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简富明  杨雨环 《昆虫知识》1994,31(5):275-276,291
测报工作者都知道,粘虫LeucaniaseparataWalker深色型的发生与其种群密度相关,其深色型的出现是大发生的预兆。为了探索粘虫深色型的发生与其种群密度的定量关系,我们于1990年6~7月进行了二代粘虫室内饲养观察。6月中旬从田间小草把上采集拈虫卵决,置于室内孵化,按每瓶2、4、6、8、10、15、20头7种处理接入500ml玻璃罐头瓶内饲养观察,以禾本科杂草为饲料。整个幼虫潮逐日观察记载幼虫体色变化情况。据饲养发现,二代粘虫幼虫在孵化后第五~7天开始出现灰褐至黑褐色(统称黑褐色)过渡型深色个体,第6~10天站见黑色型个体。在室内饲…  相似文献   
102.
103.
陆晓君  刘珍环 《生态学报》2021,41(16):6329-6338
城市热岛作为一种整体涌现性的地球表层系统环境问题受到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的广泛关注,基于空间异质性对城市冷热岛影响方面的研究初步揭示了城市热环境的形成机制,然而城市冷热岛在空间上是否存在相互影响及相互作用强度还有待研究。以深圳市西部城市区为例,应用地表温度和景观分类数据,通过构建二维矩阵识别"源-汇"热景观,并采用"源-汇"热贡献指数和空间引力模型等方法定量分析了城市"源-汇"热景观的演变过程,"源-汇"热贡献程度的时空分异特征,以及两者在空间上的整体相互作用强度及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1988-2019年,城市热源、汇在空间上呈现由包围到反包围的变化,热源景观呈现基质化,其面积增长210.45%;热汇景观则表现为破碎化趋势,其面积减少48.07%。与之对应的热汇景观地表温度与区域的平均温度的温差逐渐增大,从1988年的0.49℃上升到2019年的1.91℃。(2)源、汇对热环境的贡献规模呈增长趋势,热源景观的贡献程度会随着热岛规模从零星状向区域化的转变过程中提升,形成温度聚集效果;而热汇景观的贡献程度会随着冷岛规模的破碎化过程中被抑制。(3)1988-2019年"源-汇"热景观的作用对基本保持稳定,但总作用强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30年间增长了8倍。从热汇景观一对多影响热源景观转变为热源景观一对多影响热汇景观,且作用强度也越来越强。研究发现城市热"源-汇"的空间相互作用强度与"源-汇"热景观的贡献程度有密切关联,因此控制热源景观规模和维护热汇景观规模对调控城市热环境,对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4.
全球生物多样性减少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两栖动物作为衡量环境的重要指示物种,近些年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以脊椎动物中生物多样性受威胁最严重的两栖动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检索2003–2021年文献,提取并整合关键词。首先分析了当代人类活动中的人为噪音、夜间人造光、路杀等3个因子对两栖动物的影响,发现人为噪音导致两栖动物的鸣叫行为发生改变,并且干扰两栖动物的繁殖行为,夜间人造光降低了两栖动物的生长速度,减少了行为活动时间,路杀直接影响了两栖动物的种群数量。其次归纳相应的缓解措施,提出改进意见,如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安装隔音屏障以缓冲噪音;控制两栖动物密集区的光照强度;建造两栖动物通道等。最后对今后人类活动对两栖动物影响研究中亟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展望,应加强人类活动对两栖动物影响的研究,努力减小人类活动对两栖动物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