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通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慢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内解脲脲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状况,用以指导临床正确治疗。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380例慢性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解脲脲原体和沙眼衣原体PCR检测。结果解脲脲原体阳性率为42.9%,其阳性标本的平均拷贝数为3.4×105copies/ml,沙眼衣原体阳性率为16.6%,其阳性标本的平均拷贝数为5.8×104copies/ml,解脲脲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合并感染的阳性率为12.6%。结论PCR技术具有简便、快捷、准确的优点,是目前快速诊断慢性阴道炎患者Uu、Ct感染状况的可靠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2.
乙肝患者前S1抗原与HBV-M及HBV-DNA检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前S1抗原与乙肝标志物(HBV-M)及HBV-DNA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前S1抗原的检测在判断乙肝病毒复制中的作用。方法检测36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前S1抗原、HBV-M、HBV-DNA,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前S1抗原能够较好地反映乙肝病毒复制情况,对病情的预后及疗效判断具有指导意义。结论前S1抗原与HBV-DNA、HBeAg阳性呈高度正相关,在防治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3.
以叶数较少、叶面积较小的烤烟品种丸叶为母本(P1),以叶数较多、叶面积较大的烤烟品种Coker319为父本,构建了6个世代分离群体,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的联合分离分析方法,分析烤烟杂交组合丸叶×Co-ker319叶数、叶面积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烤烟的叶数和叶面积均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E0)控制,其中叶数遗传以加性效应及显性×显性上位性效应为主,叶面积几种遗传效应差不多,其上位性效应>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叶数和叶面积在B1世代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36.91%和2.13%,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31.00%和19.53%,B2世代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1.60%和50.92%,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16.84%和13.26%,F2世代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42.63%和30.32%,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42.08%和12.18%,叶数和叶面积的主基因遗传率较高,适合在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54.
烟草种质繁种更新理论与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烟草种质资源的繁种更新是烟草中期库保种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保持其在保存过程中的遗传完整性,从烟草的遗传特性出发,对繁育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遗传漂变、遗传漂移以及混杂等诸多因素进行了讨论;较为系统地总结了烟草种质资源长期研究所形成的繁种更新理论与技术,并就进一步研究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55.
抗菌药物在幽门螺杆菌rHelicobactrepylori,HP)阳性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病人治疗中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用何种药物,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抗菌药物。氟哌酸为近年新开发的喹诺酮类抗菌药,县有较广的抗菌谱和很好的杀菌作  相似文献   
56.
应用从正常、健康鲤肠道中分离筛选出的无毒、无害菌群(Jy10节杆菌Arthrobactersp.Jy31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caseisubsprhamnosus)制成生态制品,作为料饲添加剂,饲养鲤。应用结果表明:投喂生态制剂组鲤不仅生长快、而且提高了抗病力,其白组胞吞噬率,白细胞吞噬指数,巨噬细胞吞噬率,E玫瑰花环形成率(Ea率Et率)均高于对照组(未投喂生态制组).生态制剂投喂组鲤受到攻击后不仅成活率提高且对待攻击菌形成的特异性抗体效价也显著提高。说明生态制品饲养鲤,对提高其免疫水平及抗病力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具有防病和治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57.
研究黑茶提取物对脓毒症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本实验采用腹腔注射高浓度40 mg/kg脂多糖(LPS)和盲肠结扎穿孔术(CLP)两种不同的方式建立小鼠脓毒症模型,考察黑茶提取物对脓毒症小鼠7 d存活率的影响;利用LPS诱导巨噬细胞程序性坏死实验研究黑茶提取物对小鼠脓毒症治疗作用的机制。结果显示,黑茶水提物可提高LPS和CLP诱导的脓毒症小鼠的7 d存活率,提高幅度达40%;黑茶多糖可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程序性坏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LPS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提示黑茶提取物对脓毒症模型小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的机制可能与黑茶多糖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程序性坏死有关,更深入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8.
李娟  高健  孙中元  李雪平  牟少华 《生态学杂志》2016,27(10):3145-3152
在沿海滩涂防护林带低盐区(0.1%)、中盐区(0.2%)和重盐区(0.4%) 3个盐分梯度下,研究了栽植10年的乌哺鸡竹和淡竹Na+、K+、Ca2+、Mg2+含量变化及其与生长和光合作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 从低盐区到重盐区,乌哺鸡竹的立竹密度和地径分别下降30.4%和28.8%,降幅低于淡竹的44.1%和31.2%;两竹种单株生物量下降,地上器官生物量降幅均显著高于地下器官;乌哺鸡竹和淡竹净光合速率(Pn)和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分别下降57.6%和67.7%、6.1%和7.4%,乌哺鸡竹耐盐能力比淡竹强.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增大,乌哺鸡竹和淡竹各器官Na+含量逐渐增加,K+、Ca2+、Mg2+含量逐渐降低.两竹种根Na+积累较多,而地上部分K+含量较高.盐胁迫环境导致乌哺鸡竹根Ca2+含量与淡竹叶片Mg2+含量明显下降.两竹种的生物量、PnFv/Fm与N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K+、Ca2+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9.
铜绿假单胞菌菌苗是一种新型的细菌性免疫调节剂。用其治疗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 ,其中体液免疫检测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广谱抗体效价比治疗前的广谱抗体效价提高 8~ 6 4倍 ,细胞免疫的检测中T细胞亚群中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提示 ,该菌苗是通过调整患者自身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 ,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0.
将磴口县作为研究区, 从景观大尺度入手按照荒漠绿洲景观分类系统对 1989, 1995, 2000, 2007, 2010 和 2014年遥感影像进行分类, 综合利用 GIS 分析技术、景观利用动态分析方法与模型以及景观格局指数, 系统研究了磴口县荒漠绿洲景观格局特征及其时空演变过程。结果表明, 景观水平上, 磴口县景观斑块趋于连片化, 破碎化降低且景观内部组分比例逐渐均匀; 类型水平上, 优势景观逐步演替: 严重→中度→轻度→非沙漠化, 依托水体景观而生的非沙漠化景观正在占据主导地位; 25 年来, 经过一系列的生态修复, 严重、重度沙漠化景观面积减少, 中度与轻度沙漠化景观大面积转出, 与水体景观关系密切的非沙漠化景观逐步发挥其生态功能, 区域总动态度逐步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