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报道采自中国西部的冠网蝽属(StephanitisStal)3新种:祁连冠网蝽StephanitisqilianensisBusp.nov.,采自甘肃省天祝县乌鞘岭;萧氏冠网蝽StephanitishsiaoiBusp.nov.,采自四川省小金县和雅安县,曾被错误鉴定为“Stephanitisfasci-ica-rinaTakeya”(萧采瑜等,1981);狭冠网蝽StephnitisanagustataBusp.nov.采自甘肃省武都县和武威县。模式标本均保存在南开大学生物系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92.
基于GC-MS的异翅亚目臭腺分泌物化学分类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嫣  夏炎  陈企发  卜文俊 《昆虫学报》1950,63(7):870-888
【目的】探讨异翅亚目(Heteroptera)昆虫不同类群间臭腺分泌物化学组分的差异,为该类昆虫寻找新的分类特征并为各类群间的相互关系提供新的证据。【方法】我们采用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SPME)偶联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对采自中国的异翅亚目8个总科32个种的臭腺分泌物进行了测定分析;采用典型判别分析法、非参数多元方差分析法、典型变量分析法进行了高级阶元分泌物的化学分类学分析。【结果】典型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异翅亚目,尤其是蝽次目中不同总科间的臭腺分泌物具显著差异性,可作为总科间的分类特征;非参数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支持臭腺分泌物在总科间的显著差异性;结合典型判别分析结果和典型变量分析的结果找到划分异翅亚目8个总科32个种的主要特征性化合物有6类共30种,包括酸类[己酸(hexanoic acid)、丁酸(butanoic acid)、2-己烯酸(2-hexenoic acid)],醇类{2-丁基-1-辛醇(2-butyl-octan-1-ol)、2-己基-1-辛醇(2-hexyl-octan-1-ol)、2-己炔-1-醇(2-hexyn-1-ol)、3,7-二甲基-2-辛烯-1-醇(3,7-dimethyl-2-octen-1-ol)、4,8-二甲基-1-壬醇(4,8-dimethyl-1-nonanol)、2-癸烯-1-醇(2-decen-1-ol)、1-己醇(1-hexanol)、高蒎醇(cis-pinene hydrate)、2-茨醇(borneol)、冰片(2-bornanol)、丙二醇甲醚(1-methoxy-propan-2-ol)、2-乙基1-己醇(2-ethyl-hexan-1-ol)、(6Z, 9Z)-十五烷-1-醇[(6Z, 9Z)-pentadecadien-1-ol]、(E)-9-十六碳烯-1-醇[(E)-9-hexadecen-1-ol]、(S)-3-乙基-4-甲基-1-戊醇[(S)-3-ethyl-4-methyl-pentan-1-ol]、异葑醇(isofenchol)、斯巴醇(spathulenol)},醛类{(E)-2-辛烯醛[(E)-2-octenal]、十二醛(dodecanal)、(Z)-3-己烯醛[(Z)-3-hexenal]、(E)-2-癸烯醛[(E)-2-decenal]、(E, E)-2,4-癸二烯醛[(E, E)-2,4-decadienal]},烷类[2-甲基己烷(2-methyl-hexane)、2,21-二甲基二十二烷(2,21-dimethyl-docosane)],环类[糠醛(furfural)]和萜类[二氢香芹醇(neodihydrocarveol)、二氢松油醇(dihydroterpineol)]。【结论】本研究从异翅亚目8个总科32个物种臭腺分泌物中鉴定的30种特征性化合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异翅亚目总科级阶元的分类特征并为其相互关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3.
乌花蝽属Wollastoniella Reuter迄今已知共6种,其中分布于亚洲者仅1种。Carayon(1982)报导,爪哇产的W.testudo Carayon在茶树上捕食一种Tenuipalpidae的螨类。圆花蝽属Bilia Distant已知5种,均为亚洲分布,我国已有记录为台湾的B.castanea(Carvalho)(Carayon & Miyamoto,1960)。据Carayon & Miyamoto(1960),圆花蝽属可能捕食蚜虫和叶蝉的卵。 本文为乌花蝽属在我国以及圆花蝽属在中国大陆的首次报导。共记载乌花蝽属3新种  相似文献   
94.
突眼长蝽属在世界范围内已知9种,我国已记述3种.本文记述了采自云南的1新种,郑氏突眼长蝽Chauliops zhengi sp.nov.及其五龄若虫.新种成虫和豆突眼长蝽C.fallax Scott与C.choprai Sweet et Schaefer较为近似,与C.fallax Scott相比,新种抱器中部较为纤细;触角第1节短于而非长于第3节;复眼眼柄相对较短;头背面颜色更黑;与C.choprai sweet et Schaefer相比,新种触角第1节短于而非近似等于触角第3节长度;个体较小.新种若虫体表无黑色长大的腺毛;触角第3节为黑褐色而非淡色可明显区别于上述两种若虫.就若虫而言,新种和C.bisontula Banks较相似,即体表均无大型黑色棒状腺毛,新种体表小腺毛似锥形,表面无棘刺可以区别.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南开大学生物学系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95.
报道了双翅目瘿蚊科中国新纪录属:扇瘿蚊属Rhipidoxylomyia Mamaev 6新种,提出了1新组合:Rhipidoxylomyia concava(Yukawa),comb.nov,编制了扇瘿蚊属世界种类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南开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96.
报道了瘿蚊科鼓瘿蚊亚科中国1新纪录属,即独瘿蚊属Asynapta Loew,1850及其中国1新纪录种,即戈氏独瘿蚊Asynapta groverae Jiang et Bu,nom nov.(山东:青岛).本种模式产地在印度,原置于Dicerura属,即Dicerura indi-ca Grover,后由定名人转入Cryptoneurus属,本文将其转入Asynapta属,是为新组合;但转入后,本种与Asynapta属中的原有种同名,成为一个次后同名,因此为本种命一新名.文中重新描述并图示该种的特征,补充和修正了原始描述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97.
记述中国茧蜂亚科深沟茧蜂族3属(泛深沟茧蜂属Aniphiaulax Kokoujev,1899,驼腹茧蜂属Hybogaster Szepligeti,1906和深沟茧蜂属Iphiaulax Foerster,1862)11种,其中有2新种:斑翅驼腹茧蜂Hybogaster zebripterae Wang et Chen,sp. nov.和乌海深沟茧蜂Iphiaulax wuhainensis Wang et Chen, sp. nov. 及2中国新记录种:短尾深沟茧蜂Iphiaulax impeditor(Kokoujev,1898)和长尾深沟茧蜂Iphiaulax mactator(Klug,1817)。长尾深沟茧蜂在吉林育自灰长角天牛 Acanthocinus aedilis Linn.幼虫,赤腹深沟茧蜂Iphiaulax impostor(Scopoli,1763)在辽宁和山西育自青杨天牛(山杨天牛)Saperda populnca Linn.幼虫。文中附有深沟茧蜂族3属的分属检索表、驼腹茧蜂属和深沟茧蜂属分种检索表和新种的形态特征图。所有标本均保存在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ZJUH)。  相似文献   
98.
记述了中国瘿蚊科1新纪录属异瘿蚊属及一新种:横瓣异瘿蚊Heterogenella transversa.spn.nov.,模式产地云南中甸虎跳峡;中国3新纪录种;达氏异瘿蚊H.dolini Berest(四川理县米亚罗),短须异瘿蚊H.hybrida Mamaev(内蒙古额尔古纳旗莫尔道嘎)和纵缝异瘿蚊H.linearis Yukawa(云南丽江玉龙山)。文中给出了异瘿蚊属中国已知种类分种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南开大学生物系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99.
山地原花蝽核型研究(半翅目,花蝽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姬姆萨染色压片法,对花蝽科山地原花蝽性细胞进行了核型研究.结果表明该种单倍染色体组成为n=14A+XY,为无交叉减数分裂,性染色体经历后减数分裂,上述核型特征为阐明臭虫型内不同科的系统发育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
本文对直腹长蝽族(半翅目:长蝽科:地长蝽亚科)的3个种的若虫进行了首次描述,即东方完缝长蝽Bryanellocoris orientalis Hidaka,长刺棘胸长蝽Primierus longispinus Zheng和短头细颈长蝽Vertomannus brevicollum Zheng,其中前二者为该属若虫的首次记述;本文还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对东方完缝长蝽Bryanellocoris orientalis Hidaka身体背面分布的浅色圆点的细微结构进行了揭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