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重要值-面积曲线在热带亚热带森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要值—面积曲线不仅可以确定群落最小面积,并可绘出种群的相对稳定的重要值,表达出群落的最主要特征,因而,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在种类复杂而偶见种又很多的森林群落中,如以传统的种—面积曲线确定的最小面积会很大,但实际上许多偶见种对群落性质的影响并不重要。如应用重要值—面积曲线获得的最小面积虽然相对较小,但它能满足群落学研究的需要。在寡种群落中,以种—面积曲线确定的最小面积会过小,不足以表达群落的主要特征,而重要值—面积曲线则可得到较大的,足以表达群落特征的最小面积。本文提出重要值数学公式,以及重复随机集合取样的数学公式为:以助于确定最小面积。  相似文献   
52.
吴兆洪   《广西植物》1989,(3):283-284
<正> 在现阶段,蕨类植物汉名的收集工作还不够广泛,在近年的著作中,对有些汉名的选用不太确切,甚至有因此而引起误解的,一些汉名似还有值得商榷之处。为整理已应用的汉名和规范未来的汉名,须要经过长时间的酝酿过程,现提出一些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鼎湖山森林群落演替之研究(英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鼎湖山森林群落在自然状态下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向更优化的气候顶极群落演变。本文分析其1955年至1989年(35年)来的演替结果,总结出鼎湖山森林群落演替的进程和模式,进一步应用植物群落演替系统的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对演替进程进行定量研究,并做出相应的演替进程的数量预测。  相似文献   
54.
广东黑石顶森林群落黄果厚壳桂幼苗出生和死亡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黑石顶森林群落中黄果厚壳桂种群幼苗的出生和死亡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黄果厚壳桂幼苗具有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特点,一年中以幼苗旺盛生长的季节死亡率最高,且死亡者主要是1年生和2年生的幼苗,3年以上幼苗很少死亡。幼苗出生和死亡与种群密度、林内光照及土壤水分的相关性因幼苗生长的群落环境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55.
在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设置了1700米~2固定样地。本文分析了样地群落的种类组成、垂直结构及年龄结构,不同立木个体及优势种群格局,对林内光斑格局也作了初步描述。  相似文献   
56.
秦仁昌系统(蕨类植物门)总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兆洪   《广西植物》1984,(4):289-307
<正> 在讲述秦仁昌系统之前,想先简略讲讲中国蕨类植物学研究历史的概况。 中国远在周秦时代,已有蕨、绵马羊齿等蕨类植物名称的记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96)也收入一些蕨类植物,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1848)记载了三十多种蕨类植物,并绘图说明。但我国的蕨类植物真正的科学研究则始自林奈,在他的《植物种志》(1753)一书中,包括了中国的蕨类植物10种,这些植物系由瑞典商船上的牧师Peter Osbeck在澳门  相似文献   
57.
续谈我国观赏蕨类的发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吴兆洪   《广西植物》1995,15(1):96-97
续谈我国观赏蕨类的发展观赏蕨类对中国人来说是既旧又新。所以言旧.是因为翠云草在古藉《群芳谱》已被收载.在唐代,翠云草曾用于宫廷观赏,它的叶色、叶姿给予人以美的享受.在民间多用为盆景的衬托材料,殊少用于单独观赏,所以年代虽古,却始终未步入观赏植物的主流...  相似文献   
58.
世界红树植物区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探讨了世界红树林植物区系的种类组成及其特点。确认全世界共有红树植物16科24属84种(含12变种),其中真红树为11科16属70种(含12变种),半红树为5科8属14种。东方类群有14科18属74种(含12变种),以/legiceras,Osbornia,/legialitis,Bruguiera,Ceriops,Kandelia,Scyphiphora和。Nypa等属为特征;西方类群有5科6属10种,具有单种特有科皮利西科Pelliceraceae以及laguncularia属。中国红树植物区系有12科15属26种(含1变种),其中特有种4种。海南的红树植物种类最为丰富,占全国的96.2%;广东次之,占42.3%。台湾记载的红茄苳(Rhizophoram,ucronata)其实为红树榄R.stylose之误。  相似文献   
59.
金钟藤分类考证及补充描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旋花科植物金钟藤在中国华南地区已蔓延暴发成为"森林杀手",已引起各界的高度关注。该文对金钟藤的系统归隶、基名与异名、模式标本、分类文献,以及相关种进行考证和分析,澄清了一些误解和标本鉴定的错误,论证了金钟藤变种黄毛金钟藤在中国仅产于广西,而云南产的黄毛金钟藤实为铜钟藤,并把Merremia biosiana var.sumatrana van Ooststr.作黄毛金钟藤的新异名处理。  相似文献   
60.
探讨了世界红树林植物区系的种类组成及其特点.确认全世界共有红树植物16科24属84种(含12变种), 其中真红树为11科16属70种(含12变种), 半红树为5科8属14种.东方类群有14科18属74种(含12变种), 以 Aegiceras, Osbornia, Aegialitis, Bruguiera, Ceriops, Kandelia, Scyphiphora 和 Nypa等属为特征;西方类群有5科6属10种, 具有单种特有科皮利西科Pelliceraceae以及Laguncularia属.中国红树植物区系有12科15属26种(含1变种), 其中特有种4种.海南的红树植物种类最为丰富, 占全国的96.2%; 广东次之, 占42.3%.台湾记载的红茄(Rhizophora mucronata)其实为红树榄R. stylose之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