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7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45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5篇
  1964年   7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 毫秒
91.
文章通过对郑州市几大群众社区体育舞蹈开展情况的调研。发现体育舞蹈在社区的开展有着绝对的必要性和很广泛的开展范围及发展潜力。本文主要采用访问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郑州市几大社区开展体育舞蹈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社区中开展的体育舞蹈项目不健全、管理体制缺乏、比赛交流少。本文旨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2.
L-精氨酸是一种半必需氨基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饲料等行业。【目的】当前对L-精氨酸生产菌株的研究,极少涉及离子转运领域。在本研究中,发现在发酵时适量添加外源K~+有利于促进钝齿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crenatum) SYPA5-5合成L-精氨酸。【方法】在C. crenatum SYPA5-5发酵培养基外源添加0.5 g/L和2.5 g/L的K_3PO_4,取对数期发酵样品进行转录组数据分析,挖掘出K~+转运相关的阳离子转运ATP酶CTAP1以及单价阳离子/H~+逆转运蛋白Mrp1A,研究其在C. crenatum SYPA5-5快速合成L-精氨酸阶段,对菌株生长及L-精氨酸合成的影响。【结果】对基因ctap1和mrp1分别进行敲除和过表达,深入研究突变株对L-精氨酸合成的影响。研究发现同时过表达离子转运蛋白CTAP1和Mrp1A更有利于胞内离子、pH稳态和渗透压调节,最终提高L-精氨酸的产量。在补料分批发酵中分别过表达Mrp1A、CTAP1以及同时过表达Mrp1A和CTAP1的菌株L-精氨酸产量分别达到61.4 g/L、63.9 g/L和65.3 g/L,产率分别为0.383 g/g、0.392 g/g和0.395 g/g,比C. crenatum SYPA5-5分别提高了34.9%、38.0%和39.1%。【结论】CTAP1是特异性的K~+转运ATP酶,可以将培养基中的K~+运输到胞内。同时Mrp1A可将胞内K~+和Na~+等单价阳离子运输到胞外,将胞外H~+运输至胞内,中和胞内L-精氨酸所导致的碱性环境,从而维持胞内pH稳定。CTAP1和Mrp1A的研究为解析离子转运机制和L-精氨酸合成之间的联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3.
放线菌中亮氨酸应答调控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其调控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线菌是一类革兰氏阳性细菌,可产生氨基酸等初级代谢产物和抗生素等次级代谢产物,其广泛用于食品、医药、添加剂及化妆品行业。此外,还有少数放线菌,如分枝杆菌等,是可以引起人和动植物病害的病原菌。亮氨酸应答调控蛋白(Leucine-responsive regulatory protein,Lrp)是一类在氨基酸代谢及其相关代谢过程中的重要转录调控子,能够应答各种氨基酸,参与调控微生物细胞的多个生理过程,例如氨基酸代谢和转运、中心代谢、细菌的持久性和毒力等。本文总结了放线菌Lrp的生物学功能,并综述了放线菌中不同种属Lrp以及天蓝色链霉菌和红色糖多孢菌Lrp调控机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掌跖脓疱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alpha(TNF-alpha)、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掌跖脓疱病患者63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外用钙泊三醇 倍他米松软膏联合NB-UVB 治疗,对照组单纯照射NB-UVB,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8 周,治疗4 周及8 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并测 定血清中TNF-琢、IL-17 的浓度。结果:治疗4周和8 周后,治疗组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和8 周时,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22.58 %和45.16 %,治疗组为53.13 %和78.13 %,两组患者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停 药后3 个月,对照组复发率为35.48 %,治疗组复发率为12.50 %,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TNF-alpha、IL-17 的浓度均较前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辅助治疗可以更 有效提高掌跖脓疱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这可能与其降低患者外周血中TNF-琢和IL-17 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姜黄素灌胃对糖尿病心脏病变大鼠心肌酶和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姜黄素治疗2周组与姜黄素治疗4周组。取心室肌组织匀浆分别检测心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结果: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肌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MB,CK-MB)均增高(P0.01)。心肌氧化代谢产物MDA含量升高(P0.01),抗氧化损伤的SOD含量降低(P0.01);姜黄素治疗组与糖尿病组相比,各心肌酶含量有所下降,治疗4周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同时心肌SOD和MDA含量在治疗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治疗4周组心肌组织SOD含量较2周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姜黄素灌胃可以减轻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提高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96.
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技术评估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儿在Dega骨盆截骨术后不同中心边缘角(center-edge angle,CEA)状态下髋臼的应力分布,为术前的手术规划提供有参考价值的生物力学结果。方法:使用已建立的DDH患者髋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以术后CEA27°为中间值,每3°为一个变量,在Mimics誖10.0软件的模拟手术模块分别构建7组髋臼截骨术后的模型。在单腿站立和双腿站立状态下测量不同CEA状态下髋臼的应力分布。结果:单腿站立情况下,CEA为24°、27°、30°和33°的术后模型患侧髋臼的峰值应力接近正常侧。双腿站立情况下,CEA为24°时双侧髋臼的峰值应力最为接近。结论:对于该患者而言,在7组术后CEA中,24°时患侧髋臼的峰值应力与健侧最为接近,可以认为是最佳的术后CEA。有限元技术能够为Dega手术的术前规划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方案。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微创椎板间开窗椎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LSS)的疗效。方法:对收治的40例LSS患者(研究组)前瞻性实施微创椎板间开窗椎管扩大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实施常规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的40例LSS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6~24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JOA评分有效率、轴性症状发生率、椎间隙高度、腰椎曲度、滑脱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术后伤椎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微创椎板间开窗椎管扩大术治疗LSS,与常规术式疗效相当,但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非甾体抗炎药的超前镇痛在骨科手术中的效果。方法:按照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入院行骨科手术的各类骨折患者。记录每名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骨折类型和部位,手术和麻醉方式,镇痛治疗方案,术前和术后疼痛评分,心理评分,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41名行骨折手术患者,分为超前镇痛组(n=115)和对照组(n=126),超前镇痛组术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主要为帕瑞昔布、塞来昔布)进行镇痛,对照组术前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镇痛,两组术前疼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超前镇痛组和对照组在术后6 h、12 h、48 h、72 h视觉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满意度评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前镇痛组心理评分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满意度较高。结论:非甾体抗炎药超前镇痛运用于骨科手术中,能够有效缓解手术切口疼痛,减轻炎症反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索针刺结合功能性电刺激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以寻求一种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神经内科、急诊科收治的93例急性脑卒中后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1例。三组在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及吞咽康复训练的基础上,A组接受针刺治疗,B组接受功能性电刺激治疗,C组接受针刺联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后三组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C组评分相比A、B组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总有效率为93.5%,明显高于A组的67.7%和B组的7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联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显著,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及单纯功能电刺激治疗。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4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及病理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VEGF-A表达及微淋巴管密度(MLVD),分析VEGF-A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MLVD及与患者生存期限的关系。结果:1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VEGF-A表达阳性率为66.67%,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38.10%(P0.05);2 VEGF-A阳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MLVD为(8.35±2.45)明显高于阴性患者的(5.32±1.44),(P0.05);3VEGF-A阳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3年存活率为41.67%明显低于阴性患者的61.90%(P0.05)。结论:VEGF-A表达在确定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以作为评价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