAMBIA1301中gus基因上游的35S启动子构建了pib拟启动区-GUS+ 35S-hpt 基因表达载体pNAR604。经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成熟胚愈伤,获得了转基因抗潮霉素愈伤和36株转基因水稻植株。 转基因抗性愈伤和转基因植株根的组织化学GUS活性检测表明,光照培养下的抗性愈伤和转基因植株根不能使X-gluc显色,而暗处理24 h后的抗性愈伤和定植后转基因植株的根能使X-gluc显色。转基因植株GUS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GUS表达具有器官特异性,黑暗处理前根的GUS活性最高、茎次之,分别是是叶片的7倍和3倍,叶片中仅有痕量本底。24 h黑暗处理后根、茎、叶中GUS活性都有增加,且叶片中的增加比例最大,其活性仅次于根。5 mmol/L水杨酸和0.3 mol/L NaCl叶面喷施转基因植株24 h后叶片中GUS活性分别为处理前的2.7和3.6倍。初步确定pib拟启动区是一个诱导型启动子。黑暗、水杨酸和NaCl能诱导该启动子启动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