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91.
凤尾菇酯酶同工酶及其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研究了凤尾菇酯酶同工酶和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管栽培条件、采样部位和生长发育阶段如何,其酯酶同工酶酶谱基本相同,均有稳定的10条酶带,但它们的酶活性有所不同。在菌丝体生长阶段酶活性与生长天数有关。菌丝体生长4—20天时酶活性逐渐增强,尔后有所减弱。而子实体生长阶段从原基形成到菇体萎缩,酶活性则由强变弱。同时氨基酸含量也由高变低。  相似文献   
92.
干细胞抗原-1是一种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属于Ly6基因家族成员,镶嵌于富含鞘磷脂与胆固醇的细胞膜脂筏结构中,在细胞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Sca1广泛表达于多种组织器官的干/祖细胞以及已分化细胞,可调控干/祖细胞的分化与自我更新,并与淋巴细胞激活、肿瘤的发生发展、肌肉组织重塑以及心脏修复等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深入研究Sca1的生物学功能,对阐明Ly6家族的功能、分析脂筏结构中的蛋白相互作用情况、探索疾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新靶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3.
为确定香菇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香菇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为响应因素,多糖提取得率为响应值,根据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原理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超声功率174.94 W,超声时间为18.94min,在80.71℃下提取3.01 h,得到的香菇多糖提取率最高,为9.61%。当香菇多糖的浓度为3 mg/mL,其·OH清除率为52.1%。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磷离子对人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h MSCs)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从Scien Cell实验室购买的BM-hMSCs分别在无血清生长培养基(对照组)和添加4mmol(4P组)、8mmol(8P组)磷离子的无血清生长培养基中培养21天,通过CCK8比色法评估细胞的增殖情况;RT-PCR检测成骨分化标记性基因胶原蛋白Ⅰ、骨钙素、碱性磷酸酶的表达水平;茜素红染色检测BM-hMSCs成骨分化产生的矿化结节。结果:在培养4、7、14天时,4P和8P组中BM-hMSCs的增殖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且8P组中BM-h MSCs的增殖高于4P组;培养21天时,4P和8P组中BM-hMSCs的增殖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培养7天时,4P和8P组OC的表达下调,而14、21天时,OC的表达上调。4P和8P组中ALP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7天时,4P、8P组ColⅠ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与对照组;14天时,8P组ColⅠ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表达无明显差异;21天时,4P、8P组中ColⅠ的表达水平都均与对照组表达无明显差异。培养21天时,4P、8P组矿化结节的形成明显增加。结论:磷离子在早期可以促进BM-hMSCs的增殖,晚期诱导其成骨分化。  相似文献   
95.
目的: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体Ш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variant type Ⅲ, EGFRvIII)的单链抗体 (single chain Fv, scFv)。方法:利用原核表达纯化的人EGFRvIIIex蛋白和高表达EGFRvIIIex的小鼠成纤维细胞系NIH3T3免疫小鼠,扩增VH和VL片段并拼装成scFv 基因,连接至噬菌粒pCANTAB 5E,电击转化Hpd3cells,构建噬菌体单链抗体库,并进行3轮富集筛选。在第4轮筛选时,采用了降低抗原浓度的方法。然后将筛选得到的阳性克隆测序分析,转化E.coli HB2151,IPTG 诱导可溶性scFv 的表达。结果:构建了库容为7.9×107 的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经过第4轮低浓度抗原筛选,得到了较高亲和力的克隆。取单个阳性克隆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该抗EGFRvIII scFv 基因序列长807 bp,编码268个氨基酸。IPTG诱导后表达的可溶性scFv 可分别与纯化的EGFRvIIIex抗原以及细胞表面的EGFRvIIIex结合。结论:利用噬菌体抗体库筛选得到了高亲和力的抗EGFRvIII scFv,为开发针对EGFRvIII的抗体药物提供了靶向载体分子。  相似文献   
96.
2009年3—10月对新疆艾比湖大白鹭(Egretta alba alba)的巢、卵及雏鸟的生长发育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白鹭的巢基厚度大于巢深(t=6.06,P0.01),巢外径远大于巢内径(t=21.53,P0.01),其目的是增加巢的稳定性和减少幼鸟跌出巢外的概率;窝卵数3~5枚(3.86±0.69),卵重44.00~60.00g(53.94±3.96),卵体积47.18~62.00cm3(55.19±4.09);双亲孵卵(26~28d),共同育雏(55~60d)。测量了4巢13雏26日龄以内的生长发育数据,并利用Gompertz方程对雏鸟的主要生长指标进行拟合,拟合结果将雏鸟生长发育划分为3个阶段:1)器官形成,生长速度准备加快的时期;2)物质积累,生长速度加快并逐渐过渡到中速时期;3)由物质积累逐渐过渡到物质消耗大于积累,生长速度较慢,雏鸟准备出飞。  相似文献   
97.
近年多组大规模的随机对照研究已经证实:放化疗对于老年晚期NSCLC患者好于最佳支持治疗(BSC),放化疗组的有效率、中位生存期、一年生存率显著高于BSC组,但老年人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器官功能衰退、药代酶活性下降等生理因素,常合并其他疾病等原因,其药效学和药动学也随之发生变化,老年NSCLC放化疗的潜在毒性危险可能增加,治疗耐受性较差,综合治疗可能带来较多的并发症,甚至高的治疗相关死亡率。中医学认为化疗副反应主要表现为气血亏损、脾胃失调及肝肾虚损等症候群,放疗副反应的症候群以热象较重,属热毒之邪耗气伤阴,进而灼津烁血以致气血、肌肤、脏腑受损的火郁、燥结、热毒症候较多。中医药在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老年患者对放化疗的耐受性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8.
目的:克隆人表达FHL1C基因以及建立真核表达载体和慢病毒载体。方法:从人的骨骼肌细胞来源的cDNA中扩增并克隆人FHL1C基因的编码区,连接至pMD-18T载体酶切鉴定后测序。序列测定确认后,双酶切pMD18T-FHL1C回收片段,插入真核表达载体,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MV-Myc-FHL1C酶切鉴定正确后,转染Hela细胞及Cos7细胞,用Western Blot检测其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用双荧光素报告基因系统检测其对Notch信号作用。构建FHL1C-IRES-GFP表达单元,建立慢病毒表达载体plen-ti6/V5-FHL1C-IRES-GFP,包装慢病毒后感染培养的细胞,用免疫荧光显微镜、Western Blot检测分析其在被感染的细胞中的表达。结果:通过PCR方法成功扩增了人FHL1C基因的编码区。通过转染Hela及Cos7细胞,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其蛋白水平表达,双荧光报告基因系统分析均能够下调激活的Notch信号。成功构建了FHL1C慢病毒表达载体pLenti6/V5-FHL1C-IRES-GFP,包装慢病毒,把获取的慢病毒感染细胞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证实被感染的细胞绿色荧光蛋白正确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证实其表达。结论:成功建立起FHL1C真核表达载体及慢病毒表达系统,为研究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与Notch信号转导通路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
活化的蛋白激酶C受体l(receptor for activated C kinase1,RACKl)广泛分布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中,在生物体内具有极其重要的调节功能。本实验利用RT-PCR和RACE的方法扩增获得了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RACK1基因全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957bp,编码319个氨基酸残基。5'端非编码区长为36bp,3'端非编码区长为112bp。发育时相表达发现RACK1基因在棉铃虫的蜕皮时期大量表达,进一步的激素处理实验发现,蜕皮激素诱导RACK1基因表达,保幼激素和饥饿抑制RACK1基因表达。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RACK1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0.
烟夜蛾精氨酸激酶基因的克隆及mRNA表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深入了解精氨酸激酶基因的作用和寻求害虫防治新的分子靶标, 本研究采用RT-PCR和RACE技术, 从烟夜蛾Helicoverpa assulta脂肪体中克隆了精氨酸激酶cDNA序列, 命名为HassAK(GenBank登录号: HQ336337), 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了HassAK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4龄幼虫第1天到化蛹第1天)、 不同组织(头部、 中肠、 脂肪体、 体壁和腹足)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表达情况。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HassAK基因阅读框架全长1 068 bp, 编码355个氨基酸残基, 预测蛋白质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40.0 kD和5.76。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 该序列具有精氨酸激酶典型的酶活性部位、 酶活性中心位点和能形成离子偶结构的保守区。序列比对结果表明, HassAK与其他昆虫AK的氨基酸序列具有70%以上的一致性。荧光定量分析结果显示, HassAK基因在幼虫头部、 中肠、 脂肪体、 体壁和腹足均可表达, 其中以腹足和中肠内的表达水平较高。时序表达分析表明, 预蛹期HassAK基因的表达量达到高峰。此外, 高温和低温均诱导HassAK基因的表达, 说明该基因可能参与昆虫抵御外界不良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