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中国古代在认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贡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勋陵 《生物多样性》2000,8(4):429-434
中国古代的先人们经过长期劳动实践和调查研究,很早就对生物物种、生态环境及遗传的多样性有了较多认识,并记述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他们还通过发展农牧业、合理利用和管理生物资源以及建立各种形式的保护地和园林等,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淡黄香青叶面气孔对不同海拔高度的适应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比分析了分布于马衔山不同海拔高度的淡黄香青气孔复体的适应表现。结果表明:随海拔升高,植株叶片上气孔分布区域增大,叶两面气孔数量增加,气孔向外突起程度增加,孔下室及气孔张度增大。同时气孔每天的开放时间缩短。研究认为气孔复体的变化是淡黄香青适应高山低氧低二氧化碳分压的表现,同时也是植株因海拔升高造成的光合物质分配改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应用开顶式熏气装置,研究了0.796 m g/m 3 O3 浓度下,四叶期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L.)叶片内胁迫乙烯产生和多胺含量的变化及其调控。结果表明:O3 使胁迫乙烯的产生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CoCl2 能强烈抑制胁迫乙烯产生。胁迫初期,精氨酸脱羧酶(ADC)活性增强,当叶片伤害加重后,ADC活性下降。对氯汞苯甲酸(PCMB)能抑制ADC活性,并使腐胺(Put)含量减少,而亚精胺(Spd)和精胺(Spm )含量稍有增加。CoCl2 对叶片ADC活性影响不大,未见Put的积累,Spd 和Spm 含量急剧增加,且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叶片所表现的伤害也较轻。较高浓度的Spd 和Spm 能抑制O3 对植株的伤害,Spd 和Spm 的抑制作用大于Put。由此认为,多胺含量变化是植物体对O3 胁迫适应的调节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骆驼蓬属营养器官的旱生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国产骆驼蓬属3种7个地方居群的营养器官内部构造作了对比观察。结果表明:该属植物具有明显的旱生结构,主要特点为:根周皮发达;器官中有同心性异型维管束;茎叶肉质,内有发达的贮水组织,叶栅栏组织发达,呈环栅型、叶片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较小;茎的皮层、髓部及叶肉组织有大量含晶细胞。  相似文献   
15.
臭氧对几种园艺植物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16.
发菜的显微及亚显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的观察、了解到一条发菜原植体大约由数十万计的念珠状细胞所组成,其藻丝多为单链,但也发现有分枝现象。整个原植体包被着厚薄不均的胶质鞘,外观粗糙,沟稜状起伏,且多裂隙。念珠状细胞为典型的原核细胞。细胞壁有三层结构,中央为色浅的核质区,四周为细胞质区其中散布着大量膜层薄而散乱的类囊体,膜上附有大量 rRNA 和藻胆体颗粒。还发现有膜层密集形如指纹的小类囊体。在细胞质中还分布着结构颗粒,多角体、聚磷酸体等嗜锇物质结构.一般细胞都具有分裂能力,方式多为横缢,先是细胞壁逐渐向中央扩展,最后将母细胞分成两个子细胞.从异形胞的结构特征来看,主要功能是渡过恶劣环境以保存物种。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一氧化氮对增强的UV_B胁迫下螺旋藻生物学特性的影响,通过色素含量、蛋白质含量和生物量3个方面的变化证实了05mmol/L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 SNP)对增强UV_B胁迫下的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794细胞生物损伤有明显的减缓作用。实验结果显示,NO能够显著诱导增强的UV_B胁迫下螺旋藻细胞内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的提高,促进正常生长条件下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794细胞内抗氧化物质GSH含量的增多,但外源NO又可以降低增强UV_B胁迫下螺旋藻细胞中GSH含量的增加。说明NO对增强UV_B胁迫下的螺旋藻794细胞有保护作用,可以减轻UV_B胁迫对螺旋藻(S. platensis)细胞引起的生物损伤。首次研究报道了增强UV_B胁迫下NO信号分子对蓝细菌——螺旋藻细胞生物损伤调节能力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NO信号及其与其它信号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关联来调节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以减缓UV_B胁迫下的生物损伤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增强UV—B辐射对蚕豆叶片微粒体膜一些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温室条件下,用0,8.65kJm^-2d^-1及11.2kJm^-2d^-1不同剂量的UV-B辐射处理蚕豆幼苗。Ca^2+-ATPase及Mg^2+-ATPase的活性在辐射处理期间下降。在处理21d,T1和T2微粒体膜的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同时IUFA急剧下降,且呈明显的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19.
高山栎叶的形态结构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67,自引:0,他引:6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分布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的硬叶常绿阔叶林建群种高山栎组植物叶的形态解剖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高山栎组植物叶的形态结构兼有非肉质旱生植物和高山植物的性状,这是它们对生态环境广泛适应的基础。每一个种除气孔器类型及腹面二层表皮细胞性状比较稳定外,其他性状,如气孔的大小和密度、表皮细胞的形状、垂周壁的类型、叶片的厚度、角质膜的厚度均受环境条件修饰,不是稳定性状,不具分类学意义。对同一个种的不同生活型,如乔木、小乔木和灌木,在解剖结构土没有明显的区别特征。地中海的冬青栎(Quercusilex)的表皮特征和高山栎组植物有很大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20.
枣愈伤组织诱导和再生植株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以民勤小枣幼茎和幼叶为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用茎尖诱导生根获得再生植株。从茎段诱导的愈伤组织属淡绿色致密的Ⅰ型和白色疏松的Ⅱ型。它们都是非胚性愈伤组织。研究了渗透压、外植体取材时间等因素对愈伤组织诱导及生长的影响。幼嫩的材料易诱导出愈伤组织,在各种基本培养基中,以3/4MS培养基诱导率最高,暗培养较光下培养有利,3% ̄5%蔗糖浓度最适宜,而高渗透压不利。各种激素对继代培养的作用依次是2,4-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