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3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心草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及其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心草中的总黄酮含量并确定其提取条件。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乙醇浸提法提取心草中的总黄酮。结果:浸提的最佳条件是:A3B1C3D2,即用20倍50%乙醇在70℃下进行6h,总黄酮含量为15.67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67%。结论:心草中的总黄酮含量较高,此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作为检测心草中黄酮含量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22.
为了解濒危植物小黄花茶(Camellia luteoflora)的生长特征和生存状况,通过对贵州赤水市国家级桫椤自然保护区内小黄花茶进行全域资源清查,采用样方法调查小黄花茶每株植物高度和地径,统计分析了种群数量及结构特征,并采用径级对应龄级,以0.5 cm地径间隔划特定年龄分组,共分Ⅰ~XV径级,绘制静态生命表分析种群生存潜力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调查共发现小黄花茶545株,不同小生境中小黄花茶数量差异大,最少24株,最多120株;种群地径小于0.5 cm且高度低于0.5 m个体存活数量极少,平均地径0.5~2 cm维持最大种群数量;Ⅰ~Ⅱ龄级(0~1.0 cm)种群死亡率和消失率急剧上升而生命期望值急剧降低,Ⅱ~XV龄级(≥0.5 cm)种群死亡率和生命期望值趋于平缓,消失率呈现较大波动但总体趋于平缓;种群数量结构和存活曲线表明该种群趋近于Deevey-Ⅰ型,属衰退型种群。小黄花茶种群幼苗数量严重不足,种群自我更新困难,现存种群干扰压力大,种群衰退趋势明显,急需加强种群保育。  相似文献   
123.
水曲柳2个PLT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初步探究水曲柳根发育中PLT转录因子的基因功能及遗传调控机理,以水曲柳转录组数据为基础,参考拟南芥AtPLT2和AtPLT3基因序列,通过PCR技术从水曲柳中克隆了两个PLT转录因子基因,通过同源比对将它们命名为FmPLT2和FmPLT3,分别编码532和497个氨基酸残基。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59和55kDa,等电点分别为5.98和5.79,均为亲水性不稳定蛋白,均含有2个AP2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其与同属木犀科的油橄榄OePLT2和OeOLT3转录因子的同源性最高,亲缘关系最近。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FmPLT2和FmPLT3蛋白都主要集中于细胞核中。通过qRT-PCR技术分析FmPLT2和FmPLT3在不同组织部位及生根期间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FmPLT2和FmPLT3具有相似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在根中表达含量均最高,在叶中的表达含量均最低;FmPLT2在生根期间的表达量变化极为显著,21天时的表达量是0天时的32倍,但FmPLT3的表达量变化并不显著,表明FmPLT2不仅在根发育中起重要作用,还可能参与细胞增殖和生长等多个发育途径。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本文旨在了解猪细环病毒2(Torque teno sus virus 2,TTSu V2)病毒蛋白对猪血清的免疫学反应,明确TTSu V2 ORF1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上特定片段的免疫原性,为TTSu V2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建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本实验室测序的TTSu V2毒株为研究对象,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克隆表达了TTSu V2ORF1基因上两相互重叠的基因片段,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分析了两重组蛋白(TTSu V2 ORF1a与TTSu V2ORF1ab)对猪血清抗体的免疫学反应。【结果】应用标签抗体进行Western Blotting分析的结果显示,重组TTSu V2 ORF1a与TTSu V2 ORF1ab蛋白成功表达。应用建立的ELISA方法对212份猪血清进行检测的结果表明,含有179个氨基酸的重组TTSu V2 ORF1a与含有416个氨基酸的重组TTSu V2 ORF1ab蛋白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二者对猪血清的反应基本一致。采用猪血清进行Western Blotting分析的结果显示,血清抗体可特异性识别两重组蛋白。【讨论】TTSu V2 ORF1a与TTSu V2 ORF1ab相互重叠的179个氨基酸序列上(168-346)含有TTSu V2 ORF1关键的B细胞表位,重组蛋白TTSu V2 ORF1a适用于TTSu V2血清抗体免疫学检测。  相似文献   
125.
目的:应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对正常人体不同部位图像进行采集,分析这些部位的光谱特征,得到正常值数据,并为该技术用于疾病诊断和中医面诊和手诊奠定基础。方法:使用高光谱成像仪,采集10例(男5女5)健康人的面部和双手掌图像,应用高光谱处理分析软件,对面和手掌划分15个分析区域,统计各分区从450-900 nm每间隔10 nm一个光谱段的各个分析区光强度值和光谱特征,并分析个体特点。结果:在面和手掌的高光谱图像上可以清晰地显示面部器官和手掌的不同部位,以580-830 nm段图像更为清晰,530 nm以下图像杂波较多。面部颧、颧下、鼻尖、眉间、额等部位和四指指丘、大小鱼际部位的反光较强,而眼、眉、嘴角和五指末端等则较弱。面部光谱双侧基本对称,而左右手的对称性在不同的个体上不尽相同。在光谱曲线上可以见到某一或者某些波长处光谱出现突变的细节。结论:高光谱成像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人体面和手的图像,显示各部位(器官)的光谱特征;本文得到的面、手高光谱正常数据和特征将为该技术用于疾病诊断和中医辨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6.
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是从传统中药斑蝥中提取出的新型抗肿瘤药物,目前主要用于消化道肿瘤,肝癌,白细胞减少症等疾病的治疗。肿瘤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目前认为肿瘤不仅是增殖和分化异常的疾病,同时也是凋亡异常的疾病,所以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已成为目前肿瘤治疗的新的途径。NCTD对肿瘤细胞抑制作用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现有的很多研究表明,NCTD对许多肿瘤细胞起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方面,从而使恶性肿瘤达到临床缓解及治愈。本文就NCTD诱导恶性肿瘤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7.
采用PCR从猪丹毒丝菌C43311株基因组中扩增出编码表面保护性抗原A的spaA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并对插入片段进行测序.用spaA基因N端免疫保护区(spaA-N)的特异引物从重组质粒pMD18-spaA中扩增得到spaA-N片段,将其定向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6p-2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spaA-N,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在IPTG诱导下表达融合蛋白GST-SpaA-N,用SDS-PAGE和Western印迹检测表达产物.测序结果表明spaA基因片段大小为1881bp,与已报道的不同血清型菌株spa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比较,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3%~99%之间.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蛋白约为64kDa,与预期的大小相近.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表明,表达的融合蛋白GST-SpaA-N能与C43311株SpaA蛋白的抗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证明原核融合表达蛋白具有免疫反应性.  相似文献   
128.
为了解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红树林的生态影响, 作者对位于北海市西村港的红树林湿地以及周边互花米草盐沼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连续4次取样, 按照取样时间研究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物种组成、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特征的差异, 探讨互花米草入侵红树林湿地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本研究共采集底栖动物16种, 隶属于5门7纲15科, 其中互花米草群落10种, 红树林湿地12种。研究发现互花米草入侵后中国绿螂(Glauconome chinensis)个体数量剧增, 导致不同采样时间互花米草盐沼的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均显著高于红树林湿地; 除个别月份外, 红树林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互花米草群落。基于生境-采样时间的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指数在两种生境间差异显著; 两种生境的Margalef丰富度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在不同采样时间差异显著; 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和物种数量在两种生境间和不同采样时间差异均显著。基于多元回归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 互花米草密度是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的关键因子, 而互花米草株高可以解释物种个体数量、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指数在两种生境的变化。对不同采样时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非度量多维度(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NMDS)分析结果表明, 红树林与互花米草群落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相似性很低。总而言之, 在西村港地区, 互花米草入侵虽然增加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 但由于优势物种的凸显, 显著降低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多样性, 且种类组成与群落结构与红树林群落相比已有差异。由此可见, 互花米草入侵红树林对当地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29.
应用YAG倍频激光器选择不同能量密度激光微束对中华大蟾蜍4细胞期胚胎进行照射,观察胚胎的生长、发育状况,统计出膜率、畸胎率和死亡率。实验结果表明:低能量激光照射明显地提高了胚胎的孵化速度,且使畸变率降低;而高能量激光对胚胎发育有明显抑制作用,而且使畸变率增高。不同能量密度激光微束照射中华大蟾蜍早囊胚,0.5h后制备样品进行双向电泳,凝胶成像后用PDQuest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激光照射对蛋白质点数及其分布有影响,影响程度与照射激光密度有关。结论:激光照射可以影响胚胎发育和蛋白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130.
应用PCR从兔多杀性巴氏杆菌C51-3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出编码36 kD黏附蛋白的cp36基因, 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并对插入片段进行测序。以重组质粒pMD18-cp36为模板, 用PCR扩增得到编码信号肽除外的成熟黏附蛋白基因cpm36, 并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QE30中, 得到重组质粒pQE30-cpm36, 转化大肠杆菌M15, 在IPTG诱导下表达融合蛋白CPM36, 经Ni2+-NTA亲和层析纯化。DNA测序结果表明cp36基因片段大小为1032 bp, 与已报道的16个血清型多杀性巴氏杆菌cp36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比较, 同源性在76.9%~100%之间。SDS-PAGE结果显示, 表达分子量约为37 kD的带有6×His标签的CPM36蛋白, 与预期分子量相符。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 抗重组蛋白抗体分别能与CPM36蛋白和多杀性巴氏杆菌36 kD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 证明原核表达蛋白具有抗原性, 为进一步开展多杀性巴氏杆菌免疫保护性抗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