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8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蚤类畸形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跳蚤分类的人,在观察大量标本时,往往遇到一些在形态结构上不正常或发育有缺陷的畸形个体。蚤类畸形问题早为学者们所注意,Иофф和Тифлоф(1940)、Holland(1943),Smit(1947,1949,1952,1955),Stark(1951,1953),Hopkins & Rothschild(1956),Sharma & Joshi(1961),和Rothschild(1961)都曾报告过一些例子。其中Smit提出的例子较丰富。但是总的说来,蚤类畸形的研究意义和方法尚待进一步阐明;对畸形的实例  相似文献   
42.
阿拉善黄鼠三种寄生蚤幼虫形态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我国蚤类幼虫形态的描述至1982年先后已发表15种,包括5个科,7个亚科的12个属。本文再报道来自青海地区阿拉善黄鼠(Citellus alaschanicus B?chner)巢内的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Citellophilus tesquorum mongolicus Jordan&Rothschild,1911),似升额蚤长指亚种(Frontopsylla elatoides longa Mikulin,1958)和阿巴盖新蚤(Neopsylla abagaitui Ioff,1946)等三种寄生蚤幼虫的形态。  相似文献   
43.
1977年10月自福建省邵武县桂林乡针毛鼠体上采到一批恙螨标本,经整理鉴定后,认为其中一种无前恙螨系未经描述的新种,现描述如下: 宽盾无前恙螨,新种Walchia latiscuta sp.nov.(图1—4) 幼虫活体乳白色,椭圆形,足Ⅲ之后略有腰隘。未饱食幼虫长241—270μm,宽  相似文献   
44.
爬虫恙螨属二新种(蜱螨目:恙螨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爬虫恙螨属恙螨在我国已报道过6种,本文报道了采自福建地区爬虫恙螨属的另二新种,均属于Herpetacarus亚属,寄主是啮齿目和小型食肉目动物,模式标本均保存于福建省流行病研究所。  相似文献   
45.
中国的潜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敦清 《昆虫学报》1976,(1):117-118
在全世界已发现的9种潜蚤中,7种分布在新热带区和埃塞俄比亚区,其余2种都是分布在东方区,目前知道日本仅有一种T. caecigena,而我国这2种潜蚤T. caecigena和T. callida都有。Smit 1962年发表一种新潜蚤Neotunga euloidea,这种蚤的特征是介乎Pulicidae和Tungidae之间,但Smit最后认为这种N. enloidea应当归在Pulicidae中。 最近在研究潜蚤的过程中,发现东方区的这  相似文献   
46.
洞窝鼠厉螨Mysolaelaps cunicularis,新种 雌螨体呈长卵圆形,淡黄色,体表中度角质化。体长0.675毫米,宽0.427毫米。背板整块而宽阔,几盖住整个的背部;板长0.660毫米,宽0.397毫米;前缘有明显的肩部,两侧近中部处稍向中部凹入。背板上具39对中等长度的刚毛,在D_6—D_7之间尚有1根副刚毛。背板表面具明显的斑纹,有些地方呈网状。螯肢发达,上具较大的齿,定趾上的钳齿  相似文献   
47.
1.1956—1957年间先后自福建的德化、邵武、晋江(泉州)及建甄等山区地带及浙江温州采到Peromyscopsylla himalaica(Roths.1915)。这是我国的首次记录。以中国标本与Rothschild氏对印度标本及熊田氏对日本标本的描述和图相比较,发现三者在形态上彼此各有区别(表3),认为可以分别成为代表不同地区的三个亚种:印度的为喜马拉雅亚种P.h.himalaica,日本的为熊田氏描述的亚种,中国的为一新亚种,中国亚种P.h.sinicasubsp.nov.。 2.中国亚种多出现于8—12月间,其宿主为鼠类,达6种之多,计有:Rattus loseasubsp.、R.fulvescens huang、R.confucianus confucianus、R.andersoni、R.edwardsiedwardsi及Eothenomys melanogaster。 3.本种的3个亚种都是啮齿动物的跳蚤,它们对于疾病的关系尚不得知,认为有必要作进一步的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48.
王敦清 《昆虫学报》1959,(3):269-271
头部 头部引长。额部呈均匀的弯曲,额三角突(Frontal tuberle)明显,紧靠在第一个颊栉刺的前方。额部具4根额鬃,第一根位于额三角突的后方,第二根位于第一根的后上方,第三根在触角沟的前方,第四根位于触角沟的前上缘。第二第三根额鬃较第一第四根者为粗。此外,额部尚有若干极小细鬃。颊栉(Genal ctenidium)由2根末端尖锐的刺组成,第二根比第一根更为尖锐。眼退化,留下近圆形的痕迹。雌雄触角梗节(Pedicel)上的  相似文献   
49.
王敦清  潘凤庚 《昆虫学报》1997,40(3):314-316
1993年6月16日从西藏错那县贡日的锡金松田鼠(Pitymyssikimensis)体上采到1只背展恙螨亚科(Gahrliepiinae)的恙螨,其盾板近五角形,后缘钝圆,具2根后侧毛(2PL),板上尚具很多副毛,有的副毛位于两感毛基之间,此特征与现有的各属均不同,经研究后认为系该亚科中的一新属。为了表示对吴厚永教授的敬意,特将此新属命名为吴氏恙螨属Wuella新属。属模标本保存于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医学昆虫标本馆。吴氏恙螨属Wuella新居背展亚科的中小型螨类。盾板近五角形,后下角钝圆,具1对前侧毛AL和2对后侧毛PL。感毛叶片状。盾…  相似文献   
50.
本文对禽棒恙螨属Ornithogastia的属征提出商榷,并建立肩棒恙螨属,新属Omogastia gen.nov.来安置Neoschoengastia riversi Wharton et Hardcastle,19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