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8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松花湖富营养化发生的阈值判定和概率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湖泊、水库富营养化是目前国内外环境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也是我国面临严峻的水环境问题。选择松花湖为研究对象,以2002~2004年松花湖水体中与富营养化相关指标的特征为依据,运用多元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及室内藻类模拟实验和蒙特卡罗随机模拟的方法,围绕松花湖富营养化主要限制因子识别、富营养化发生的阈值判定和概率分析开展研究。结果指出:总磷和总氮是松花湖富营养化的主要限制因子,总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第一限制因子;松花湖富营养化发生的阈值为:总磷含量0.065mg.L-1、总氮含量0.843 mg.L-1和叶绿素a浓度11.90μg.L-1;松花湖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概率为0.69,其中,无风险的区域占19.21%、一级的区域占9.79%、二级占20.31%、三级占16.5%、四级占25.8%、五级占8.39%,可见,松花湖大部分区域处于轻度富营养化阶段,小部分区域处于中营养阶段。该结论对全面、合理地了解松花湖富营养化的现状以及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松花湖富营养化的发生和保护湖泊水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为水体富营养化的定量化和制定富营养化的标准提供了可行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2.
本研究从我国夏季高温、强辐射的新疆塔里木地区采集样品,进行了细菌的分离、纯化及分类鉴定。用丙酮萃取法抽提39个分离菌株的培养产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其主要组分;利用λ噬菌体紫外诱导系统研究抽提物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高效液相色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的结果表明:多数分离菌株丙酮提取物的主要组分为类胡萝卜素物质。λ噬菌体紫外诱导系统抑制实验结果表明:29个菌株的丙酮提取物对λ噬菌体的紫外诱导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率最高达81%。不同菌株之间的比较试验显示不同属细菌的丙酮提取物对λ噬菌体紫外诱导系统的抑制效果存在很大差异,其中以Methylobacterium的抑制作用最强;不同颜色菌株提取物的抑制效果也出现较大差异;Koanria中不同颜色菌株的抑制效果也有类似结果。本文为类胡萝卜素可能是该类细菌具有抗辐射能力的内因之一提供了直接证据。同时,也证实了λ噬菌体紫外诱导系统是一种很好的探讨细菌抗辐射机理的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93.
目的 观察分析经肝固有动脉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2010年4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感染科收治的36例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护肝、降黄、对症和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行经肝固有动脉注入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结果 治疗8周后,治疗组腹水消退10例(55.55﹪),腹胀减轻16例(88.99﹪),下肢浮肿减轻6例(33.33﹪),对照组分别为2例(11.11﹪)和6例(33.33﹪),1例(5.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5,0.001,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纤维蛋白原(FIB)、丙氨酸转氨酶(ALT)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与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也有改善。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ALB(P=0.002)、PTA(P=0.020)、ALT(P=0.010)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内治疗前后的ALB(P=0.001)、PTA(P=0.093)、ALT(P=0.000)指标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在移植术中移植术后近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肝固有动脉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疗效明显、可使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治疗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小,可作为中晚期肝硬化患者可选择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4.
】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的现存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天然胡杨林采集了根际土壤样品,共分离纯化得到140个菌株,并真空冷冻干燥保存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随机选取其中53株细菌的基因组进行16S rDNA测序,并通过NCBI进行比对来初步鉴定。以16S rRNA基因相似性低于97%时作为不同的分类单元定义,这些菌株可以划分为47个不同的分类单元。系统发育树将这些菌株聚类于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和疣微菌门等5个门。其中优势种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细菌。分离菌株中潜在的新分类单元(相似性< 97%)所占比例较高,约占分离总数的26.4%。其中,菌株R37与T44相关的多相分类数据已经发表于国际系统与进化微生物学杂志上,分别代表了一个新属(Parasegetibacter luojiensis gen. nov., sp. nov.)与一个新种(Niastella populi sp. nov.)。该研究一方面对胡杨林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进行了种群分析,了解了其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另一方面获得了大量新的菌种资源,为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95.
本文将法夫酵母虾青素、β-胡萝卜素、海胆酮和三者的组合物作用于长波长紫外线(UVA)氧化损伤的人皮肤成纤维(HSF)细胞,以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为指标评价类胡萝卜素对HSF细胞因紫外辐射而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单一类胡萝卜素及它们的组合均能显著降低LDH活性和MDA含量(P<0.05)...  相似文献   
96.
基于Maxent和ArcGIS预测川贝母潜在分布及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为百合科(Liliaceae)贝母属(Fritillaria L.)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干燥鳞茎为名贵中药材,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但目前野生资源几近枯竭。本文结合川贝母108个地理分布记录和16项环境因子,应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ArcGIS 9.3),预测了川贝母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及其适生等级。结果显示,川贝母的潜在适生区主要分布在四川的西南、云南的西北和西藏的东南等地区,贵州的西北和甘肃的西南部分地区有零星分布。其中,川贝母最适宜分布区集中在四川(凉山和阿坝)、云南(楚雄、大理和迪庆)和西藏(林芝、山南和日喀则)等地区(适生指数0.5)。等温性(模拟贡献率,20.2%)、年均降水量(16.6%)、海拔(14.3%)、温度季节性变化的标准差(14.2%)、1月最低气温(10.9%)和土壤pH值(7.9%)是影响川贝母分布最主要的6个环境因子。综合分析表明,川贝母最适宜生长在年温差小而日温差大的高原或山区,海拔2500~3500 m、年均降水量为850~950 mm、1月份最低温度在-3.5~4.7℃和土壤偏酸性(pH=6.66)是川贝母最适宜生长的生态位参数。上述研究结果对于适生区开展川贝母野生抚育和种植区划及标准化栽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
目的:比较不同孔径多孔β-TCP材料复合血管内皮细胞后的体内血管化,探索孔隙大小对人工骨材料体内血管形成的作用。方法:血管内皮细胞与连通径均为100μM,而孔径分别为200-300μM和300~400μM两种不同孔隙结构β-TCP材料复合后包埋入36只成年新西兰兔的腿部肌肉内,相同结构的空白β-TCP材料作对照,术后2、4、8周对材料进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计算新生血管密度。结果:复合血管内皮细胞的材料血管形成启动过程早于空白对照组,术后第4周血管管腔已基本成形,并基本稳定,至第8周开始血管充盈,微血管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而不同孔径的材料比较发现,不论是复合血管内皮细胞的材料还是空白材料,孔径300~400μM的材料内新生血管密度显著显著高于孔径200-300μM材料(P0.05)。结论:材料孔隙较大的材料更有利于材料体内的血管化,而复合血管内皮细胞后,更加快了其血管化进程,这一研究结果提示材料孔隙间的连通是影响材料体内血管化的关键因素,该研究结论将为改善人工骨材料体内血管化的方法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也为骨移植材料的最优结构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8.
摘要 目的: 分析奈达铂联合强调放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 87 例, 随机分为两 个组, 分别是奈达铂组 ( A 组) 和顺铂组 (B 组 ) ,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近期疗效、 远期疗效以及毒性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 B 两组患者鼻咽原发灶完全缓解 (CR ) 率分别为 91.8%、 86.8% ( P=0.632>0.05 ), 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的完全缓解 (CR ) 率分别为 87.8%、 84.2% ( P=0.864>0.05 ), 均不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A、 B 两组患者 3 年的总生存率 ( OS ) 分别为: 81.6%、 78.9%, P=0.762; 局部控制率 ( LC ) 分别为: 93.9%、 94.7%, P=0.890; 两组患者 3 年的区域控制率 (RC ) 分别为: 98.0%、 97.3%, P=0.849; 两组患者 3 年 的无远处转移生存率 (DMFS ) 分别为: 79.6%、 76.3%, P= 0.724。A 组患者 Plt 下降发生率为 46.9%显著高于 B 组发生率 34.2% ( P<0.05 ), 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A 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36.7%显著低于 B 组患者的发生率 76.3% ( P<0.05 ), 具有统计学显 著性差异; 其余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均不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 奈达铂联合强调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 疗效与远期疗效与顺铂相当, 但是奈达铂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顺铂低, 血小板的降低程度比顺铂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从我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健康体检资料中抽选326例经超声确诊为NAFLD的患者,作为NAFLD组,并随机抽选335例无脂肪肝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间的临床特征,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MS与NAFLD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NAFLD组患者体重指数(BMI)、血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空腹血糖(FBG)、血尿酸(UA)、高密度脂蛋白(HDL-C)、甘油三酯(TG)、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比较无显著性(P0.05)。NAFLD组中MS、血脂及糖代谢异常、肥胖以及高血压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AFLD、BMI、TG、HDL-C、高血压及血糖是M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AFLD患者中存在MS的各种组分聚集特征,MS患病率明显升高,NAFLD是MS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因此MS与NAFLD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