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1953年   1篇
  193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正> 分离纯化上用的树脂包括吸附树脂及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树脂是以吸附为特征的一类树脂。一般是按照制备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骨架的方法制得,未经功能基反应,不带离子交换功能基的多孔树脂骨架。也叫多孔小白球。有些是由带极性基团单体制成的,也就是离子交换树脂。两者很难严格分开。吸附树脂是一类具有多孔性海绵状立体结构的小球粒,也就是树脂吸附剂。按链节分子结构可分为非极性、中极性、极性、强极性四类。  相似文献   
12.
<正> (5)卷曲霉素卷曲霉素(Capreomycin),商品为Capastal;Ogostal(Lily)是从卷曲链霉菌培养液中分离得到的抗结核抗生素,主  相似文献   
13.
喜旱莲子草(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凤眼莲(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等高产水生植物,繁殖  相似文献   
14.
对非特殊性急性肾衰竭(不包括由肾小球肾炎,肾血管疾病及间质性肾炎等特异性原因引起的急性肾衰竭)虽然进行了几十年的研究,但是对其病理生理学还不十分清楚。目前,有两种主要的看法:一种强调肾小管坏死是肾衰竭的主要原因,另一种强调血管收缩是其主要原因。这篇综述采用了动物和人体观察所得到的资料,对这些发病原理进行了分析。动物模型可作直接显微穿刺术,以得到广泛的资料,病人的研究资料虽然是片断和间接的,但仍值得注意,因为动物模型特别是肾缺血后型与人的急性肾衰竭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5.
濒危植物野外回归是扩大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种群的有效途径。适宜的回归生境是物种生长的必要条件, 研究植物的生理生态特征对不同野外回归生境的适应性, 是科学评价濒危物种种群回归生境适宜性的关键指标。本文以野外回归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梓叶槭(Acer catalpifolium)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无遮荫、林缘、林隙以及林下(郁闭度由小到大) 4种不同光照条件对梓叶槭幼树的形态特征、光合特征、类黄酮指数及叶绿素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 (1)随着郁闭度的增大, 梓叶槭幼树的基径、冠幅以及新生枝条数量产生差异, 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2)在林缘生境中, 梓叶槭幼树的单叶面积及单叶质量均最大, 比叶面积随着郁闭度的增大而增大; (3)随着郁闭度的增大, 梓叶槭叶片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叶绿素含量呈现上升趋势, 类黄酮指数则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综上可知, 林缘适宜的光照条件更适合梓叶槭野外回归。这一结果可为梓叶槭以及其他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回归生境适宜性的探索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通过光学显微镜(LM)和扫描电镜(SEM)观察了17属国产丛藓科(Pottiaceae)植物叶中上部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丛藓科植物的叶中上部细胞的形状、大小及表面形态等特征上具较大相似性;据细胞表面特征,叶细胞可分为无疣或具乳突、具圆疣以及具分枝的马蹄形疣3种类型,且该特征在丛藓科不同属、种间有较大的区别。因此,叶细胞形态特征可为丛藓科植物属级和亚科级的划分提供细胞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生命科学发展迅速,实验动物级别逐渐提高,在保证生物制品实验结果可靠性前提下,完善动物由低级别向高级别过渡显得十分必要,最终目的达到实验动物标准化和动物实验规范化。对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中的遗传标记和免疫学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雌雄异株植物种群性比偏倚和性别间功能性状的差异可能对种群维持产生不利影响,目前的研究很少关注雌雄异株濒危植物的性别差异.本文调查了四川小寨子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天然连香树种群性比并比较其雌雄株之间的形态、光合能力、水分和养分利用效率差异.结果发现,连香树种群性比显著偏雌(F/M=1.97;x^2 =4.46,P=0.035),雌株的胸径、冠幅、最大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最大羧化效率、比叶面积、叶氮含量及水分、氮和磷利用效率分别比雄株高44.50%、27.94%、20.11%、50%、21.14%、14.32%、14.86%、158.7%、19.74%和28.03%,而其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和光补偿点分别低20.83%、24.61%、56.11%和44.44%,表明该地连香树种群存在性别偏倚且性别间已呈现出性别二态性,这可能是其濒危的重要原因,建议在探讨其濒危机制中应该考虑性别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接近中国主要传染病发病率的一半,也是传染病致死的主要病因。建立与人类亲缘关系较近、方便有效的感染人类病毒的动物模型,对了解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感染致病机理及制定有效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树鼩作为灵长类动物的近亲,与人类在生理生化、基因组学等方面的相似性远高于大鼠、小鼠等常用啮齿类实验动物,并具有个体小、便于实验操作、饲养成本低、能感染多种人类病毒等特点,作为动物模型在病毒感染性疾病研究中突显优势和潜能。本文从地区分布、进化、生物学特性等方面,阐述了树鼩作为动物模型应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研究的优势,包括在乙型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及其他病毒感染疾病研究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根茎禾草沙鞭的克隆基株及分株种群特征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内蒙古沙地站对根茎禾草沙鞭的观测实验发现,沙鞭具有规则的克隆生长、“游击型”克隆构型和相当快的克隆扩展。其地下根茎的寿命至少2年。这些发现指示着该植物种可能具有很强的克隆整合。对内蒙古沙地站和内蒙古草原站的单种沙鞭分株种群的比较和在各站对单种和混交沙鞭分株种群的比较发现,不同地点和在不同群落条件下的沙鞭分株种群在许多重要性状上都存在差异。这些结果暗示着克隆可塑性对沙鞭生态适应性的可能贡献。关于沙鞭克隆整合和克隆可塑性的进一步研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