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1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 毫秒
31.
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A组4型进行生物化学特性及免疫原性的研究。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结构蛋白全长或部分片段的GST融合蛋白,纯化CV-A4病毒颗粒,制备兔抗CV-A4 VP1~VP4蛋白及抗CV-A4病毒颗粒抗血清。以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结合SDS-PAGE电泳法,对CsCl密度梯度纯化的CV-A4的空心颗粒(EP)与实心颗粒(FP)的蛋白组分、纯度、多聚蛋白酶剪切进行分析。以微量中和法测定以上6种抗原免疫的兔或小鼠血清中和抗体效价,评估免疫原性。WB和间接免疫荧光法证明了抗体特异性。EP由VP0、VP1和VP3构成,而FP的VP0被剪切,故由VP1-VP4构成。EP和FP比例分别为41%和59%。CsCl密度分别为1.26 g/cm3和1.34 g/cm3,纯度分别为70.5%和96.3%。中和试验显示,兔抗全病毒抗体具有中和作用,而兔抗CV-A4VP1~VP4结构蛋白抗体不具有中和作用。免疫原性强弱为:FP>EP>VP1-VP4。本研究建立了CV-A4纯化病毒结构蛋白的分析方法,研究了重组病毒蛋白及2种病毒颗粒的免疫原性及免疫持久性。对包...  相似文献   
32.
反刍动物瘤胃中栖息着丰富多样的微生物,其在瘤胃内氨生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微生物介导的氨基酸脱氨基作用和非蛋白氮水解作用是瘤胃内氨生成的主要途径。微生物介导了瘤胃内氨的生成,同时瘤胃内产生的氨也会反馈影响微生物菌群结构及瘤胃上皮功能,进而影响瘤胃发酵及宿主健康。本文主要综述了瘤胃微生物在介导氨生成中的作用和氨对瘤胃消化及瘤胃上皮功能的影响,以期对后续研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3.
山西省草兔的一些生态资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西省草兔的一些生态资料卢欣,申守义,高尚文(山西省生物研究所太原030006)关键词草兔,粪便样方,益害分析,天敌和寄生虫草兔(Lepuscapensis)是我国最重要的小型狩猎动物之一,但其生态仅有零星报道[1,2]。1987-1992年,我们在...  相似文献   
34.
Th17细胞的分化、调节及其主要细胞因子和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以分泌白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为特征的辅助性T细胞Th17(T help cell 17,Th17)细胞被认为是有区别于Th1(T help cell 1,Th1)、Th2(T help cell 2,Th2)新型的细胞亚群,它的发现改变了以往人们只将Th细胞分为Th1、Th2的传统分类认识。Th17细胞参与了自身免疫疾病、肿瘤的发生及机体各种炎症的发病机制,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生物学功能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Th17细胞的活化需要各种转化生长因子、IL-6(interleukin 6,IL-6)、IL-23(interleukin 23,IL-23)等细胞因子的参与,活化的Th17细胞同时再进一步的促进各种细胞因子的分泌,以通过分泌IL-17、IL-21(interleukin 21,IL-21)、IL-22(interleukin22,IL-22)、IL-26(interleukin 26,IL-2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等细胞因子导致机体炎症等各种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5.
由于生物组织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样品制备等因素的影响,实验观察到的生物组织的背向二次谐波(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SHG)和双光子激发荧光(two-photon excitation fluorescence,TPEF)效应的差异较大。以鼠尾组织作为实验对象,共40个切片,分为横向和纵向、HE染色和未染色四组,采用飞秒激光器作为激发光,用双光子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two-photon 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TPLSCM)观察和分析了样品在不同的制备方式、激发波长、激发功率、扫描深度等条件下的背向SHG和TPEF的变化曲线,讨论和比较了生物组织的背向SHG和TPEF的影响因素以及二者之间的异同,并尝试对实验现象做出了一定的解释。  相似文献   
36.
以20世纪70年代植被类型图作为参照生态系统,采用径流量和径流系数作为径流调节功能的表征指标,建立了基于历史参照系的三江源区径流调节功能评估模型,以参照系径流系数与实际径流系数的比值作为径流系数质量指数,分析了2000-2017年三江源区生态系统径流调节功能参照值、现状值及变化量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00-2017年,三江源区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95.15亿m3,地表径流量为96.64亿m3,参照系条件下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68.37亿m3,地表径流量为68.60亿m3。相比参照系,三江源区生态系统的径流蓄纳能力降低,总径流量和地表径流量均明显增加。空间上,基于参照系和实际生态系统的多年平均径流量表现为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地表径流量则呈西部高东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从时间变化看,实际径流和参照系径流的差别率在4%-9%之间,实际地表径流和参照系地表径流的差别率在22%-58%之间。径流系数质量指数得分显示,2000-2017年,三江源区径流系数质量指数平均得分为98.63,地表径流系数质量指数平均得分为96.98,两者均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地表径流系数质量指数变化更为明显。2000-2017年,各县(镇)径流系数和地表径流系数质量指数得分具有较大差别,但各县(镇)得分变化均不明显,变化率分别在-1.95%-0.71%和-0.35%-1.90%之间。通过建立基于历史生态系统的评估参照系,定量评估了三江源区参照系和实际条件下的径流变化过程,实现了不同时间、不同区域生态系统径流调节功能的可比较,可对量化生态系统恢复进程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7.
蜜蜂TPI基因克隆与生物信息学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电子克隆方法获得蜜蜂(Apis mellifera)磷酸甘油醛异构酶(triosephosphate isomerase,TPI)基因,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编码蛋白从等电点、疏水性/亲水性、二级结构等进行了预测,以及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蜜蜂TPI基因全长为1 768 bp,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ORF),并得到了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38.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野菊[Dendranthema indicum (L. ) Des Moul. ]干燥头状花序的挥发油,以常用抗氧化剂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为对照,并以油脂的过氧化值(POV)为指标,对野菊花挥发油在猪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玉米油和大豆油中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供试的5种食用油中,各处理组(50.0 g食用油中野菊花挥发油添加量分别为0.005、0.025、0.050、0.075和0.100 g)的POV值均随贮藏时间(猪油和大豆油为28 d,花生油、葵花籽油和玉米油为35 d)的延长逐渐增大;随挥发油添加量的增加,5种食用油的POV值总体上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在28 d的贮藏期内,仅添加了0.075~0.100 g挥发油的玉米油和大豆油的POV值极显著低于对照(0.010 g BHT)和空白;在贮藏的前中期,仅添加了0.075~0.100 g挥发油的花生油和葵花籽油的POV值极显著低于对照和空白,但在贮藏的中后期花生油和葵花籽油各处理组的POV值则极显著高于对照;添加了挥发油的猪油在28 d的贮藏期内其POV值基本上极显著高于对照但低于空白.说明在玉米油和大豆油中添加适量的野菊花挥发油具有较强抗氧化能力,且抗氧化效果总体上高于BHT;而添加适量的野菊花挥发油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花生油和葵花籽油的氧化过程,但抗氧化效果低于BHT;而添加适量的野菊花挥发油仅能部分缓解猪油的氧化过程,其抗氧化效果明显低于BHT.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的食用油中野菊花挥发油均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但其抗氧化能力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与食用油种类、野菊花挥发油的添加量及食用油的贮藏时间均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9.
大蒜种质产量和品质性状主成分聚类分析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40个大蒜品种为供试材料,依据数值分类学的性状选择原则,分别于大蒜生长期和采收后进行农艺性状指标的采集。估算40个大蒜品种16个农艺性状及4个品质指标的主成分,并以前3个主成分和遗传相似性系数为基础,分别作二维散点图和系统聚类分析。40份大蒜品种前7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5%。根据品种性状主成分表现,评选出性状优良的大蒜品种共10个。在聚类图中,在0.14的遗传相似性水平上可以把40份品种分成4类,即由5份种质组成的类群Ⅰ;由28份种质聚成的类群Ⅱ;由改良蒜等4份种质组成的类群Ⅲ,及苏联蒜等3份种质组成的类群Ⅳ。全部种质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07~0.64之间,很好地揭示了品种类群间存在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40.
采用新旧肠杆菌的2种解释标准,分析肠杆菌的耐药性,比较2种解释标准的临床意义。收集本院2009至2010两年临床分离的912株大肠埃希菌、328株肺炎克雷伯菌,用Kirby-Bauer法作药敏试验,用WO-NET5.4软件先设置CLSI推荐的旧的肠杆菌解释标准,分析耐药性。再设置CLSI推荐的新的肠杆菌解释标准[1]修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噻肟、氨曲南和亚胺培南的解释标准,分析其耐药性。用肠杆菌旧的解释标准分析常规检测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236株产酶株;肺炎克雷伯66株产酶株;产酶株比非产酶株的耐药率高。用新的头孢菌素和氨曲南的解释标准:对于大肠埃希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提高5.2%;头孢他啶提高10.4%;头孢噻肟提高10.2%;氨曲南提高7.1%;对于肺炎克雷伯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提高6.7%;头孢他啶提高4.3%;头孢噻肟提高10.1%;氨曲南提高2.5%;未向临床报产酶株。采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新的解释标准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分别提高了0.4%和0.6%,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提高了0.2%和0.6%。新的肠杆菌解释标准更能客观分析肠杆菌的耐药性,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耐药株的蔓延更具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